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与我的专业成长周叶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有助于完善日后的教学,拓宽专业视野,达到理想的专业发展高度,使自己茁壮成长起来。
对过去进行反思,对今后的成长是启示。
回顾以前自己的教学过程,有值得借鉴的经验,也有现在看来让人难为情的幼稚之举。
记得刚毕业时,有的学生迟到了或者犯错了,我便简单粗暴地进行训斥甚至逐出教室,让其在门外站着。
现在想起来,这样不仅于事无补,相反加重了师生的裂痕,尤其是对学生的成长和身心发展都产生了不良影响。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后,我改变了以往的做法,学生犯错了,便让他写出自己的犯错经过,让学生在写经过时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从而达到教育他的目的。
教学方法的转变也是我在经过反思之后实现的。
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应该是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而应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
因此,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要在教学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与同伴、教师的合作中学到新知识,学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过去,课堂45分钟几乎由我全部承包下来,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现在,我以学生的合作探究为主要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关注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对教师来说,变讲堂为学堂,对学生来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三思而后行。
记得有一次一位女生在课堂上写其它科的作业,被我发现后还与我顶嘴,当时我一时冲动就把她的书给撕破了,这位女生哭了一节课。
等自己静下心来反思自己时,觉得自己刚才的做法太过分了,她毕竟是一个孩子,下课后,我就主动把她找到办公室,我承认了自己今天由于心情不好,撕了她的书,恳请她原谅。
这位女生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经过这件事后,我时时告诫自己:做事都要三思而后行,这样做无疑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作为教师,要及时获得同事和学生的听课反馈。
要创设民主融洽的教学环境,敢于接受学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敢于肯定和吸收学生的独特见解,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要定期或不定期采用问卷和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教学反馈调研,向学生征求对教学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向学生学习。
总之,教师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乐于思考,要在不断尝试“反思性教学”中形成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的习惯,不断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反思可以积累教师自己的教学智慧,每上完一节课都要自我反省,分析优点和不足,每节课结束,教师和学生,都要利用一定时间进行反思,“复盘”教学过程,总结教与学的得失,写好教学后记,客观评价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困惑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教学目的是否达到。
除此之外,还要自我剖析教学过程,理性总结教学经验,要把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起来,做好学生学习的跟踪服务工作。
教学中任何困惑的思考,都有可能成为教学智慧产生的源泉,对教学中关键问题的不断求索都可以增进教师的反思能力,使自己的水平不断增长,成为越来越优秀的教师。
简单一句话:专业成长=教学过程+反思。
我的成长感悟吴忠妙各位老师下午好:我于2001年毕业参加工作,至今已经7年半了,回首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全都来自于自己与前辈与同事与学生最真实的交流和互动,来自于每次或欣喜或失望的难忘经历......我觉得我的成长感悟就是五颜六色的万花筒。
非要做一个总结的话,那我就从中挑选最美丽的与大家分享。
工作的头三年,学校的“青蓝结对”使我在教学中少走了许多的弯路,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我的师傅贡老师每次听过我的课后,总是和气、亲切地指出我的不足.有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你的基本功不错,但是教学设计没有新意,没有自己的特色.”正是这句话促使我努力钻研教材,尝试着建立自己的教学风格.以前在听公开课的时候,我们常常羡慕大师们在课堂上的风采,感叹于他们的教学艺术。
但事实上,光彩照人的背后,是汗水,是心血。
名师们之所以有今天的高度,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的根须深深地扎在教学的大地上。
课堂,是老师劳作的田地,只有把根深深地扎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结出的果子才会香甜。
第二个三年,我有了几次上片公开课和市公开课的机会,一个教师的成长,固然离不开公开课,但是最能磨炼人的,则是日复一日的家常课。
作为一个青年老师,做好教学六认真是必不可少的,这时候我也开始对教学有了些肤浅的思考,我开始追问:教学能为学生做些什么?有了这样的认识,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这节课,我投入激情了吗?对教材的解读,有没有深度?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合理可测吗?这节课中最难忘的一个细节是什么?这节课最大的遗憾是什么?课堂上,我尽力做到不搞琐碎的提问,不搞枯燥的练习,努力让孩子在课堂张扬灵动的个性,闪烁创造的火花,激发活跃的思维。
我始终以“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扎实、学得灵活”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尽量善待每一位学生,善待学生的每一次提问,善待学生的每一次“灵光一闪”的创造与感悟。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始终在自己的课堂上贯彻着新课程的一些理念,把生活中的内容引入课堂,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感觉学习的知识有用、有趣。
前年,我猛然发现自己要评中学一级了,但论文从来没有写过,这促使我试着静下心总结一些教学体会,积累一些经验与方法.第一篇论文获得了市三等奖,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我庆幸:原来写文章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但如果能充分准备,用心去做这件事的话,或许结果会更好,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就数学课堂问题情境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结合了平时的课堂教学,新课程标准等,写了一篇相关的论文,获无锡市一等奖。
上学期,承蒙学校的信任,我参加了片教学大比武活动,为了上好这一节《勾股定理的探索》,我对教学设计进行了精心制作,感谢我们数学组的成员,很多老师给我了第一手的资料,耐心的一遍又一遍听评课,给我建设性的意见,细到版面的颜色,图形的呈现方式,黑板上几何图形的规范性,大到教学环节的设计,第一次试上,效果不太理想,我很急,有老师就调侃:“你还年轻,到35岁才超龄,以后有的是机会去比赛,不要急”,又经过两次的打磨,这节课基本定型,比赛的前一天,华老师又提醒我:最好准备一篇简案,评委人手一份,同时我也把每一个可能出现的困难估计足,把每一个细小的地方都考虑周到,这样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状态,第二天,我轻松上阵,终于险中取胜了,紧接着我参加了市说课比赛,通过网络我收集了许多资料,认真练习说课的每个环节,阅读和研究各学段的教材,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我又顺利地闯过了这一关,参加了无锡优课评比,获得了较好的成绩,一直以来,我做事的信念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我觉得这样无论是什么结果,都会在过程中有收获有提高.任何褒奖或是批评,其实都是对我的一种关心和信任.我觉得信任是一种约束,它让我明白一个道理:要用一颗平常心去做每一件平常事,尽自己的力,不必非第一,但要求收获.《要平凡,不要平庸》中有这样一句话:“每天进步一点点”。
这是一句简单的话,进步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可能做到,但是每天都进步,恐怕大多数人难以完成。
我也是一位平凡的教师,如何让自己在平凡的同时不做平庸之人,我相信,就是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英语教学中的反思沈婷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要交流的题目是英语教学中的反思,要求是结合我上学期参加江阴教研室组织的教学大比武获得一等奖的经历,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成长,对此,我最想说的就是那一节课不是我一个人的课,而是我们英语组全体同仁智慧的结晶,反复的听课,反复的提出建议,反复的修改。
所以,我在这里想对英语组的各位同仁说一声谢谢,所有的感动和感谢铭记于心,并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谨记和贯彻这种合作和相互支撑的力量。
至于教学中的反思,从教十年来,应该说每一天都有感悟,都在成长,都在修正,所要谈的实在太多,我想还是从我这两天的遭遇说起,儿子要参加英语比赛,应老师要求,每天回家教孩子熟读一张纸上的内容,有自我介绍,有小故事,全英文,本以为很简单的事情,每天晚饭后开始教儿子,让儿子坐在一张小板凳上,可儿子根本不买我的账,不是拿这个,就是玩那个,不是喝水,就是小便。
半个小时下来,小的眼泪汪汪,大的火冒三丈。
事后,我想,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学,因为他觉得我让他做一件他觉得没有乐趣的事。
也许,英语的教学从幼儿园开始就有了太多的急功近利,而忽视了作为语言的需要,那是使用交流,而不是背诵,更深入的讲,对于孩子,学习应该是快乐的,而不是痛苦的。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孩子学英语的现状,一个字,苦。
英语老师教学的现状,一个字,苦。
赵本山说,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人活着,而英语没学好。
小沈阳说,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人到死了,英语还没学好。
对于这种痛苦,在座的英语老师和我们的学生那是有着绝对深刻的体验。
究其原因,真正的乐知者实在太少。
我们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事实和现状,无法避免大量语法知识的讲解,和单词句子的背诵默写,在这些事实沉重的压着我们的同时,也许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让自己在繁荣沉重的教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从而能快乐于教学,做一个乐教者,尽量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快乐于学习。
做一个乐学者。
而今天我想交流的就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首先做一个乐教者,首先让自己快乐,在每天走进课堂时,确保自己的脸上挂着笑容,如果那天是阴天,确信,你能让学生感觉到,你就是他们的太阳。
如果那天艳阳高照,你要确信,你才是他们眼中唯一的太阳。
让自己高兴的走进课堂,相信自己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让他们觉得英语课堂是有活力的,是跳跃的。
确信自己的激情与快乐会带动学生精神饱满的去学习,那么一堂课的基调就是积极的,明朗的,就是上进的,知识的输入就是主动的,是乐于被学生接收的。
在课堂中不要吝啬用一些幽默的语言,不要吝啬几句玩笑,再加上你的表扬,你的鼓励,你的赏识,一堂课整体的氛围就是快乐的。
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积极主动的接受你所要灌输的知识,其效果也是乐观的。
第二,确保每一堂课能以一个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点开始,并最大可能的让他们在整堂课的学习中充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牛津教材的优点就是贴近生活,比如8A课本中的保护野生动物,自然灾害,等等课题,在课前大量图片和视频的冲击能迅速把他们带入课文的学习。
记得在讲自然灾害地震时,我下载了去年地震的视频,学生们迅速被带进课文中所描述的情景。
在复述课文时,我注意关键词的使用,并用鼓动性的语言让好同学跃跃欲试,让最害怕英语的学生也能说上两句,不管成绩好坏与否,在我的表扬下,他们的兴奋之情都是不言而喻的。
整堂课他们无暇去想其它,整篇课文是他们要攻克的堡垒,而站起来琅琅道来的学生是课堂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