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徐州市铜山区教师招聘真题

2013徐州市铜山区教师招聘真题

2013年徐州市铜山区教育系统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试题(仅凭本人及网友回忆整理,仅以供后人参考,多谢各位网友)1.据历史记载,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D)A.春秋B.西周C.商D.夏2.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是(B)A.《论语》B.《学记》C.《雄辩术原理》D.《理想国》`3.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D)A.问卷法B.调查法C.谈话法D.观察法4.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C)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5.“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教育家(C)的信条。

A.鲁迅B.蔡元培C.陶行知D.陈鹤琴6.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的观点是前苏联教育家(B)。

A.B.马卡连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7.暗示教学法是(B)提出来的A.皮亚杰B.罗扎诺夫C.罗杰斯D.加涅8.暂时性遗忘属于(C)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运动性记忆9.按照教育测验分类,本场考试属于(A)A.常模参照测验B.标准参照测验C.安置性测验D.形成性测验10.“性善论”是(B)提出的。

A.孔子B.孟子C.荀子D.11.创办我国第一个大型私学的教育家是(A)A.孔子B.C.D.12.教育无目的论是哪个教育家提出的?(B)A.洛克B.杜威C.赞可夫D.裴斯泰洛齐13.“生活即教育”是我国哪位教育家提出的?(D)A.胡适B.叶圣陶C.杨贤江D.陶行知1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是(A)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D.15.张老师是县实小的语文老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张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语文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张某在职学习。

张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B)A.当地县人民政府B.当地县教育局C.当地县教育局监察科D.当地省教育厅16.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B)A.14周岁以下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D.18周岁以下17.教师法律救济的途径是指教师认为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请求解决或补偿的渠道或方式。

一般不包括:(D)A.司法救济B.行政救济C.社会救济D.自力救济18.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A.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B.幼儿教育、初等教育、高等教育C.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D.幼儿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19.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是(A)A.义务教育B.中等教育C.职业教育D.高等教育20.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B)A.教育法律B.教育行政法规C.政府部门规章D.教育单行条例21.智力的核心是(C)A.观察力B.想像力C.思维力D.创造力22.现代教育思想代表人物是(B)A.B.杜威C.D.赫尔巴特23.一个学生成绩好,大家就认为他是好学生,这是(C)A.刻板效应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现象24.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是(A)A.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迁移策略D.25.加法的学习影响着乘法学习,而乘法的学习反过来也影响着对加法的重新理解,这是一种(C)A.正强化B.负强化C.正迁移D.负迁移26.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B)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2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A.备课B.上课C.练习D.考试28.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C)。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29.教育界中存在两种救济制度,分别是(B)A.教师申诉制度和学校申诉制度B.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C.学校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D.教师申诉制度和家长申诉制度30.目前各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平均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的硬性指标首次实现是在哪年(C)A.1995B.1996C.2012D.201331.义务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哪年(A)A.1986B.1996C.1981D.32.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在结构上的特点是(C)。

A.观念性B.内潜性C.简缩性D.整体性【解析】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对象具有观念性;(2)执行具有内潜性;(3)结构具有简缩性。

因此,答案选C。

33.教师带学生到田间地头观察麦穗,体现了直观性中的(C)A.模像直观B.C.实物直观D.言语直观34.在人口总体中,智商分布基本上呈(B)A.正偏态B.正态C.“U”型D.负偏态35.小学德育基本内容是()A.政治教育B.思想教育C.道德教育D.法制教育36.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C)A.B.C.义务教育D.37.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或基础是(D)A.自我B.C.D.自我认识38.智力和教学的关系不正确的是(A)A.毫无关系B.C.D.39.19世纪,(D)提出了教学过程的明了、联合、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

A.夸美纽斯B.杜威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40.以手工工具为基础的古代教育包括(A)A.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B.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C.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教育D.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教育41.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B)。

A.榜样示范B.品德评价C.陶冶教育D.说理教育42.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B)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六三三制43.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B)A.课程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课程目标44.如果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那么他的年龄是(B)。

A.0-2岁B.2-7岁C.7-11岁D.11-16岁45.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所有人都发展B.每个人所有方面的片面发展C.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不冲突D.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冲突46.根据马斯洛需要曾思理论,“怕领导给穿小鞋”是()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交际需要D.尊重需要47.目前在世界上采用最普遍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分层教学B.小组合作教学C.班级授课制D.个别教学48.教学过程第一步(A)A.吸引注意B.设置情境C.提供目标D.49.100人做一道题,有10人做对,这道题的难度则为()A.10%B.75%C.90%D.100%5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应尽的义务是(A)A.教育、管理、保护B.教育、监督、保护C.D.51.课堂上,师生关系是()A.B.C.沟通交流D.协助互动52.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责任适用的归责原则是(A)A.过错原则B.无过错原则C.严格责任原则D.公平原则53.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享有的权利包括(C)A.生存权、发展权、被选举权B.生存权、发展权、选举权C.生存权、发展权、受教育权D.受教育权、发展权、被选举权54.教育测验能预测到预先想知道的知识和能力的程度的,这即是测验的(D) A.信度B.区分度C.难度D.效度55.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C)。

A.洛克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杜威56.教师是(B)人员A.公务B.专业C.非专业D.57.情绪与情感是一个人的内心体验,其中介是(C)A.兴趣与动机B.思维与想象C.愿望与需要D.现实事物58.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D)A.道德认识缺乏B.道德情感异常C.道德行为不良D.道德意志薄弱【解析】D。

由道德的常识可知,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道德意志薄弱。

59.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A)A.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60.根据成就动机理论,急于求成的人将会选择任务成功率为(B)的任务A.25%B.50%C.75%D.100%61.通过激发和鼓励,使人们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是(A)A.动机B.需要C.兴趣D.积极性源泉62.一个学生在智力测验中为98分,那么他的智力水平是(B)A.聪明B.中等C.愚笨D.63.多动症的高峰发病年龄为(C)岁A.2-3B.6-7C.8-10D.11-1264.《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A)。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65.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是指(D)。

A.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生活中心B.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C.教师中心、实践中心、生活中心D.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66.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

”这种观点的实质是(A)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二因素论D.相互作用论67.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程度不同步,这体现了身心发展的(C)A.B.C.不平衡性D.差异性68.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A)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解析】A。

孔子最先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思考,主张学习,思考和实践相统一。

69.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A)。

A.陶冶法B.锻炼法C.榜样示范法D.说服教育法70.义务教育的典型特点是(A)A.强制性B.自愿性C.功利性D.发展性【解析】A。

义务教育的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制度,强迫性是其典型特点。

7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未成年人指(D)的公民。

A.未满14岁B.未满16岁C.未满17岁D.未满18岁72.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A.示范性B.复杂性C.主体性D.长期性73.新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相比在哪些方面有差异(A)。

A.课时计划、教学过程、课后评价B.C.教学方法、过程设计、课堂把握D.课堂实践【解析】新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相比,在各方面均有差异,新教师要成为专家型教师就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74.学生解答问题时“一题多解”探求多种答案。

这种思维方式是(D)A.再现思维B.求同思维C.辐合思维D.求异思维75.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母法”是(B)A.义务教育法B.教育法C.高等教育法D.教师法76.学校的公益性原则(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