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R
g1
U
U
SQ

I
DQ
Rs
GSQ
U GQ U SQ
R R
g1
g1
Rg 2
V
DD
I DQ Rs
R g1 u GS V DD i D R s R g1 R g 2 2 [ u GS 1] i D I DO U GS (th)
当外加反向电压增大至某一数值时,两侧的耗尽层相遇,整 个沟道被夹断,沟道电阻趋于无穷大。此时所对应的栅-源 电压称为夹断电压。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2) u
GS
0 ,
u
DS
0
情况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当栅-源之间加反向电压,漏-源之间加正向电压时,由于栅源之间加反向电压,耗尽层加宽,导电沟道变窄,沟道电阻 增大; 设栅-源之间所加反向电压为范围内的某一固定值。此时由 于漏-源之间加正向电压,就有从漏极到源极的漏极电流产 生。由于漏极电流在流经导电沟道时会产生电压降,使得沟 道上各点与栅极之间的电压不再相等,从而导致沟道中耗尽 层的宽度进一步变得不等宽。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3.1.2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
MOS管按照制造工艺和材料不同,可分为N沟道和P沟道; MOS管按照工作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增强型和耗尽型; 因此MOS管可分为N沟道增强型、P沟道增强型、 N沟道耗 尽型和P沟道耗尽型四种。 增强型MOS管与耗尽型MOS管的区别是:增强型MOS管在 栅-源之间未加电压时,无导电沟道;只有当栅-源之间加上 电压后,才能产生导电沟道。而耗尽型MOS管在栅-源之间 未加电压时,已经存在导电沟道。 以N沟道增强型MOS管为例,介绍MOS管的结构、工作原 理及特性曲线。
u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2) 0 , GS 0 情况 DS 当漏-源之间不加电压,栅-源之间加正向电压时,由于栅极 和衬底之间相当于以绝缘层为介质的平板电容器,在栅-源 正向电压的作用下,栅极表面会积累正电荷,该正电荷能够 吸引衬底中的少子自由电子,排斥衬底中的多子空穴,使得 栅极附近的P型衬底中留下不能移动的负离子,形成耗尽 层。 随着外加栅-源电压的增加,耗尽层将继续加宽,当增加至 一定值时,自由电子将被吸引到绝缘层与耗尽层之间,形成 一个N型薄层,称为反型层,这个反型层即是漏-源之间的导 电沟道。开始形成反型层时的栅-源电压,称为开启电 压。形成反型层后,继续增加,反型层将加宽,沟道电阻将 减小。如图示。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3.2.1 共源放大电路的分析
1.自偏压电路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直流通路:
uGS iD Rs 2 u GS ] i D I DSS [1 U GS (off )
U
DSQ
V DD I DQ R s R D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模拟电子技术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范立南 恩莉 代红艳 李雪飞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第3章 场效应管及ຫໍສະໝຸດ 放大电路分析3.1 场效应管的基本概念
3.2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分析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3.1 场效应管的基本概念 3.1.1结型场效应管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3)极限参数 ①最大漏电流:是指管子正常工作时所允许通过的漏极电流 的最大值。 ②最大耗散功率:是决定管子温升的参数,超过此值时,管 子会因过热而被烧坏。 ③漏源击穿电压:是指随着漏-源电压的增加,使得漏极电 流急剧增加是的漏-源电压值。正常工作时,若超过此值, 管子将会被击穿。 ④栅源击穿电压:是指栅源间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正常工 作时,若超过此值,栅极和沟道间的PN结将会被击穿。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NMOS管的低频小信号简化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①画交流通路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②画交流等效电路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③求交流性能。

U A U
u

o

g
m
U ( R // R )
gs d L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3.特性曲线 转移特性曲线是用于描述漏-源电压一定情况下,漏极电流 与栅-源电压之间关系的曲线,即 。 f
i
D
u GS U
DS
常数
N沟道JFET的转移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输出特性曲线是用于描述栅-源电压一定情况下,漏极电流 与漏-源电压之间关系的曲线,即 i D f u DS 。

U
GS
常数
N沟道JFET的输出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4.主要参数 (1)直流参数 ①夹断电压:是指漏-源电压为某定值时,使漏极电流为0或 某一微小数值(如10)时的栅-源电压值。 ②饱和漏电流:是指栅-源电压 断时所对应的漏极电流值。
u
GS
0 时,管子发生预夹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由于漏极电流在流经导电沟道时产生的电压降从漏极到源极 逐渐增大,沟道上各点的电位从漏极到源极逐渐减小,即漏 极处的电位最大;源极处的电位最小为零,所以沟道上各点 与栅极之间的电压从漏极到源极逐渐减小,使得漏极处的耗 尽层最宽,从漏极到源极耗尽层宽度逐渐减小,从而沟道宽 度从漏极到源极逐渐增大,沟道电阻从漏极到源极逐渐减 小。 随着的进一步增大,沟道在漏极处发生预夹断,即漏极处两 侧的耗尽层相遇,如图示。此后继续增大,只是夹断区沿沟 道进一步加长,漏极电流不再增加,达到饱和。
解:该管为N沟道增强型MOS管。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3.2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分析
按照输入输出回路公共端的不同,场效应管放大电路也分为 共源、共漏和共栅三种组态。 分析步骤为: (1)求静态工作点 ①画直流通路; ②求静态工作点。 (2)求交流性能 ①画交流通路; ②画交流等效电路; ③求交流性能。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例:转移特性曲线如图所示。试判断:(1)该管为何种类 型?(2)从该曲线可以求出该管的夹断电压还是开启电 压?值是多少?
解:该管为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从该曲线上可以求出该管 的夹断电压,其值是-4V。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例3-2】输出特性曲线如图所示。试判断该管为何种类 型?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1.结构 增强型NMOS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增强型NMOS、 PMOS管的符号如图所示。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耗尽型NMOS、 PMOS管的符号如图所示。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2.工作原理 (1) GS 0 情况 当栅-源之间未加电压时,漏-源之间是一对背靠背的PN结, 所以无论漏-源之间加正向电压还是反向电压,总有一个PN 结是截止的,漏-源之间没有导电沟道,也没有漏极电流产 生,如图示。
u
u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3) uGS uGS (th) ,且为定值, uDS 0
情况
设栅-源之间所加电压为的某一固定值,漏-源之间加正向电 ) 压。由于 uGS uGS (th,所以漏-源之间的导电沟道已经形成, 又由于漏-源电压 uDS 0 ,所以有从漏极到源极的漏极电 流产生。由于漏极电流在流经导电沟道时会产生电压降,使 得沟道上各点与栅极之间的电压不再相等,从而导致沟道宽 度进一步变得不等宽。如图示。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由于漏极电流在流经导电沟道时产生的电压降从漏极到源极 逐渐增大,沟道上各点的电位从漏极到源极逐渐减小,所以 沟道上各点与栅极之间的电压从漏极到源极逐渐增大,从而 沟道宽度从漏极到源极逐渐增大,沟道电阻从漏极到源极逐 渐减小。 随着的进一步增大,增至使 u GD U GS (th) 时,沟道在漏极处 发生预夹断。此后 uDS 继续增大,只是夹断区沿沟道进一步 加长,漏极电流不再增加,达到饱和。
③直流输入电阻:是指在漏-源之间短路时,栅-源电压与栅 极电流的比值。一般 RGS 107 。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2)交流参数 ①低频跨导:是指漏-源电压为某定值时,漏极电流的变化 量与对应栅-源电压的变化量的比值,单位为S。
②极间电容:场效应管的三个电极间存在着极间电容,即栅 源电容、栅漏电容和漏源电容。 ③输出电阻:是指在恒流区内,当栅-源电压为某定值时, 漏-源电压的变化量与漏极电流的变化量的比值。是用于 反映漏-源电压对漏极电流的影响的参数,体现在输出特 性曲线上,即是曲线上某点切线斜率的倒数。
i
U
g ( R // R )
m d L
gs
R R
i
g
R R
o
d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2.分压式自偏压电路 分压式自偏压共源放大电路如图示。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1)求静态工作点 画直流通路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分析
U
GQ
U AQ
R g 2 V DD R g1
场效应管按照结构不同,可分为结型场效应管和绝缘栅型场效 应管两大类;
结型场效应管(Junctio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简称JFET) 按照制造工艺和材料不同,可分为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和P沟 道结型场效应管两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