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视导为引领反思研讨促提高----市教科院关于对老虎头小学进行教学视导的反馈报告为进一步促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全面提高黄石市中小学办学质量,2018年 3月20日,市教科院会同港区教育局、港区教研室一行10人,在市教科院黄立新副院长和市教科院柯爱武老师的带领下,对老虎头小学的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等情况进行了整整一天的检查与学习。
本次教学视导工作得到了老虎头小学领导与师生的积极配合,学校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准备充分,教科处为视导组提供了各年级详细的课程表。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并提供了一切可能方便;接受视导活动的教师热情参与,积极主动地做准备,在课前备课方面花了功夫,课改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也得到全面的落实。
视导工作紧张而有序,第一节课,老虎头小学教学校长吴慧芳向市区专家和领导汇报了虎小的的教师基本情况及教学常规管理、教学科研、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课题管理、校本研训等工作。
柯爱武老师也代表市教科院对此次视导活动的初衷和目的,以及视导内容作了说明。
最后孙睿副局长代表黄石港区教育局、谭杏芝校长代表老虎头小学对市教科院一行表示了感谢。
第二、三节课,各专家分学科听课。
第四节课,按照虎小教科处安排的地点,分学科进行交流。
下午黄立新副院长组织了虎小语文教师开展了集体评课活动,柯爱武老师继续听课,其他各学科专家查看各学科老师教案和抽查学生作业等。
视导组采取“听、看、查、访、馈”等形式,对老虎头小学教育教学情况(重点是课堂现状)进行了全方位的视导。
本次教学视导,视导组成员在学校共听了11节课,涉及学科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思品、音乐、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等8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视导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深入课堂,“生本健康课堂”教学模式得到比较好的运用和诠释,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视导组对老师们的整体印象是: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前准备充分,在教学目标达成、重难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比较到位,大部分教师能运用一体机开展教学,教学效果较好。
一、学校基本情况老虎头小学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各级教育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学校全体教师负重奋进,取得了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全国校园足球工作示范学校、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等殊荣,涌现出一批各级各类优秀教师,为办人民满意学校提供了有力的人力支撑。
虎小教师基本情况如下:到2018年春学校学生达2005人,学生人数位列港区小学前三甲。
而在岗教师只有78人,师生比达1:25.79,大大高于新师生比1:19的省标准,教师负担重。
因为在编教师严重缺乏,学校现有聘用教师41人,占全校教师人数近52%。
78名在岗教师中,40岁以下教师56人,占71.8%,是一支充满活力的年轻师资队伍,也是一支爱岗敬业,愿意提升自己的队伍。
二、学校工作亮点近年来,教科处在教学常规管理、教学科研、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课题管理、校本研训等工作方面,一如既往地本着“管理、服务、引领”的原则,严格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要求,不断提高教科研工作实效,以教科研作保障,让师生的学习和成长真正发生。
1、课程实施到位,课时开全开足作为一所严重缺编的学校,在师资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学校领导班子想尽办法做到国家课程全面实施、地方课程有保障并按照要求将课时开足上好,在此基础上学校又进行了《晨风》等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2、学校各项制度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到位。
每学期开学之初,教科处制定了详实的教学及常规工作计划,按时间节点落实完成各项常规工作,并认真落实校园巡课制度,对巡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做到如实记载,及时反馈,及时整改。
积极开展年级组常规管理每月评比、推门听课、以优化教学效果评价方式。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教科处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
仅2017年度学校共计请进校外专家进行专题培训达500多人次,校内开展校本培训1000多人次,派教师外出学习200多人次,外出参加上课、说课比赛10人次。
学校2017年新进教师13名,但由于一系列培训活动的开展,为他们站稳讲台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3、加强教研组建设和管理有实效。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研究最基层的组织,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教师进行教学和研究的主阵地。
学校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六位骨干教师为语文、数学各学段教研组长,主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发展,真正使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系列化。
教科处要求各教研组针对教育教学、课程和改革等热点问题,确立研究专题,每月围绕专题开展学术研究活动,鼓励教师谈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通过合作交流,探讨反思,使各位教师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各教研组都能做到教研活动间周1次,专题研究每月1次,每次活动各组都能做到“三定五有”即:定时间、定内容、定研究主题;有活动计划、有活动记录、有原始资料积累、有实施、有教研活动小结。
4、科研兴校见成效。
学校在“十三五”期间申请并立项研究的市级重点课题——“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得到有力推进,校本课程《晨风》再次修订,着手编著了“阳新布贴”校本课程,新确立的“阳新布贴教学”课题被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列为2017年度重点课题,2017年学校教师教研教学成果丰硕,其中荣获国家级荣誉6项,省级荣誉1项,市级荣誉2项,区级荣誉7项。
在学校团队的协作下,陈玲玲老师2017年3月《探索图形》一课获得了国家级录像课资格。
她的《借助几何直观,发展空间观念》一文也在国家级教育类核心期刊《小学数学教育》发表。
5、教育教学活动丰富多彩。
学校积极响应区教育局开展多彩少年宫活动的号召,充分利用每周二至周四下午第二节课放学后一小时的时间,开展以戏曲、足球、阳新布贴画、合唱、国际象棋、围棋、趣味绘画、旗舞等17项艺体社团活动。
2014年至2017年,学校在黄石港区“区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锦标赛中共夺取了三次冠军!2014年至2017年,荣获2017年黄石市“市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锦标赛男子组2次冠军,女子组1次冠军的好成绩次!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还学生幸福的童年,夯实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存在的问题:1、学校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还处在浅层次上。
虽然学校组织教师进行了学习,教师的备课开始向课程标准靠拢,但教师在吃透教材,重难点的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环节中重难点的突破以及练习分层安排等各领域还存在着应付现象,备课的不充分导致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
2、作业设置和批改记录上虽然能认真批阅、全批全改有记录,但作业大都无分层,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比例少。
3、在校生2005人,而在岗教师只有78人,师生比达1:25.79,大大高于新师生比1:19的省标准,教师负担重,课时量大,老师们有学习的愿望,但难派人外出学习,学习机会不多。
四、学校请求老虎头小学的地理位置离教科院最近,学校领导请求将虎小作为教科院的附属小学或实验小学,并愿意拿出专项经费做预算,欢迎教科院的专家老师到虎小成立名师工作室,以点到面,由表及里给虎小全体老师以指导和引导。
同时虎小希望教科院的各位专家老师能抽出更多的时间,帮虎小把所有老师的课堂都进行诊断,让虎小所有的老师都能受益。
五、学科视导反馈情况(一)品德与社会:授课老师为年轻的孟蝶老师,能正确把握教材内容,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参与活动的空间,体现课程活动性。
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和谐,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听、评课等常规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在师资配备上,缺乏专职老师。
由于学校生源增加老师任务重,都是由语、数老师兼任品德老师,势必会影响课程落实和教学质量。
2、教师教学中应联系生活、注重实践。
品德课不能只是说教,任课教师应深刻理解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注重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并落实于生活中。
3、课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学生座位分成小组,设计讨论环节,但只注重形式没有实效。
4、老师备课用的是电子教案。
5、学生作业是课后实践性作业。
建议:希望学校能以此次视导为契机,进行自我诊断,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加强教学评价,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二)语文: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干净整洁,走廊的墙上挂有名人的头像和名言,还挂有本校教师的座右铭。
学生文明有礼,教师工作认真,校园文化氛围较好。
学校重视教研工作,全学期对不同学科、不同内容的教研活动有整体安排。
语文教研内容涉及不同课型的教学、整部书阅读、校本课程教学等方面,教研有针对性。
学校能按国家的要求开足课时。
重视写字教学,开发了古诗文诵读校本课程,1-6年级编写了《晨风》古诗文诵读校本教材。
查看的语文教师的教案为打印稿。
结构完整,内容具体,都写有教后反思。
从教案可以看出,教师能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内容,比较合理地选用教学方法。
但教学反思有的写得详细,有的写得简略。
查看了1-6年级部分学生的作业,低年级查了写字本、《课堂作业》,中高年级还查了作文本。
从查到的学生作业看,学生书写很认真,很多学生的字写得端正美观,可以看出学校抓写字效果较好。
教师对作业都批改了,大部分教师批改细心,不但指出错误,还帮助学生改正。
作文的批改,一些教师写有总批,还有的教师写有眉批。
但有部分教师只是写个分数,没有批语,也有的在写得好的地方画波浪线。
在写字作业中,出现对写生字或写词语写一排(10个左右)的情况,这是不符合规律的,简单重复的机械作业对学生成绩的提高、身心发展没有好处。
据心理学研究,生字每次以书写3-4个为宜。
作业评分也以采用等级制为宜。
听了二年级赵小燕老师的一节《一匹出色的马》和四袁玲霞年级程老师的一节《中彩那天》。
课后,其他听课的教师参与了交流研讨。
听课的教师踊跃发言,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谭校长亲自主持评课交流,并提出了很中肯的意见。
港区教研室的管颖辉老师也做了点评。
两位老师都是年轻教师,教学基本功较好。
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过程清楚。
两位老师都重视朗读和语言训练,学生课堂表现积极,课堂教学效果较好。
赵晓燕老师的课在语言训练上肯下力气,重视指导学生积累运用词句,但积累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的,不要死记硬背。
要引导学生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体会在此语境中运用之妙。
语言的运用要根据教学目标落实,要有针对性,要适度。
“为什么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是教学的难点,要通过表演体验的方式让学生体会,突破难点。
袁玲霞老师的课从整体入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落实了学习的过程,简洁明了,板书有特色,注意读写结合。
从实际看,本课是第二课时,但觉得有些内容应该在第一课时上,课时内容划分不很清楚。
在读写结合部分,写什么,应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指导学生写。
否则,少数好学生挥洒自如,大部分学生很茫然,达不到读写结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