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岳麓版《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ppt完美版1
岳麓版《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ppt完美版1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探究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提示: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美 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社会生产力在一 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要点突破】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积极作用
(3)生态史观:罗斯福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 河流域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 可持续发展。
(4)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 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 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苏 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 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 段。
(1)积极方面 ②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大规模 干预经济的时代。
(2)局限: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必背答题要语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 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具体原因是生产和销售之 间的矛盾。 2.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一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二是其措施基本上 以立法形式出现。 3.罗斯福新政中既能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兴办公共工程。
4.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是资本 主义制度框架内的体制改革,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适应发展形 势和缓和矛盾。 5.罗斯福新政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经济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避 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但并没有彻底消除经济危机。 6.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 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探究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的 特点。 提示:涉及范围广、领域宽;社会救济与提供就业相结合; 政府干预。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初一位俄国学者指出:“美国思 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 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政府干预经济” 及按照这一思路“实行经济改革”等举措在主要西欧 国家风靡一时。
•
1、提问——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 和轮船 吗?你 们知道 它们发 明于什 么时候 ?谁为 它们的 发明做 出了重 要贡献 ?
•
2、学生回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3、解答并导入新课——这两种重要交 通工具 诞生于 第一次 工业革 命时期 。那么 ,第一 次工业 革命最 先发生 在哪个 国家? 其间有 哪些重 要发明 创造? 工业革 命给人 类带来 了哪些 影响? 本节课 我们一 起探讨 。(板 书课题 ,引入 新课)
(1)经济方面:资本主义世界损失严重。 (2)国际关系:各国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提高
关税 ,实行货币贬值。 (3)政治危机: 法西斯 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
欲坠。 (4)经济政策:推动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二
罗斯福新政
(1)经济危机爆发后,胡佛政府采取 自由放任 的政, 策加剧了危机。 1.背景 (2)1933年, 罗斯福 当选总统,首要任务是尽快摆, 脱经济危机。
【拓展延伸】多种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 (1)近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 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 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 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 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 张局势。
考向突破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史料突破】 材料一 1933年,罗斯福总统大刀阔斧地对金融、工业、 农业等方面进行改革,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为失业者、 儿童、老人、残疾人提供社会救济。政府推行“以工 代赈”,投资兴办田纳西河流域改造等公共工程,雇用 了数百万人,使中下层民众收入提高。新政推动美国经 济逐步走出低谷。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讲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考纲要求] 1.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罗 斯福新政。
[课标提示] 1.了解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列举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 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一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 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主要原因:资本主义固有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3)直接原因: 股票投机 过度,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
2.特点: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严重。
3.影响
•
第 一 部 分 : 第一次 工业革 命
•
设疑——简要解释何为工业革命之后 ,提出 “‘工 业革命 ’首先 从英国 开始的 条件有 哪些” 这一问 题,让 学生带 着问题 阅读该 部分内 容,并 勾画重 点。( 板书问 题)
•
解惑——从劳动力、资本、技术、市 场等方 面解答 上一问 题,引 用《共 产党宣 言》中 的句加 以辅助 解释。 (分点 板书答 案)
1.实质: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 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的改变,以使其适应 社会生产的需要。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也就不 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2.积极作用: (1)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促进了生产力的恢 复和发展。 (2)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 美国的法西斯势力,挽救了民主制度。 (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 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内容
(1)整顿 财政金融 ,恢复银行正常信贷活动。 (2)调整工业生产,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和发动“蓝鹰运 动”。
(3)调节农业生产,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政府收购剩余农
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 (4)实行社会救济和 以工代赈。 3.核心:用国家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需矛盾,缓和社会矛盾。
4.评价 ①美国逐渐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