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背光模组检验指导 模组不良判定标准
背光模组检验指导 模组不良判定标准
户
提供 记录
标准内脏污比 例超出 5%时, 须及时反馈客
户
提供 记录
标准内 mura 比 例超出 5%时, 须及时反馈客
户
提供 记录
修 原版次 订 记 录
修订日期
修订内容
批准
审核
制定
10
漏打螺丝
丝孔无螺丝
11
背 光 12 模 组 检 13 验 指 导 14
(2)
15
螺丝浅插
螺丝未打到位导致螺帽未 完全接触到部品
海绵条外露
海绵条外露导致遮挡显示 区域
前后壳划伤 前后壳脱漆
前壳及后壳有刮伤痕迹, 刮伤后颜色与原始颜色差
异较大
由于摩擦或其它原因造成 前后壳脱漆,造成颜色不
一致
螺柱断裂
指
20
导
(3)
21
导光柱不良
导光柱漏装,组装不到 位等不良
标签不良
标签漏贴,错贴,字迹 模糊,位置贴附不到 位,无法扫描等不良
铭牌未组装到位,脱 22 铭牌不良
落,刮伤,贴反等不良
屏尺寸 L L<30 寸 30<L<40 L>40 寸
最大间隙
底边
>1.0mm
左右边
>1.4mm
顶边
>1.6mm
底边
>1.2mm
A
轻微可见且刮手
B
修 原版次 订 记 录
修订日期
修订内容
批准
审核
制定
文件版次 页次
生效日期
A0 3 / 10 2014‐08‐22
背光模前壳间隙, 超出规格(客户有特殊 要求的按照客户标准执
行)
光
模
18
组
屏脏污
屏表面有脏污残留
检
19
验
COF 折皱
COF 组装后不平整或组 装不良
生效日期
A0 9 / 10 2014‐08‐22
背光模组检验规范
42
横、竖亮线
横竖向的单一或多条亮线
背 43 光
模
组
44
检
验
指 导 45
(9)
横、竖暗线
横竖向的单一或多条淡、暗线
多簇竖亮线
纵向的单一或多条块状线
压面线
灰阶原不存在,指压后出现, 放开后无论存在与否都为压面 线,按压出的线无论是否有点
类异常,均判定压面线
A
7
玻璃变形
玻璃外凸
如有必要,协商确认
A
如有必要,协商确认
B
8
模组变形
前后壳弯曲变形(外凸 NG)
d≦1.0mm(内凹)
A
9
前壳外观
刮伤、脏污、掉漆等不良
参照外观检验标准(表)
A
修订日期
修 原版次 订 记 录
文件版次 页次
生效日期
A0 2 / 10 2014‐08‐22
背光模组检验规范
螺丝未打、应有螺丝的螺
or N>4 处
A
0.2mm≦D≦0.8mm
B
N≦4 处
D>0.8mm or N>4
A
不允许(角
黑场
A
度?)
针对问题点 45
80%白场
不可见
A
度视角范围内
白色画面 5% ND
不允许
A
修 原版次 订 记 录
修订日期
修订内容
批准
审核
制定
文件版次 页次
生效日期
A0 7 / 10 2014‐08‐22
背光模组检验规范
后壳螺柱损坏,造成螺柱 不完整
注塑件多胶,毛刺,长度
16
批锋
或厚度超出规格
不允许
A
不允许
A
不可见
A
>20*0.15(mm)
A
最大长*宽
高度对比 每边最大数
量
<20*0.15(mm)
B
用任何胶纸可
粘脱
>20*0.15(mm)
A
脱漆面积
其它原因 脱漆
<20*0.15(mm)
B
不允许
A
影响使用或容易对人体造成损害
A
模
组
检
2
凹痕
验
屏膜片损坏出现的缺口
0.3mm≦¢≦1.0mm
A
N≦5
指
3
B/L
B/L 连接器破损、定位柱断裂/偏移、变形、受
不允许
A
导
损
4
铁框
铁框间隙、变形、脏污、生锈、氧化
不允许
A
(1)
5
盖板
盖板变形、脏污、间隙、嵌合不良
不允许
A
6
PCBA
VR 破损、连接器破损/异物、连接器 PIN 歪斜
不允许
不允许
A
输入单色场或活动画面
不允许
A
修 原版次 订 记 录
修订日期
修订内容
批准
审核
制定
文件版次 页次
生效日期
A0 6 / 10 2014‐08‐22
背光模组检验规范
线状
30 异物、划伤
模组或 CELL 偏光片 内等部位划伤或侵 入异物导致,分为 线状与点状
点状
背
光 模 组 31 检
漏光
1. 结构原因引起局 部漏光
(或者参照玻璃 IIS)
修 原版次 订 记 录
修订日期
修订内容
批准
审核
制定
文件版次 页次
生效日期
A0 8 / 10 2014‐08‐22
背光模组检验规范
白色画面,灰阶,
红绿蓝一个或以上
38
连点(暗点)
画面可见暗点(放
大镜下可见)的相
邻点
背 光 39 模 组 检 验
40
指 导
(8)
连点(亮点)
1. 黑色画面、灰阶 画面、红绿蓝一个或 以上画面可见亮点, 放大镜下单颗 Dot 亮 且区域≥1/2Dot 2. 黑 色 画 面 , 灰 阶,红绿蓝一个以上 画面可见 2 颗亮点连 结
2. 膜片瑕疵引起局 部漏光
3. 模组内异物引起 局部漏光
验
指
32
导
(6)
灯影
光学结构的原因, 在某种特定的视角 下,可以看到 LED 灯的发光影像或整 体灯条漏光
白色或灰阶画面出 现带状黑影
33
暗影
黑场、灰场、白场
0.1mm≦W≦0.2mm
0.5mm≦L≦5mm
B
N≦4 处
W>0.2mm L>5mm
1. 输入九宫格信号,用施压
器具在屏正面均匀加压检查,
若没有施压器具,则要戴上防
静电手套(不允许戴有粘性状
的手套),用手掌分别在九宫格
46
屏加压
分布的九个位置施压一定的力
度进行检查;
2. 在施压部位是否出现潜在
性的线性不良,如:亮线、斑
块等异常现象。
不允许
A
不允许
A
不允许
A
不允许
A
加压(力度 >4S
组
检
验 28
压像素、挡光
结构或工艺原因,造成有效像素 被遮挡
指
导
(5)
1. COF 损伤或 CELL 内部缺陷,
出现整条或半条横、竖线。
29 线不良、花屏 2. 因为驱动或 CELL 内异常造成
画面显示不规则或干扰的现象
5% ND 可见
B
白场&50%灰场信号检查
2% NF 可见
A
不允许
A
80% 白场带 wuku 线
4. 灰阶画面,红绿蓝一个以上画 面可见屏污痕现象,或出现局 部偏色或亮暗不均匀现象
(4) 1. 输入灰场
Waving (水波纹)
2. 光学结构引起整体画面呈现某 规则的不均匀性或类似水波纹 现象
不允许
A
在任何信号源下给 <32 寸:
机器输入非黑色单 ︱左-右︱≦1.0mm;︱上-下︱≦1.5mm
色,使量尺或者塞 ≥32 寸
碎亮点
黑色画面,灰阶正 视可见的亮点,放 大镜可见 Dot 内有 亮起的点状异物且
<1/2 Dot
白色画面或其它画
41
色异常
面出现颜色不一致
参照玻璃 IIS 标准
A
参照玻璃 IIS 标准
A
参照玻璃 IIS 标准
B
影响收看
A
某些画面下轻微可见
B
修 原版次 订 记 录
修订日期
修订内容
批准
审核
制定
文件版次 页次
背
光
48
模
组
检
验 49
指
导
(10)
50
包装
1. 每片模组需单独与干燥剂 (不低于 20 克/片模组)一起封 装。 2. 封箱口缝隙不能大于 3mm 3. 纸箱胶纸封口不可绽开。 4. 围膜不少于 2 层/面(5 个 面),纸箱不可外露
亮点管控
对亮点未超出玻璃 IIS 规定的 不良进行数量管控(必要时进 行条码记录)
修订日期
修订内容
批准
审核
制定
文件版次 页次
生效日期
A0 4 / 10 2014‐08‐22
背光模组检验规范
23
开关不良
开关卡死,未组装到位 等不良
背
24
光
黑边不均匀
模
组
检
验
指
25 均匀性
导
1. 输入 100%白场与 50%灰阶
2. CF 层不均匀,SPACER 高度不均 匀
Mura
3. FILM 材、导光层发光不均匀引 起的画面局部亮暗不均匀或局 部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