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1)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1)


长江发源地、
流经省区、
流经地形区——图4-1-3、
流经气候区、
注入的海洋
主要湖泊
主要支流
编辑课件
3
长江发源地、流经省区、流经地形区—— 图4-1-3、流经气候区、注入的海洋
编辑课件
4
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 干流沿途流经: 11个省市注入东海(太平洋)
青海 四
西藏自治区 云南
川 重庆
湖北
江 安
苏 徽
上海
西江
湖南
编辑课件
5
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在世界大河中仅次与尼罗河、亚马孙河, 居于世界第三位;年径流量近10,000亿 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37%, 在世界上仅次与亚马孙河和刚果河,居 世界第三位;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 米。总之,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 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中国第一大河。
编辑课件
6
编辑课件
7
其中自源头到湖北宜昌为上游, 主要流经了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 梯,接纳了大量支流,水量增加,落 差大,水力资源丰富;自宜昌到江西 湖口为中游,长江中游流经平原区接 纳了鄱阳湖,洞庭湖,汉江等水系, 水量大增,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易泛 滥成灾;江西湖口以下为下游,下游 流经平原地区河流支流已不多,但由 于水量大,地势低编辑平课件,防洪任务艰巨.8
(3)水能资源
(4)森林资源
(5)旅游资源 编辑课件
21
二、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状况
长江流域经济分布图4-1-5 1、社会经济特征
长江流域,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城市密布、 矿产资源、水力资源和农副产品丰富, 水运条件得天独厚,由沿海深入内陆, 综合性强,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基地。
编辑课件
22
2、主要工业基地 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攀枝花) 成渝工业基地(成都、重庆) 贵阳有色冶金工业基地(贵阳) 鄂西工业基地(襄樊)湘中工业基地(长沙) 武汉工业基地(武汉) 沪宁杭工业基地(上海、南京、杭州)
编辑课件
17
三大林区:
东北林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 西南林区——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
喜马拉雅山南坡 东南林区——江西、福建、台湾
编辑课件
18
我国的三大林区是指东北、西南和东南山区
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
区和木材生产基地,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1/3以上,属亚
带,天然林大多已不存在,分布着大面积的松木、马尾松
等人工林、次生林,以及油茶、油桐等经济林木,并有樟
树等优质木材,竹林的广泛分布是其一大特色。
编辑课件
19
编辑课件
20
小结: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基础知识梳理:
1.自然环境
(1)地貌:
(2)气候
(3)河湖
2.自然资源
(1)水资源
(2)矿产资源
编辑课件
9
编辑课件
10
图2、沿北纬320中国地势剖面
主要地形单元
编辑课件
11
2、自然资源
图3、读图长江流域主要资源分布主来自水利枢纽 发电站:编辑课件
12
编辑课件
13
编辑课件
14
已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有葛 洲坝(三峡的上游干流)、安康、 丹江口(汉江)二滩(雅砻江)、 龚嘴(岷江支流大渡河),隔河 岩(清江)、五强溪(沅江)、 乌江渡(乌江)、在三峡的西陵 峡中三斗坪正在建设世界最大的 三峡水利工程枢纽工程。
体的强大工业体系,电子、通讯等高精尖产业发
展迅速;农业生产发达,是我国水稻、油菜和
小麦、蚕丝的主要产区,淡水渔业发达
(2)长江中游地区,水资源和电力资源丰富,
形成了以武汉为中心的重工业基地.能源、钢铁、
冶金等重工业发达;江汉平原地区土壤肥沃,
水热充足,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油菜、
小麦、棉花、茶叶等农作物的主要产区。
编辑课件
25
课后活动: P79
自然条件:有利:大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
多雨,水热充足
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成都平原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流域内,地形复杂,便于多样化经营
水能资源丰富为工业提供充足的动力
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丰富的
原料
不利:地形复杂,平原狭小,煤、石油等能源缺乏
季风气候,多洪涝等自然灾害
编辑课件
15
安康
丹江口
铜街子
三峡
﹡﹡
﹡﹡
﹡﹡﹡ 隔河岩 ﹡
葛洲坝
﹡ 龚嘴
五强溪
二滩
长江流域主要水电站分布
编辑课件
16
(1)、水能资源与水资源:
水资源:人们能够直接利用或间接利用 的各种水体
水能资源:天然河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 它的大小与流量和落差成正比
水利资源:包括航运、灌溉、水产和水 能等方面的利用
3、主要农业基地 成都平原 江汉平原 洞庭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太湖平原 江淮地区
4、主要城市 攀枝花 宜宾 重庆 宜昌 武汉 九江 湖口 南京 上海
昆明 成都 贵阳 襄樊 长编辑沙课件 南昌 合肥 苏锡常宁23 等
4、长江流域经济分布
(1)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实力雄厚、技术较为
先进.以上海为中心.形成了以加工工业为主
社会经济条件:
有利:长江沿岸港口众多,水陆交通便利
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丰富
流域内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社会协作条件好
不利:资源分布与经济分布不协调:上游经济落后,
编辑课件
26
水能和矿产资源丰富;下游经济发达,资源相对缺乏。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流域综合开发与 可持续发展 以长江流域为例
编辑课件
1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基础知识梳理:
1.自然环境
(1)地貌:
(2)气候
(3)河湖
2.自然资源
(1)水资源
(2)矿产资源
(3)水能资源
(4)森林资源
(5)旅游资源
编辑课件
2
长江流域的基本概况:
阅读长江流域示意图
(3)长江上游地区,水力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在
此基础上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的电力、钢铁等工业
基地;四川盆地土壤肥沃,生产水稻、小麦、棉花、
甘蔗、油菜、蚕丝,素有“编辑天课件府之国”美称。
24
图4-1-6 水运条件得天独厚: 干流横贯东西 ,直通海洋 支流沟通南北,通过京杭运河联系了海河、黄河、 淮河、钱塘江水系; 通航里程长,运输能力大; 沿岸港口众多。
寒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带。大兴安岭的兴安落叶松、小
兴安岭的红松和水曲柳都是优质木材 。
西南横断山地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
山南坡,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
1/4以上。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由于山地的垂直分布,
亦有大量的云松、冷松等树种。
东南江西、福建、台湾等省的山区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