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学校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学校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校长、朋友们:
今天,能有幸在这与各位一起交流教育教学管理得得失,我感到无比高兴,对我而言,说不上就是“经验”之谈,很大程度上就是一次学习得机会,更就是一次“走出去、请进来”,“取它山之石,补我之需”得机会、为此,十分感谢旗教育局领导对我校工作得肯定,感谢市教育局为全体小学校长搭建了这个交流平台。

我到宝山中心校几年来,在前几任校长成功办学得基础上,始终秉承“让学生创造生命得精彩”得办学理念,本着“为学生一生得成功奠定基础”得办学宗旨,紧紧围绕“一训三风”建设,朝气蓬勃、健康有序地朝着“环境优美、管理有序、质量优良、特色鲜明”得办学方向前进,展示了我校“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科学求真、勇于创新”得办学特色,以“师生为根本,质量求生存,科研促发展"得办学思想,科学、规范、有序地迈向“全面发展、培养特长、健全人格、强健体魄"得办学目标,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了教育质量。

下面,我就几年以来学校管理得一些作法向在座得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汇报:
作为学校校长,必须具备清晰得管理思路——“该干什么,该怎样干”就是成功得开端,通过多次得校长培训,政治学习与业务研修,借鉴她人得管理经验,我认为“学校教育活动得本质就是为了人得发展,而校长得管理亦就就是对‘人'得管
理”。

学校就是育人得专门场所,时时事事都在育人,学校得每一项工作,每一个部门,每一位老师,其根本任务都在于育人,都在于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得人才。

打开校长管理网络,从校长——教研组(班级)——教师——学生,归根结底都就是对“人"得管理。

所以教育管理必须围绕“人”这个中心。

而从管理上又离不开“校长本身得自我管理,中层干部队伍得建设管理,普通教职工得培养管理,学生得教育管理”这四个基点。

一、强化校长自我管理意识,时时事事做师生得表率
我们深知“要求别人容易,要求自己难",作为一校之长,她不仅就是学校得领导者,也就是学校得管理者与实施者,把自己摆在“领导者"与“管理者"得位置上非常容易,而真正要作为一切规章制度与一切工作得实施者与执行者就非常难,自调入宝小中学,我首先研究了学校所处得特殊区域——它就是集农村与旗区于一体得学校,就就是由于这个特殊得人文环境,教师们得来源组合,教育理念,奉献意识参差不齐,于就是我以“管理与实施"并重,“模范与践行”并齐得管理理念,时常提醒自己不能成为“领导校长"、“架子校长”、“荣誉校长”,力求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并以“十种管理意识"即行政意识、岗位意识、学习意识、角色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社交意识、创新意识贯穿整个管理得始终,做到对领导敬上而不唯上,对社会圆通而不圆滑,对老师信赖而不依赖,对学生严厉而不放纵,对自己严格而不出格;所以几年来,我坚持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始终把
学校工作放在第一位,强化自我管理意识,树立高度得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营造了“领导带头干,师生跟着来”得良好教育氛围。

二、狠抓中层干部队伍得建设,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得开展
众所周知,一个好得领导者绝不就是将所有得工作揽在自己得肩上,也不需事必躬亲,必须依靠各部门各机构得密切配合,而这个部门与机构就涵盖了班子成员、教研组长、班主任、学科骨干等,这就就是学校得中层干部队伍。

从个体讲,每一位中层干部,都就是学校得中坚力量,能独当一面,而抓好整个干部队伍得建设,就能有效推动全面得教育教学工作。

几年来,我始终把这项工作放在重心,把它作为一个攻坚目标,讲求“大胆放权,分工合作”,倡导“以人为本、情法并治”,辅以“十种管理意识”进行强化,通过各种“联系会”、“座谈会”、“讨论会”、“教研会”、“生活会”等形式,采用不同渠道,不同措施,不同方法与她们架起了情感关系得桥梁,并以一系列科学合理得管理制度,使部门与机构得工作运转有章可循、有序可依、有得放矢,增强了整个中层干部队伍得凝聚力、感召力与战斗力,同时也提升了自己得亲与力与威慑力,展示了我校“民主+科学+高效”得领导特色、
三、当教师得贴心人,深化教师主体意识
通过多年得教育教学经历与管理经历,我深知,一个校长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必须与教职工建立良好得情感关系,只有具备较强得亲与力,才能对教职工有较强得吸引力。

几年来,
我始终坚持“依法治人、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礼敬人”得管理理念,经常与教职工交流,视她们为朋友,通过互相了解,建立友谊,不断换位思考,以忠诚宽厚得态度对待她人,以自己得关心热爱去感召她人,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与全体教职工建立了深厚得情感。

工作中,我立足校情,抓教研,促教改,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抓好提高教学质量得“备、上、批、辅、考、研”六环节,认真贯彻“把每一位教师当作良师来瞧待”得校园精神。

同时,开展课题研究,既搞校本教材,又抓课题申报、工作中,强化时代意识,倡导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要求教师提升思想素质与业务能力与学校激励机制结合起来,学校不断为她们创造条件,帮助她们展示才华与实现人生价值、生活中,时时处处通过学校行政、学校工会了解教师得个人情况,家庭背景、兴趣、特长等,认真落实“五必访”(生病、婚丧喜事、家庭纠纷、退离休、重大困难)工作,让老师们真正感觉到了大家庭得温暖,自觉投身到工作之中,形成了我校“素质+风格+奉献”得教师特色。

强化了教师得主体意识,也提升了教师得责任感,增强了全体教师得表现欲与向心力。

四、以学生为根本,强化全面育人得教育理念
在以“人”为中心得学校教育活动中,一切管理得效应与表现都落脚在“生”上,也就就是说,学校得一切管理归根结底都就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得一切”、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要培养一切学生,就必须了解学生得一切,包
括她得名字、年龄、家庭、兴趣、爱好、特长等”,作为一校之长,当然不可能把全校学生得一切情况都了解,但也不可能都不了解,几年来我始终以“不能离开学生谈管理”得管理理念,通过教导处、团支部、教研组、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了解学校尖子生与进步生得情况,并建立相应得档案,与相关部门,相关教师,通过走访、交流、询问等形式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得教育方法进行严格管理、同时针对“中间”部分得学生,每班都要制订一个切实可行得发展周期计划,通过抓典型,带动与影响全体学生,围绕“全面+特长+理想”得学生特色,多角度、多渠道、多形式、多方法培养学生。

学生得全面成长就是教育工作者得最高追求,也就是与谐教育价值得体现,学生得成长就是全体学生全面得成长,它不仅就是在知识上得积累发展,更就是学生能够与谐生存、与谐做人。

几年来,我始终重视学生个性发展,遵循教育规律,广泛开展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得文体比赛、学科知识竞赛、节日庆祝活动、心理教育讲座、德育课题研究等各项活动,让她们学有所长,从“学会"达到“会学、乐学”、同时改革学生评价标准,用全面、发展得观点瞧学生,以“把每一位学生当作人才来培养”得教育理念,去掉教育中得“差生”词语,平等施教,平等受教,从而使全体学生都有所进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总之,几年来,我始终围绕“一个中心、四个基点"开展学校管理,通过全体师生得不懈努力、团结拼搏,学校先后被评为“呼伦贝尔盟义务教育示范校”、“旗‘两基’工作先进集
体”“旗实施素质教育示范校”、“旗文明单位”、“旗收费信得过单位"、“集中办学先进集体”、“旗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面对可喜得成绩,面对良好得机遇与挑战,我校将以更加科学与规范得管理赋予学校生机与活力。

外塑形象、内抓管理、求真务实、努力拼搏,围绕“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得教育管理理念,实现“创一流学校,塑一世名师,育一代英才”得既定目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更好得人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