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沥青路面下面层施工方案

沥青路面下面层施工方案

沥青路面下面层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合同段高速公路项目,讫止点桩号为K39+250~K60+680,总长21.43公里,位于松滋市境内。

合同范围内含5个平交口,分别为永兴南平交、民主大道平交、松滋南互通平交、王麻平交和新张路平交。

一般路段均采用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采用50m和21.5m。

沿途经松西河特大桥、市水稻原种场、中华植物园、白云边大道、新张线、麻水集镇、终点接发展大道。

沥青砼下面层(AC-25C)设计厚度为8cm,半幅标准宽度为12.25m和10m。

二、下面层施工参数生产配合比:采用中心试验室批准的沥青砼下面层配合比,大面积施工配合比为:16-31.5(1#料)碎石:10-16(2#料)碎石:5-10(3#料)碎石:2.36-5(4#料)碎石:0-2.36(5#料)石屑:矿粉=27%:22%:12%:15%:20%:4%;采用A级70号沥青,最佳油石比为4.0%。

碾压最佳组合:摊铺机铺筑成形后,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1遍、弱振1遍,胶轮压路机复压6遍,双钢轮压路机收光1遍,共计9遍。

松铺系数及松铺厚度:通过试验段确定松铺系数定为 1.179,松铺厚度为9.4cm。

三、人员配置、施工机械配置1、主要管理人员:2、工作人员配置:后场试验检测人员分工:前场检测及测量人员分工:3、主要施工机械配备4、试验仪器及测量仪器四、施工前准备工作①技术准备稀浆封层施工完毕并验收合格,以及下面层生产配合比报批、技术交底、测量放样等技术工作已完成。

②材料准备目前下面层所需材料经过试验室的勘察取样筛选,拟采用仙女洞碎石场石料,石场石料丰富、质量优良、品种齐全,为我部主要供应商。

矿粉由松滋市惠友新型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提供。

沥青采用A级70号沥青,由荆州兴网提供。

沥青砼集料级配范围见下表:生产混合料矿料级配五、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下面层施工采用厂拌机铺方式,施工工艺流程(流程图见附表)如下:清理下承层(稀浆封层)→测量放样→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接缝处理→检测。

(1)工序流程(2)下承层准备1)正式摊铺沥青面层前,基层和稀浆封层应按照检验评定标准进行检查和验收。

2)应保证稀浆封层无破坏、无污染、干燥。

如有破坏,必须提前修补到位。

如有杂物或污染物,必须提前清洗干净。

对已成型的下封层用硬物刺破后应与基层表面相黏结,以不能整层被撕开为合格。

3)对路缘石和其它水泥砼接触面,采用人工提前涂刷乳化沥青粘层油。

(3)拌和1)拌和温度和施工温度,应符合下表规定:2)拌和楼配合比检验,生产配合比一经确定,就不能随意更改。

如果出现轻微的溢料现象可以调整冷料配比,若溢料、等料现象比较严重,必须重新取样进行配合比设计。

拌和好的沥青混合料应跟踪抽检级配、油石比等指标,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检验结果应在生产配合比目标值的允许偏差范围内。

3)拌和质量目测,混合料拌和的均匀性应进行检查,沥青混合料以无花白料、无沥青团块、乌黑发亮为宜。

面层混合料拌合时间(4)运输1)根据运距、拌和产量配备数量足够的自卸汽车,要求运力必须大于拌和产量,每台汽车的净载重量为25~30T,汽车底板、侧墙板涂刷薄层防粘剂,但不得出现余液堆积。

汽车必须备有保温、防雨毡布,大小以完全覆盖车厢为宜。

2)装料时汽车应按照前、后、中的顺序来回移动,避免混合料级配离析。

无论运距远近,无论气温高低,装完料后必须覆盖保温毡布,以防止混合料温度离析。

3)沥青混合料运输到摊铺现场后,设专人凭运料单收料,并随时检查其温度和外观质量。

凡不符合要求,或花白,或结团成块、滴漏或遭雨淋的均到沥青拌和厂固定地点处理,不得使用。

4)采用数字显示插入式热电偶温度计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和运输到现场温度,插入深度大于15cm。

在运料车侧面中部设专用检测孔,孔口距车厢地面约30cm。

(5)摊铺1)摊铺机开工前应提前0.5~1h预热熨平板不低于100℃。

2)摊铺方式,采用两台同型号的摊铺机梯形摊铺,两摊铺机间距控制在10~20m之间,找平方式尽可能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尽量减少挂线摊铺,减少由此产生的测量误差、人为碰撞摊铺机两侧电脑产生的摊铺不平的可能性,在桥头或下承层不平处,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挂线摊铺。

3)摊铺工艺,沥青混合料运至摊铺现场后应凭运料单接收,并检查拌和质量。

对不符合温度要求或已结成团块、已遭雨淋湿的混合料不得铺筑。

4)摊铺机的参数选择,应根据混合料的类型、集料尺寸、厚度等指标选择熨平板、夯锤的振动频率,保证摊铺初始压始度。

调整好熨板板的预拱度以保证横坡度,选择合适的熨平板工作仰角,保证摊铺厚度。

5)摊铺速度应与拌和机供料速度协调,尽可能保证不间断地摊铺,螺旋布料器应保持稳定、均匀的速度布料,摊铺料位尽可能保证满料位,不宜小于2/3的螺旋位置。

6)收斗,尽量减少收斗次数,收斗时摊铺机应不等料斗内的混合料全部用完时折起回收,并立即准备接受下一台运料车卸料。

7)人工修补,用机械铺筑的混合料,不宜用人工反复修整,但在接缝处、构造物接头部位,两侧缘石边缘、混合料明显摊铺离析、拖痕、表面不平整、混合料中混有杂物时可以采用人工快速修补到位。

(6)碾压1)压实设备主要碾压设备:配备2台静质量为11~15t的双钢轮双驱双振式压路机,其振幅和频率可调,2台静质量≥25t的胶轮压路机。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压路机碾压速度(km/h)2)碾压工艺压实工艺控制原则:高温,紧跟,高频,低幅,慢速,小水。

压路机采用高振动频率、低振幅、紧跟摊铺机、适当慢速碾压、防黏轮的水调小。

①下面层的碾压碾压工艺为:双钢轮压路机静压1遍、弱振1遍、胶轮压路机复压6遍,双钢轮压路机终压1遍,共9遍。

用轮胎压路机碾压沥青混合料时,摊铺后的面层不会产生推挤、壅包,能保持摊铺后的平整度不变,提高路面平整度,对于下面层用轮胎压路机直接进入复压。

轮胎压路机进行搓揉碾压,以增加密水性,轮胎压路机不用洒水,减少了施工水进入路面。

其总质量大于25t,使每一个轮胎的压力不小于15kN,冷态时的轮胎充气压力不小于0.55Mpa,轮胎发热后不小于0.6MPa,且各个轮胎的气压大体相同,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 的碾压轮宽度,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为止。

终压使用双驱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碾压,使用高频低幅的碾压方式,最终用静碾消除轮迹。

②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慢进行,不得随便调头。

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

当边缘有路缘石、路肩等支挡时,应紧靠支挡碾压。

当边缘无支挡时,可用耙子将边缘的混合料稍稍耙高,然后将压路机的外侧轮伸出边缘10cm以上碾压。

或者在边缘先空出宽30~40cm,待压完第一遍后,将压路机大部分重量位于已压实过的混合料面上再压边缘,以减少向外推移。

3)碾压注意事项①及时用无核密度仪跟踪压路机检查路面压实度、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等指标,当不论达到技术指标时,应考虑混合料的质量指标的修正,并立即与拌和场联系,改进混合料质量,必要时停工。

②不可过分追求平整度指标而牺牲压实度要求,也不可过压而使剩余空隙率减少。

③压路机的碾压段长度以摊铺速度平衡为原则选定,并保持大体稳定。

压路机每次应由两端折回的位置阶梯形的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面上。

在摊铺机连续摊铺的过程中,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

压路机碾压的总长度不宜超过60~80米。

④压路机碾压过程中有沥青混合料粘轮现象时,可向碾压轮洒少量水或洗衣粉水,严禁洒柴油和柴油水混合液。

轮胎压路机可不洒水,在施工断面以外的路段高速行走,使轮胎产生一定的温度后驶入施工断面,可防止粘轮。

⑤在当天碾压的尚未冷却的沥青混合料层面上,不得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

⑥应随时观察路面早期的施工裂缝,发现因过分振动或推移产生的微裂缝应及时纠正(调整混合料搅拌工艺、调整混合料级配、调整碾压方法等)。

⑦对于机械无法摊铺碾压到位的台(墙)背处,应采用人工摊铺平整,并应采用小型压路机或直立夯实进行碾压夯实。

(7)接缝1)纵缝,采用梯形作业时纵缝为热接缝,施工时应将已铺部分留下20~40cm 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机的高程基准面,摊铺后再作跨缝碾压消除缝迹。

2)横缝裁除,在施工快要结束时,放缓摊铺速度,调整摊铺机刮板输送器、螺旋布料器的送料速度和数量,尽可能保证摊铺终了熨平板提起后横缝直顺,用人工将端部混合料铲齐后再碾压,碾压完成后,采用3m直尺将平整度突变、厚度不足处裁除,形成横缝。

3)横缝搭接,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应错位1m以上,搭接处应清扫干净并涂洒乳化沥青,保证新旧混合料的粘结。

4)横缝碾压,横缝碾压宜先采用双钢轮斜向碾压,然后纵向分幅碾压,尽可能避免横向碾压,横缝碾压时碾压速度比较慢,注意控制钢轮喷水量,不发生粘轮时可适当关闭喷水,避免接缝处混合料碾压时出现“扎口”现象。

5)横缝平整度,接缝处摊铺机起步熨平板仰角保证与前一天收班时一致,特别注意横接缝开始后10m范围内的平整度,采用6m直尺跟踪检测,确保接缝平顺不跳车。

(8)交通管制和防污染控制1)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

2)严禁在沥青层上堆放施工用土或杂物,严禁在已铺沥青层上拌和水泥砂浆、油污。

六、检测1.原材料施工过程中检查项目及频率2.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质量控制3.沥青混合料铺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4取样抽检规定4.1沥青混合料抽样检验(1)每个拌和楼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取一次沥青混合料样,以测定级配、油石比。

每天取一次混合料测定马歇尔稳定度、流值、标准密度、最大理论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等指标。

必要时检验动稳定度、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

(2)每个拌和楼每天宜对各热料仓筛分一次,检验热料级配,如果不满足要求应分析原因并调整热料仓的材料比例。

(3)油石比的检测须针对不同的原材料和不同的结构分别做对比修正试验,修正试验采用最佳油石比和最佳油石比±0.3%在室内拌制混合料后测量,测量值与真值的差值的平均值即为修正系数。

4.2压实度的检测(1)沥青面层压实质量重点对碾压工艺进行过程质量控制,适度钻孔抽检压实度。

采取压实度和孔隙率双重控制标准,压实度评定以钻芯样为准,取芯后用混合料回填芯洞并予以夯实。

压实度和孔隙率的计算所采用当天的马歇尔标准密度和最大理论密度,且此两种密度与配合比设计时的两种密度的偏差必须小于1%;(2)为提高检测速度,加强过程控制,应使用核子密度仪现场检测压实度。

测试结果只作为现场控制的参考,不作为质量评定的依据。

使用核子仪检测前,应建议每种结构的核子仪法和芯样法的相关关系,对比试验样本数应≥15,相关系数≥0.90.4.3厚度的检测(1)摊铺过程中用插尺或改锥插入摊铺层测量松铺厚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