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数学高中复习10.1《随机抽样与用样本估计总体》知识点讲解PPT课件
高考数学高中复习10.1《随机抽样与用样本估计总体》知识点讲解PPT课件
答案:C
2.[必修二·P222 复习参考题 9 T4]一个公司共有 N 名员工,下设一 些部门,要采用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全体员工中抽取样本量 为 n 的样本.如果某部门有 m 名员工,那么从该部门抽取的员工人数 是________.
答案:nNm 解析:由题意知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是Nn,∵某部门有 m 个员 工,设这个部门抽取了 x 个员工,又采用了等比例分层抽样的方法.∴Nn =mx ,∴x=nNm.
二、易错易混 3.某公司有员工 500 人,其中不到 35 岁的有 125 人,35~49 岁 的有 280 人,50 岁以上的有 95 人,为了调查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 从中抽取 100 名员工,则应在这三个年龄段分别抽取人数为( ) A.33,34,33 B.25,56,19 C.30,40,30 D.30,50,20
答案:A 解析:记 9 个原始评分分别为 a,b,c,d,e,f,g,h,i(按从小 到大的顺序排列),易知 e 为 7 个有效评分与 9 个原始评分的中位数, 故不变的数字特征是中位数,故选 A.
6.[2019·全国Ⅱ卷]我国高铁发展迅速,技术先进.经统计,在经 停某站的高铁列车中,有 10 个车次的正点率为 0.97,有 20 个车次的 正点率为 0.98,有 10 个车次的正点率为 0.99,则经停该站高铁列车所 有车次的平均正点率的估计值为________.
A.110,110 B.130,15 C.15,130 D.130,130
答案:A 解析: 解法一 在抽样过程中,个体 a 每一次被抽中的概率是相等的, 因为总体容量为 10,故个体 a“第一次被抽到”的可能性与“第二次 被抽到”的可能性均为110,故选 A. 解法二 第一次被抽到,显然为110;第二次被抽到,首先第一次 不能被抽到,第二次抽才被抽到.可能性为190·19=110,故选 A.
答案:16,18 解析:∵x1,x2,x3,…,xn 的平均数为 5,∴x1+x2+xn3+…+xn= 5,∴3x1+3x2+3nx3+…+3xn+1=3×5+1=16,∵x1,x2,x3,…, xn 的方差为 2,∴3x1+1,3x2+1,3x3+1,…,3xn+1 的方差是 32×2= 18.
三、走进高考 5.[2019·全国Ⅱ卷]演讲比赛共有 9 位评委分别给出某选手的原始 评分,评定该选手的成绩时,从 9 个原始评分中去掉 1 个最高分、1 个最低分,得到 7 个有效评分.7 个有效评分与 9 个原始评分相比,不 变的数字特征是( ) A.中位数 B.平均数 C.方差 D.极差
答案:B 解析:因为 125∶280∶95=25∶56∶19,所以抽取人数分别为 25 人,56 人,19 人,故选 B.
4.若数据 x1,x2,x3,…,xn 的平均数-x =5,方差 s2=2,则数 据 3x1+1,3x2+1,3x3机抽样与用样本估计总体
【教材回扣】
1.简单随机抽样 从含有 N 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 n 个个体作为样本(n≤N); 逐个不放回 地抽取;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 会都 相等 ;常用方法:抽签法和 随机数表法 .
2.分层抽样
3.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1)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纵轴表示 频率/组距 数据落在各小组内 的频率用各小长方形的面积表示.各小长方形的面积总和等于 1 . (2)频率分布折线图和总体密度曲线. ①频率分布折线图:连接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上端 的中点 ,就得频率分布折线图. ②总体密度曲线: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作图时所分的组数增加, 组距减小,相应的频率分布折线图会越来越接近于一条光滑曲线,即 总体密度曲线. (3)茎叶图 茎是指中间的一列数,叶是从茎的旁边生长出来的数.
2.[2020·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联考]总体由编号为 01,02,…, 49,50 的 50 个个体组成,利用下面的随机数表选取 6 个个体,选取方 法是从随机数表第 6 行的第 9 列和第 10 列数字开始从左到右依次选取 两个数字,则选出的第 4 个个体的编号为( )
附:第 6 行至第 9 行的随机数表
答案:0.98 解析:经停该站高铁列车所有车次的平均正点率的估计值为 10×0.97+102+0×200+.981+0 10×0.99=0.98.
题型一 抽样方法[自主练透]
1.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含有 10 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一个 容量为 3 的样本,其中某一个体 a“第一次被抽到”的可能性与“第 二次被抽到”的可能性分别是( )
4.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1)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2)中位数: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若有奇数个数,则最中间的数
是中位数;若有偶数个数,则中间两数的平均数是中位数.
x1+x2+…+xn
(3)平均数:-x =
n
,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4)标准差: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一种平均距离,
2 748 6 198 7 164 4 148 7 086 2 888 8 519 1 620 7 477 0 111 1 630 2 404 2 979 7 991 9 683 5 125 3 211 4 919 7 306 4 916 7 677 8 733 9 974 6 732 2 635 7 900 3 370 9 160 1 620 3 882 7 757 4 950 A.3 B.19 C.38 D.20
s=
1n[x1--x 2+x2--x 2+…+xn--x 2]
.
(5)方差:s2= 1n[(x1--x )2+(x2--x )2+…+(xn--x )2]
(xn
是样本数据,n 是样本容量,-x 是样本平均数).
【教材提炼】
一、教材改编 1.[必修二·P222 复习参考题 9 T2]四名同学各掷骰子 5 次,分别记 录每次骰子出现的点数.根据四名同学的统计结果,可以判断出一定 没有出现点数 6 的是( ) A.平均数为 3,中位数为 2 B.中位数为 3,众数为 2 C.平均数为 2,方差为 2.4 D.中位数为 3,方差为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