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云冈石窟考察报告篇一:艺术考察报告艺术考察报告学生姓名唐乐琪学生学号1007011013学科专业美术教育所在学院美术学院带队教师刘宣翟水良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原印象——西北艺术考察一、考察地点山西:乔家大院平遥古城五台山云冈石窟应县木塔晋祠山西省博物院陕西: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乾陵武则天墓茂陵霍去病墓秦始皇兵马俑和秦始皇帝陵永乐宫河南:三门峡虢国车马坑博物馆龙门石窟开封老城河南省历史博物馆二、考察时间:20XX年5月4日——20XX年5月22日三、考察形式:实地考察四、考察内容:1、概述20XX年5月4日,怀揣着早已惴惴不安的心踏上了我们的西北艺术考察之旅,这段旅程像一颗早已播种在我们美教每一个人心里的种子,随时都在准备发芽,随着今天的到来,它破土而出,迅速生长。
在刘宣和翟水良老师的带领下,一路欢声笑语,经过24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第一站——山西,虽疲惫且盖不住一颗颗年轻而又不安的心,由此出发,我们的这次艺术考察跨越了山西、陕西、河南三省,一路游览,一路学习,在这20天的考察期里,让我对这片广袤的中原大地重新认识,也使我对赞叹中国这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明。
2、考察情况“表里山河”——山西晋文化乔家大院乔家大院因一部电视剧《乔家大院》而闻名中外,在我看来,它更是因晋商而让它的文明留存至今。
进入乔家大院,它不像想象中那么富丽堂皇,更多的是它的古朴和雅致在吸引着我,它与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并无大的差别,但围院却是北方所特有的,除了建筑文化,乔家大院的晋商文化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惊叹,它的财富、智慧、制度,都是现在的我们都无法匹敌的,对于乔家大院,只能用心、用岁月去细细品尝其中的百般滋味了!平遥古城平遥,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古城,也是中国境内保留最为完好的县城,被称之为“乌龟城”的平遥本早已毁于日本人之手,但正是由于它乌龟式的城貌使它得以保留下来,究其原因,也是日本人以“龟田”避嫌一说,导游的讲解使我们对这座古城好奇不已,古老,富有,应该可以形容繁荣时期的平遥,古老体现在这座城的每一个角落,而富有则是其城中拥有中国第一家票号而体现,被誉为“大清金融第一街”,在平遥住了两夜,并不仅仅被它的热闹吸引,而是它无时无刻间透出的文化气息以及古城的安定、和谐深深地迷住了。
佛文化五台山翻越了重重山峰,终于到达了五台山,下车伊始,它那碧蓝的天空和浓厚的佛教气氛强烈地吸引着我们,片刻歇息,我们一行人便兴致勃勃地开始了登山路——爬上黛螺顶,由上至下望,整个五台山犹如佛教圣堂,包容着每一座佛寺,在为期两天的艺术考察中,我们的心仿佛在这片净土中变得纯净而虔诚,停停走走,不时为它那不同风格的佛教建筑而驻足、惊叹,五台山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艺术的洗礼,更是心灵的洗礼!应县木塔在风沙中见到了应县木塔,从外观看来,普通至极,但从它的结构和历史上却是为世界震惊的,应县木塔完全由木榫结构建造,它创造了这一结构的新高,仔细看去,木塔已微微倾斜,亲身体会风沙的威力后便对这一现象不再奇怪,却心生震撼之意,纵然是风沙暴雨,木塔依旧伫立在那里,千年来始终未倒,这已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奇迹了!石窟文化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与甘肃的敦煌莫高窟、河南的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因此,对它的期待也是可想而知的,云冈石窟位于美丽的大同,在那片湛蓝的天空的映衬下,云冈石窟变得神秘而又美丽,沿着第一条因保护遗产而修造的柏油路,片刻时间便到达了云冈,两棵美丽的槐树给云冈石窟开了门,沿窟而行,一座座佛像、一幅幅壁画令人瞠目,不禁感叹“是怎样的信仰使一双双手留下如此美好的艺术?”,由西向东参观,五六窟的精致,十六窟到二十窟皇帝象征的源远流长,露天大佛的壮观、祥和,回想起来,依旧记忆犹新。
山西,这个拥有湛蓝天空的土地,不仅使我们领略了它那美丽的西北风景,更是让我们学到了晋文化的智慧,佛文化的觉悟,给我们的西北之旅开启了一段优美的序曲。
“三秦大地”——陕西陵墓文化乾陵武则天墓乾陵是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墓,它位于乾县梁山,是山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之一,乾陵在梁山的北峰之上,而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被称为“乳峰”,走在司马道上,两旁的翁仲像和人马像伫立在道两边,仿佛在欢迎着每一位自司马道走来的人,但在建陵时它们起着守卫乾陵的作用,拾道而上,两块石碑分别分布在道两侧——述圣迹碑和无字碑,这两块石碑分别记述着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生平事迹,相较而言,无字碑更为有名,但述圣迹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块用来记述皇帝事迹的石碑,在历史上起着开先河的作用,六十一无头丞相、石狮、陵墓命名碑都承载着乾陵的历史和文化,直到今天,我们还未能见到乾陵中的真正面目,但我一直相信它的文化和价值足以让世界震撼。
秦始皇兵马俑和秦始皇帝陵秦始皇兵马俑是我们这次西北旅程中最为期待的景点,它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第八大奇迹,走进博物馆,出土的铜车马见证了秦朝人民的智慧,它震撼着我们,震撼着世界,在导游带领下我们走进一个个兵马俑坑,由视觉上的壮观深入到内心,那份自豪的民族感油然而生,脚踩千年历史的土地,看着远方秦始皇帝陵,我们深信中国定会创造更多的奇迹。
壁画精髓永乐宫脑海中的永乐宫金碧辉煌,而现实中那黑瓦红垣静静地坐落在陕西芮城,那份宁静让我们都舍不得大声说话,三清殿的《朝元图》描绘了群仙朝见元始天尊的情景,即使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我们依旧能领略到它的庄严、神圣,重阳殿又名纯阳殿,重阳殿记述了吕洞宾的生平,它的设色、构图,即使驻足许久也无法领略,永乐宫壁画不愧为壁画中的瑰宝。
“到陕西看坟头”,陕西的陵墓文化是中国大地上绚烂的一笔,承载着历史的灵魂,土地下那等待发现的一个个奇迹,令一代代华夏儿女无比神往,也为我们的西北之旅添上了一份神秘,增添了一份留恋。
“九州之中”——河南殉葬文化虢国车马坑博物馆虢国车马坑博物馆最为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殉葬文化,古代君王视死如视生,死后是另一个世界,所以陪葬是君王陵墓的一大特点,虢国君王也不例外,而与众不同的是虢国君王陪葬的是真马和真车,这在同一时代的陵墓中还是少见的,从马的残骸看来,君王的殉葬马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马和车的数量之多也印证着虢国君王地位的尊贵。
石窟文化龙门石窟看过云冈石窟,对龙门石窟更加期待,亦被称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会带给我们怎样不同的感受?每个人都勾画着自己心中的龙门,观赏下来,龙门石窟相对于云冈石窟更为精细,更为丰富,依山傍水的龙门石窟给人以开阔之感,对于造像的观察也更为仔细了,奉仙寺是龙门最为精彩的一笔,高大的卢舍那大佛伫立在龙门石窟的中段,远远望去,龙门石窟的其他窟仿佛都是奉仙寺的点缀,令人流连忘返。
河南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虽然只在河南待了2天,但对这个城市多了一份喜爱,它的黄河文明、玉文化、佛文化都是我意料之外的收获,一向贫穷落后的印象瞬间烟消云散了,西北之旅也在这片中原大地上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3、考察总结西北之旅,留下的不仅仅是一段美好而难忘的回忆,更是一段段文明的继承与传递,山西是我们这次旅途的最北端,在那里我们见到了真正的黄土高原,亲身地体会到了风沙的威力,也领略到了晋商文化、佛文化的无穷魅力;陕西让我们重回汉唐,我们忘不了在古城西安脚下,在回民街放肆大吃的场景,我们亦忘不了见到兵马俑和秦始皇帝陵时那份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河南,这片开满石榴花的古老土地,即使现实已经将它蒙上了高墙碧瓦,却依旧遮挡不住那份愈品愈香,愈存愈美的中原文化。
山西——陕西——河南,从北往南而行,这片中原大地已深深烙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上,当年华老去,回想今朝,我们依旧忘不了那份自豪、震撼、快乐、艰辛——渗透在旅程中的点点滴滴,而静心细数过往旅途,古老、美好、神秘,就是我的中原印象。
篇二:山西云冈石窟考察报告篇一:考察报告.doc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外出考察报告一、考察地点:洛阳龙门石窟,华山,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大唐芙蓉园,钟鼓楼广场、回民小吃一条街、仿古一条街,法门寺文化旅游风景区,曲江池遗址公园、曲江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大雁塔北广场,陕西历史博物馆,清明上河园。
二、考察时间:20XX年4月14日—20XX年4月18日三、考察形式:实地考察四、考察内容:1.概述20XX年4月14日早上五点半我们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三个班的同学,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坐上旅行社的长途大巴踏上了考察的路途,虽然一路颠簸,却是无比的兴奋!2.考察基本情况14日,到达洛阳已是下午一点钟,用过午餐后,我们去了第一站——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大石窟为:山西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和甘肃麦积山石窟。
龙门石窟早在1961年既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XX年1月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20XX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
20XX 年,龙门石窟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现存窟龛最多的石窟,创造了现存窟龛数量中国之最。
石窟售票处离公交车站还有一段距离,要经过一条购物(旅游纪念品)步行街。
龙门石窟的门票120元,括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园四个景点。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
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大石窟为: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6公里的伊阙峡谷,这里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古称“伊阙”,隋炀帝迁都洛阳后,将把皇宫的正门正对伊阙,而皇帝又以真龙天子自居,从此,伊阙便被人们习惯的称为龙门。
因山清水秀,环境清幽,气候宜人,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此处素为文人墨客观游胜地;又因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故而古人择此而建石窟。
这里青山绿水、万象生辉,伊河两岸东西山崖壁上的窟龛星罗棋布、密如蜂房。
参观完龙门石窟我们乘车前往住宿的宾馆,那一宾馆正位于华山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