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川专题八佃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第一课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授课教师:林明芳(福州教院二附中)指导教师:林景和(福州教育研究院)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作为专题八的第一课,阐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文学艺术领域的浪漫倾向,它上承卢梭的浪漫之声,下启批判现实主义。
2.[课标内容】①了解19世纪初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②列举19世纪初期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③欣赏19世纪初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3.[教学目标】A(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19世纪初期主要文学艺术作品及其重要的艺术价值。
结合课外资料及相关的图片等资料赏析这一时期主要的文艺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联系必修1、2、3相关内容,对时代背景进行分析,锻炼学生运用历史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并由此明白任何文学作品的创作都离不开当时的社会,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图表法列出和归纳19世纪上半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音乐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以便于识记和掌握,从常识维度认知浪漫主义。
引导学生赏析这个时期特有代表性的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作品,感受浪漫情怀,感悟浪漫主义特点,从情感维度认知浪漫主义。
引导学生充分使用历史联想法,在学习19世纪上半叶的文学、音乐的相关内容的时候,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学习内容,从历史维度认知浪漫主义(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19世纪初期众多文学艺术作品的了解和掌握,让学生充分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并通过对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作品特色的分析,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感受文学艺术大师立足社会现实、献身事业、开拓创新的可贵精神;感受音乐的魅力,认同音乐的多样性和民族性。
4.【教学重点】浪漫主义文艺作品怎样体现了浪漫主义风格?19世纪初,文学艺术领域中充满了浪漫的色彩,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思想文化领域的总体特征。
因此,一定要弄清这些作品浪漫体现在哪里,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浪漫主义文学艺术思潮的独特风格,乃至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
5、【教学难点】浪漫主义形成的原因;浪漫主义的影响。
对于浪漫主义成因,教材只有结论性的语句,而缺少分析性内容,所以,学生难以理解。
我校为新晋的二级达标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多数学生还不能自觉地把对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有分析,也无相关史料支撑,因此,学生对浪漫主义思潮影响难以理解。
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学习了三册必修课程中24个专题的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思想等各方面,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微弱的历史学科能力训练的积累,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竭力引导学生联系之前所学的内容,调动相关知识储备,增强知识迁移能力。
2.学生通过课内外阅读(如高一语文必修三普希金的诗歌《致西伯利亚囚徒》及语文必修四雨果《巴黎圣母院》的节选)及影视作品、媒体资讯等,对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作品已有初步的接触,但学生对浪漫主义的含义,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产生的背景与其特点和影响都未理解掌握。
所以本课着重引领学生去分析浪漫主义文艺产生的背景、特点及影响。
三、教学方法1、教法运用: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创设、问题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探索、合作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学法指导:本节主要采用引导学生阅读、讨论探究、归纳分析等学法相结合,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努力达到“授人以渔”的效果四、教学流程【课前准备】学生阅读《唐璜》简介,预习本课内容。
课前播放《命运交响曲》烘托浪漫气氛。
【导入】请同学回忆专题六第四课卢梭对“理性的质疑,指岀18世纪末思想领域岀现了“浪漫之声”,她广泛地反映在文学、艺术待等方面,文艺大师们批判现实,追寻理想,追求自由、幸福,使18世纪末19世纪初工业革命时代呈现岀的浪漫情怀。
【授新课】第一部分:走近浪漫,了解浪漫(了解浪漫主义的概念、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其地位)展示学生预习归纳完成的对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音乐及美术成就表,让学生了从常识角度认知浪漫主义【此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世纪初文学艺术成就表走近浪漫、了解浪漫认识浪漫主义,掌握浪漫主义作品的特点。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唐璜》中的一段文字,让学生朗读,教师适当点拨,以品析其中的浪漫主义风格;让学生联系音乐作品名称,感受其自然气息。
让学生观察《梅杜萨之筏》和《自由弓I导人民》,联系他们反映的历史事件。
得岀浪漫主义的特征之一:内容反映现实,憧憬未来;强调情感,追寻理想,反对崇尚理性,歌颂本能感情,描绘自然美景,尊重自然。
2、结合《唐璜》的故事情节及某些诗句,《巴黎圣母院》的内容及其中一段文字“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分析浪漫主义采用的表现手法。
联系浪漫主义绘画注重画面完整和统一,特别强调色彩的特征,得岀浪漫主义特征之二:创作手法夸张,想像丰富、情节跌宕、重情感心理描写。
【此环节通过学生对浪漫主义代表作品的欣赏解析,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第三部分:透视浪漫,反思浪漫(从历史角度认识浪漫主义,剖析浪漫主义思潮产生的原因, 总结浪漫主义思潮产生的影响。
)1、分组讨论:引入四组材料,为学生创设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情境,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将自身置身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以体会当时文学艺术家们创作的心境,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 理解文艺作品,最终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理解浪漫主义思潮产生的原因。
材料三:启蒙运动引导了法国大革命,但法国大革命之后,并没有建立起启蒙思想中的 社会。
相反,暴力、恐怖和战争似乎在嘲弄着人们的理性。
复旦大学赵立行《世界文明史》讲稿材料四:商业日益变成欺诈。
革命战争的箴言博爱”化为竟争中的蓄意刁难和嫉妒。
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刀剑成了社会权力的第一杠 杆。
……总之,同启蒙学者的华美诺言比起来,由 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 度 失 望 的 讽 刺 画。
――恩格斯材料五4岁在父亲的逼迫下开始苦练钢琴,小提琴。
17岁时到维也纳拜见音乐大师莫扎特。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步思想给了贝多芬很 多启发,激励着他创作了优秀作品,如《英雄》《命运》等交响曲,被称为“乐圣”同感;他们好像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行星上的 材料二:(动荡的法国)居民,不了解彼此的习惯、思想和感情;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1792 1804法兰西第 共和国他们在不同的繁育情况下形成,吃不同1804 — 1815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帝国) 的食物,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不受同样的法律 1815 — 1830复辟的波旁王朝(封建专制统治)支配……富人和穷人。
1830 —1848七月王朝1848 —185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累利《西比尔》1852 —1870法兰西第二帝国(动荡的欧洲)1820 —1823西班牙(反对专制统治)的革命1820 —1821意大利革命1821 —1829希腊独立战争1825 —1826俄国(要求废除农奴制)的革命1830 法国七月革命1830 年比利时革命1832 年英国议会改革材料一:两个民族;他们之间没有往来、没有■我要扼住命运的喉暉26岁时开始耳聋,到晚年时全聋。
32岁时想到了自杀。
克服危机,振奋精神,以顽强的毅力,写下了不朽名作《第九(合唱)交响曲。
》最终学生探究得出原因:经济上:工业革命也迅速向欧洲各国延伸;政治上:法国大革命后欧洲各国的民族、民主运动迅速发展;思想文化:启蒙思想家倡导的社会理想与当时社会现实之间产生了强烈反差;文学艺术大师家们的不懈努力是浪漫主义思潮产生的主观原因。
【此环节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境体验,培养其综合分析能力、提炼概括能力、材料解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文学艺术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鼓舞人们去改造自己和自己周围的环境,影响社会生活的发展。
思考:结合本节课所学的浪漫主义文学、艺术,探究浪漫主义思潮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影响(从当今、后世两个角度考虑)?【此部分由学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互相合作交流,介绍自己接触过的浪漫主义作品及那部作品的影响,集思广益,通过合作探究最终完成这一知识点的学习。
】教师归纳概括: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剖析,深刻揭露社会的丑恶现象,赞美人类美好的心灵和为自己的解放而进行的抗争,有力地支持了法国大革命后的欧洲民族民主运动,有利于扫荡封建残余势力,有利于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幸福和解放而斗争。
【课堂总结与反馈】(1 )小结(理清线索?简化结构)(2)给学生命制3道左右的课堂练习,反馈课堂教学效果1、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 • 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
就自己而论,也还记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
”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D)A .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B •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D •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2、英国诗人雪莱在脍炙人口的诗篇《西风颂》中,豪迈地预言:“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恩格斯赞美他是“天才的预言家”。
对这句名言的正确理解是(C)A •它反映了一种自然现象,冬天来后,春天不久也将到来B •与“失败是成功之母”意思相近C.相信丑恶的现实总会转瞬即逝,真、善、美会永存D •在经历了资本主义社会后,社会主义社会一定会到来3、罗素提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身段新形势下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
”可见浪漫主义兴盛主要原因是(C)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C、工业革命使“理性胜利”成为谎言D、浪漫主义对社会现实强烈不满【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自己课外业余时间读一部自己最喜欢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一部分内容,或者听一首最喜欢的浪漫主义音乐,或者欣赏一幅最喜欢的浪漫主义绘画(三个选取一种即可,也可多选)写一篇历史小作文。
包括背景、内容和评价三要素。
【课后反思】教材处理大胆合理,从常识、情感、历史三个角度认识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上岀历史课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