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教学大纲格式要求:
《××××××》教学大纲
(英文)
课程编号:学时/学分: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专业2006年培养计划制订。
(一)适用专业
(二)课程设计性质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
2、后续课程:
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四、指导方式
五、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六、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七、其他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样本(仅作为格式参考):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Course Design of Machine Design
课程编号:学时/学分:2周/2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2006年培养计划制订。
(一)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二)课程设计性质:专业课、必修课。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机械设计
2、后续课程:
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课程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学生在校期间第一次较全面的工程师能力训练,在实现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
1.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2.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
3.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绘图的训练。
本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1.能从机器功能要求出发,制订或分析设计方案,合理地选择电动机、传动机构和零件。
2.能按机器的工作状况分析和计算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合理选择零件材料,正确计算零件工作能力和确定零件主要参数及尺寸。
3.能考虑制造工艺、安装与调整、使用与维护、经济和安全等问题,对机器和零件进行结构设计。
4.图面符合制图标准,尺寸及公差标注正确,技术要求完整合理。
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要求初步掌握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和计算机绘制装配图零件图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1.主要内容
课程设计题目常以一般用途的机械传动装置为主,也可选做其他设计题目,其工作量相当于二级齿轮减速器或单级蜗杆减速器。
每个学生应完成:部件装配草图1张A0图纸、部件正式装配图1张A0图纸,零件工作图2张A2或A3图纸,通常为轴、齿轮(或蜗轮)零件工作图,设计说明书一份,说明书应包括:确定传动装置总体方案,选定电动机,传动装置运动学动力学计算,传动零件计算,轴、轴承、键联接的校核计算,联轴器选择等内容。
若采用计算机绘图,其部件正式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可用计算机绘制。
设计题目可仅给机器所需实现的功能,由学生自订传动方案设计;亦可给定传动方案,由学生分析后进行设计。
2.工作进度安排
(1)传动方案设计(含选电动机、传动装置的运动学、动力学计算)(2天);
(2)传动件设计(1.5天);
(3)装配草图设计(3.5天);
(4)装配工作图设计(4天);
(5)零件工作图设计(1天);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1天);
(7)总结(1天);
(8)答辩(1天)。
设计过程中安排一次减速器装拆实验和参观直观教学展览室,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安排10学时集中讲课,讲解各阶段要点。
其中讲课、实验、上机穿插在各阶段进行。
四、指导方式
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五、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采用100分制,总分组成:设计过程表现:10%;装配图:40%;零件图:10%;设计说明书:20%;答辩:20%。
六、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王连明主编,哈工大出版社,××××年第×版;
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龚桂义主编,高教出版社,××××年第×版。
制定人:
教研室主任:
主管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