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关系期末考试重点

公共关系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习题1.公共关系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组织形象)。

2.公共关系活动的客体是(公众)。

3.公共关系是以一定的什么关系为基础(人际)。

4.“公共关系”这一名词第一次正式使用是( 1807 )。

5.公共关系是一种以什么为支点的全方位关系(组织)。

7.公共关系也可称作(公众关系)。

8.在使用“公共关系”这一概念的时候,它表示一些不同层次的涵义,在表示一种客观的实在,即(公共关系状态)9.公共关系学与市场营销学共同的活动对象是(顾客)。

三、多项选择题1.公共关系的涵义有多种指代,其中最常见的有( ACD) A、公共关系状态 C、公共关系意识 D、公共关系活动)2.公共关系学研究的内容包括( BDE )B、公关理论 D、公关史 E、公关实务)3.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是(ABCD) A、收集和向外界传递信息 B、建立组织在社会公众中的信誉C、使组织有一个融洽协调的环境 D、为决策层提供决策咨询)4.协调关系是( ABCDE)A、组织的一种广结人缘的工作 B、为了争取公众对组织的谅解和支持C、为组织在公众中树立起一种“可亲”的形象 D、要使公众对组织产生信任感,为组织树立起一种“可敬”的形象 E、为组织创造一个“人和”的环境)5. 公共关系是 ( ABCDE )。

A、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B、从属于组织总目标的C、组织整体功能中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D、组织职能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E、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受控制、持久的过程6.公共关系在市场营销中,一个单独的“公关策略”,是在原有的4P'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6P's之中,增加了( BE )两个因素。

A、产品策略B、政治权力C、价格策略D、渠道策略E、公共关系四、判断题1. 公共关系百分之十靠自己做的好,百分之九十靠宣传( X )2.不受欢迎的公众是公共关系工作的唯一目标( X )3.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是公众( X )4.公关与庸俗关系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Y )5.公共关系同外界关系可以划等号( X )8.对一个特定的社会组织而言,由于它在不同的工作时期其工作重点不同,也会因其工作的要求而使其面临不同的公众,所以说“公共关系”并不具有“公共”性。

( Y )9.公共关系也称作团体关系( X )10.协调外部关系就是协调企业与外部公众的关系( X )1.公共关系的特征包括哪些方面?答:(1)从结构上看,公共关系特指一个具体的社会组织与决定其成败的各类社会公众之间的互益合作关系。

(2)从目的上看,在社会公众中树立组织的美好形象是公共关系的根本目的。

(3)从原则上看,开展公共关系活动要遵循互利互惠、真诚合作的原则,并对社会公益负责。

(4)从方针上看,公共关系工作着眼于长远打算,着手于平时努力。

(5)从方式上看,公共关系运用传播手段,在组织与公众之间进行双向信息交流,让公众了解组织,让组织了解公众4.试述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的区别。

答:(1)本质不同(2)采取的方式和手段不同(3)目的不同(4)效果不同六、案例分析题答:1.公共关系的根本任务是为组织塑造形象,组织形象又可分解成知名度和美誉度两个指标。

其中,美誉度是知名度的基础,所以一切公共关系工作都应当坚持以美誉度为目标。

但是,我认为本田的作法,与公共关系的这一根本原则是不矛盾的,原因如下:第一,美誉度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好感、接纳和欢迎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声誉好坏的社会指标,侧重于“质”的评价,即组织社会影响的好坏。

所以,美誉度的基础首先是企业产品质量的好坏。

如果一个企业生产出不合格产品,用其他任何方法都无法提高组织的美誉度。

第二,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实事求是、对公众说真话,如果企业的产品质量出了问题,顾客迟早是要知道的,向顾客隐瞒事件真相的方法,并不能保住组织的美誉度,甚至会因顾客饮用了不合格的啤酒,健康受到伤害,导致严重的公关危机。

第三,顾客公众是与企业利益关系最直接、明显的外部公众,有了顾客才有市场,才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顾客公共关系要求把顾客的利益摆在首位,本田的作法,正是对顾客负责的一种表现。

第四,本田自揭“家丑”的行动,虽然短时期内造成了企业的利润损失,但这一行动却引起了本田全体员工对质量的重视,用外部的压力增加了组织内部的凝聚力,使产品的质量反而有所上升,重新赢得了顾客,赢得了市场。

2.如果我是该厂的公关部主任,在本田发生质量问题以后,我准备开展这样一些挽救形象的公关活动:第一,在发现50万辆有质量问题的车以后,立即在当地有关的媒体上刊登广告,通报事件真相,向各界顾客真诚地承认错误,表示歉意。

第二,利用召回有质量问题的车的机会,召开几次公众座谈会,向他们征求对产品质量的意见。

第三,以产品事件为主题,在全厂员工中进行一次大谈论,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制定计划,堵塞漏洞,防止类似事件的再度发生。

第四,在上述活动完成以后,举行一次记者招待会,向社会各界公众公布提高产品质量的各项措施。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历史习题1. 双向对称性的公共关系产生于(现代公共关系阶段)。

2.艾维.李所代表的是( B、单向传播式的公共关系)3.公共关系的发源地是( D、美国)4.“公众受愚弄的时期”指的是( B、巴纳姆时期)5.美国著名的公关专家卡特利普和森特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出( C、“双向对称”的公关模式)6.哪一年国际公关协会在英国伦敦正式成立,标志着公关已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行业而独立存在( C、1955 )7.20世纪初,美国新闻界以揭露工商业丑闻为主体的运动被称为( B、扒粪运动)8.出版了第一部公共关系学经典性著作《舆论的明鉴》的作者是(D、伯内斯)9.提出“投公众所好”主张的是( D、巴拉姆)10.1923年,伯内斯以教授的身份,首次在哪儿讲授了公关课,将公关正式引入(A、纽约)大学讲台11. 西方公共关系学界认为,亚里士多德的( C、《修辞学》)堪称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书籍。

12.1903年,谁在美国开办了一家正式的公关事务所,标志着现代公关的问世( B、艾维李)13.开创国有企业设立公关部先例的是( D、广州白云山制药厂)14. “揭丑运动”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提供的舞台,把焦点对准( B、企业)15.公共关系职业人士的前身是( A、报刊宣传员)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艾维·李这一公共关系代表人物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BCE )。

A、艾维·李是公共关系之父B、艾维·李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公关性质的公司C、艾维·李提出了“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D、艾维·李使公共关系学科化E、艾维·李首创了“公共关系”这一专门职业2.公共关系的发展时期包括( BCDE )。

A、古代时期B、现代时期C、巴纳姆时期D、艾维·李时期E、爱德华·伯尼斯时期3.双向对称式公共关系时期的两个代表人物是( BD )A艾维·李 B斯科特·卡特李普 C爱德华·伯内斯D阿伦·森特 E杰夫金斯四、判断题1. 双向沟通式的公共关系产生于公共关系从艺术走向科学的时期。

( X )2.英国是现代工业的发祥地,也是现代公共关系的发祥地,还是公共关系走向世界的策地。

( X )3.作为一种职业和一门科学的现代公关,早在人类开始组成家庭、部落和国家时就产生了。

( X )4.中国古代不存在“公共关系”的思想与活动( X )5.50年代以后,公关的面貌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才真正走上了科学化和职业道德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X )6.发展公关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Y )7.开创我国当代公关事业的先头兵是国内一批具有较高管理和经营水平的宾馆和饭店( Y )8.公共关系仅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 X )9.创办我国第一个公共关系本科专业的高校是复旦大学( X )10.早在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统治者就用舆论手段来处理与民众的关系了( Y )1..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答: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条件主要是:(1)公共关系产生的经济条件:公共关系产生的经济条件主要表现为社会生产分工的加剧、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特别是买方市场的形成。

(2)公共关系产生的政治条件: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是公共关系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政治条件。

(3)公共关系产生的科学技术条件:公共关系产生的科学技术条件主要是大众传播与现代通讯手段的发展。

这为公共关系提供了物质手段。

(4)公共关系产生的思想条件:人们的经营管理思想和观念的深刻转变,为公共关系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2.如何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关系?答:(1)公关事业在中国兴起的原因;(2)中国公关面临的障碍(经济、观念、传播媒介落后)(3)开拓中国的公关事业3.公关思想演变经历了哪几个时期?各时期的特点是什么?答:(1)古代时期-------朴素、自发的公关思想(2)巴纳姆时期------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发端时期)(3)艾维李时期--------说真话(职业化时期)(4)伯内斯时期--------投公众所好(科学化时期)(5)现代时期---------学科的科学化、职业道德的规范化六、论述题试比较巴纳姆、艾维·李、伯内斯公关信条之异同,并以此来论证公关理念的不断进步的过程?答:巴纳姆的公关信条是:凡宣传皆好事;艾维·李的公关信条是:公众必须被告知;伯内斯的公关信条是:投公众所好。

在巴纳姆看来,宣传出来的都是好事情,因此他才会毫无顾忌地杜撰故事,编造谎言去欺骗读者。

他的这一做法在他所处的时代颇具代表性,从公共关系意识、公共关系理念的角度看,显然是一种倒退,但从公共关系的传播角度看,又是一种进步。

他开创了有意识利用大众传播的先河,也为公共关系在其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艾维·李的公关信条正是针对巴纳姆的错误思想而提出的。

因为公众不知情,巴纳姆之流才可毫无顾忌地杜撰故事,编造谎言去欺骗读者。

因此,他主张讲真话,他认为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会关系的紧张和摩擦,主要是由于企业主要人员采取保守秘密的做,没有将信息发布出去。

企业和公众只有通过有效的信息沟通,了解真实真相,建立理解、同情和相互支持的关系,才能获得生存。

即使告知真情对组织不利,也不能封闭信息,保守秘密,而是应当调整组织的行为。

伯内斯则更进一步。

他的公共关系核心思想是"投公众所好"。

他认为,组织进行公关时,要以公众为中心,了解公众的喜好,掌握公众对组织的期待与要求的态度,确定公众的价值观念,然后按照公众的意愿进行宣传,才能做好公共关系工作。

组织当然应该讲真话,组织没必要也不可能把所有实情都告诉公众,只要把公众感兴趣的、应该知道的事情告诉他们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