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兴县位于浙江省最北端

长兴县位于浙江省最北端

长兴县位于浙江省最北端,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迅速崛起的一个对外开放城市。

东临太湖,与苏州、无锡隔湖相望,雄踞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结合部。

全县辖16个乡镇,人口62万,面积1430平方公里,建城于春秋吴越争霸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

形成了以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机械电子、轻工纺织、冶金、新型建材等六大行业为主导的产业群。

由两条国道、三条高速、三条铁路和一条有“东方莱茵河”美称的黄金水道构成的水陆交通网,交叉汇聚于长兴。

几个方面:一是经济总量不够大,整体竞争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目前的经济总量与江苏的宜兴、吴江和浙江的绍兴、桐乡等百强县相比,仍处于靠后的位置,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二是增长方式转变不够快,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传统的建材、纺织、耐火行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改造步伐不快,产品科技含量较低,产值的利润率不高,而万元GDP的能耗值较高,每千瓦时的利润率较低。

三是人才队伍不够强,集聚人才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企业家数量不足,素质有待提高。

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缺乏,使企业做大做强面临一定的困难。

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同样缺乏,农业科技推广应用难度较大,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幅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十一五”时期,长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主动接轨沪杭宁、融入长三角、呼应环太湖、承接中部崛起,加速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和经济国际化进程,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长三角省际枢纽、生态休闲家园,把长兴建设成为山水园林型现代化中等工贸城市,为2020年实现现代化大城市远景目标奠定基础。

长兴概况—快速的经济发展长兴行政区域1430平方公里,人口62万; 城市建成区30平方公里,人口20万。

2009年全县实现GDP242亿元,增11%,财政收入34亿元,10%,列三县二区之首;三次产业结构:9:57:34。

长兴荣获国际花园城市金奖环境可持续发展第一名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县城全国城市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县浙江省文明城市浙江省教育强县长兴,位于中国经济龙头——长三角的地理中心长兴的优势—长三角一小时经济圈之中心长兴,位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的地理中心,距上海145公里,杭州76公里,南京175公里,与无锡、苏州隔湖相望。

以长兴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涵盖52个大中城市,7300多万人口。

长兴,隶属于外资投资活跃和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商业氛围绝佳,市场经济体制成熟,是最佳投资热土。

长兴概况—优越的区位交通水路:长湖申水运航道长兴―湖州-上海,通航能力1000吨,被誉为“东方莱因河”。

公路:104国道(北京―福州)、318国道(上海―拉萨)杭宁高速: (杭州―南京)、申苏浙皖高速(上海―合肥)、申嘉湖高速上海―嘉兴―湖州(长兴)、杭长杨高速(杭州―长兴―扬州)铁路: 新长铁路(安徽宣城――杭州)、宣杭铁路(江苏新祈---长兴)城际轻轨:杭宁城际轻轨——时速350公里/小时,自南京到杭州(设长兴站,计划2010年通车)机场: 杭州萧山机场(130公里)、上海虹桥机场(145公里)、上海浦东机场(145公里)、南京禄口机场(188公里)港口:上海港(150公里)、嘉兴港(80公里)、宁波北仑港(200公里)、洋山港(140公里)长兴概况--宜居的生态环境自然环境à长兴西依天目山,东临太湖,山水相依,百鸟齐飞,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气候à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温-2℃至38 ℃,平均15.6 ℃,年降水量1309毫米,适宜生活、工作、休闲。

市容à被评为“国际花园城市”,森林覆盖率46%,林木绿化率48.9%;社会治安良好。

长兴的优势—快速融入经济圈的物流保障1、长兴物流园区,位于杭宁高速、申苏浙皖高速、现318国道和104国道的交汇节点处,整个园区紧依即将改造成三级航道、可通千吨级船舶的长湖申主航道,还有宣杭铁路穿过,具有强大的交通枢纽功能;2、正在申报的保税物流中心,中心总面积450亩,集水路、公路、铁路于一体,散货月平均装卸能力可达10万吨以上。

目前正在进行港区码头改建项目,规划建设吞吐量为8万TEU的集装箱码头。

长兴的优势—丰富的人力资源(技术工人的培养)长兴:长三角蓝领培养基地全县现有职业教育学校5所、长兴技师学院1所,在校学生15000人,重点发展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四个省级示范专业。

引进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分别与德国富尔达BBZ、奥芬巴赫职业学校合作办学。

职业教育采取定单培养方式为企业提供员工,可根据企业需要设置专业和课程,学生毕业后双向选择。

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县城区学校均聘请了外籍教师,分别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的50多名教师来长任教。

长兴的优势—丰富的人力资源(高端人才的引进)长兴因为风景优美,商业气息浓重,生活成本低廉的综合因素,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到此生活、工作、创业。

政府实施“百名硕博引进工程”。

由政府人事部门根据企业和单位需求,每年先后赴清华、北大、复旦、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浙大等40多所国内重点高校洽谈对接,每年引进高端人才100人。

相关人才政策:支持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

对企业引进的硕士以上学位或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急需技师,企业支付给其的工资、津贴、保险等费用,经县有关部门认定后可税前列支。

长兴的优势—丰富的投资要素,低廉的投资成本土地出让长兴是浙江、江苏两省土地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可利用土地空间大。

按国土资源部对全国土地的划分,在总共15类土地中,长兴属于13类,是长三角地区价格较低地区之一。

建筑造价长兴是长三角地区主要建材生产基地,厂房建造成本明显低于周边地区。

一般钢架结构厂房单层厂房300—350元/平方米,多层厂房450—500元/平方米。

长兴是华东地区电力最充沛的地区之一,电力质量好,10KV供电电压波动率为额定电压±2%左右,供电保障率为99.9%。

长兴经济开发区内有110KV变电所三座、220KV变电所一座。

长兴的优势—健康的金融环境2008年被评为全国金融生态县,金融环境健康、充满活力。

长兴县政府将打造一流的金融环境作为推动经济的一号政府工程。

长兴目前拥有商业银行8家,分别为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长兴农村合作银行、长兴村镇联合银行、长兴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专业担保公司14家,投资公司2家,小额贷款公司4家。

2009 年底本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5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20亿元。

另外,华夏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浦发银行、国开行、民生银行、三菱住友等多家县外银行在长兴发放贷款30多亿元。

对重大投资项目,由县政府牵头组织县内外金融机构开展项目的融资、金融综合服务的方案招标,为项目提供最佳的金融服务方案。

在项目贷款上可按企业到位资金的1:1比率给予授信。

国际结算费用可按标准的20-50%收取,结汇汇率按国家牌价上浮120个基点。

长兴发展工业经济的优势—产业发展健康迅速(一)机械汽配近年来,我县机械汽配行业呈现较快的发展势头,全县已有汽配企业137家,汽配产业成为我县优势行业之一。

2008年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机械行业占比7%,主要涉及专门设备及零部件制造、汽配、电炉、造船等几个较大的子行业。

开发区内专门规划了“汽配工业园”,已有来自美国、日本及省内的几十家汽配企业入驻,形成了以汽车轮毂、汽车电子系统、汽车底盘系统、搬运机械、输送机械为代表的产业聚集。

(二)电子电器电子元器件长兴已经形成了以槐坎特色产业集聚区为主的电子元器件产业体系,被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电容器分会正式授牌为“中国节能灯电容器之乡”。

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健康、快速、稳定。

节能灯行业已初步实现从玻璃管到毛管再到整灯组装一条龙生产,形成较强的本地配套能力家用电器目前长兴家电产业形成了白色家电和小家电两翼齐飞的产业格局。

05年海信(浙江)空调有限公司落户长兴,08年,海信惠而浦集团落户长兴,两家大型企业的落户,凸显长兴作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亮色,也奠定了长兴在全国白色家电领域的重要地位,形成了配套企业的快速集聚。

长兴县小家电企业主要集中在热水器行业中。

特别是作为新型行业的即热式热水器在长兴发展迅猛,已经形成了较强的产业基础,实现了地区配套的自足。

(三)新型能源“中国绿色动力能源中心”、“中国新能源产业基地”à09年5月,作为浙江地区唯一代表,成为“新能源产业联盟”首批加盟园区;à长兴有近30年的电池产业发展历史,2008年产值近150亿元, 助动车用电池产能占全国65%。

太阳能储能电池和太阳能光伏玻璃发展迅速。

à长兴电池企业与中国国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部、沈阳蓄电池研究所等20多所大学、研究所合作开展电池技术研发,建立省级研发中心6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蓄电池技术研发处于中国龙头地位,在中国拥有蓄电池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的主导权。

à长兴电池产业现有生产工人12000多人,专业技术人员1500人,销售人员3000人,另有销售网点遍布中国达3000个;(四)新型建材长兴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石英砂资源,储量达30亿吨,而且品位高,二氧化硅含量达98%,是生产玻璃和新型建筑材料的主要原料;石灰石储量12亿吨,方解石储量1亿吨,硅灰石储量800万吨,膨润土2000万吨。

长兴在发展建材产业方面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特别是位于长湖申运河的源头,内河航运发达,具备成为优良物流中转站的先决条件,加之水陆运输成本低,可为企业赚取“第三利润”,十分适合依赖大宗物资组织生产经营的建材企业发展;长兴拥有较为雄厚的建材产业基础,建材产业集聚效应明显,长兴小铺被誉为“浙北新型建材第一镇”。

近年来,我县墙体材料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墙材发展取得很大成绩。

通过为时三年的限期淘汰粘土砖瓦窑工作,和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完成了建材行业的转型升级,先后引进了长兴伊通、浙江特拉、长广时代、湖州台荣、浙江瑞高等五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墙体材料项目,为我县努力打造长三角新型墙体材料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纺织服装长兴素有“丝绸之府”之美誉纺织规模和总量不断提高目前我县共有纺织企业(包括个体户)15028家,2008年完成产值248亿元,同比增长27.7%。

纺织业门类较齐全,产品丰富在全县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中,既有化纤生产企业,也有纺纱、织造、染整、服装加工及无纺布(粘合衬)生产企业,门类较齐全,产业链已形成,产品有三十多个品种。

其中服装辅料(粘合衬)与里子料更是长兴纺织业特色拳头产品,生产企业多、品种齐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