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鞋有限公司
材料采购成本控制要点
“材料采购成本”是当前晋江鞋厂在成本控制上的重中之重,是最实际的成本体现。
如何有效控制“材料采购成本”?这既是林总向来关注的重点,也是我们财务一直努力的目标。
2004年,新厂和总厂将分开采购,这势必又给财务对“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带来很大难度,总结去年在新厂和今年在总厂的经验,我认为对明年道崎公司在“材料采购成本”上的控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在“样品开发环节”必须建立材料档案
要控制“材料采购成本”,必须从源头上抓起,而“样品开发环节”上的材料原始数据正是我们对“材料采购成本”控制的源头。
以往,我们道崎几乎忽视这一环节在“采购成本”控制上的作用。
所以,必须首先要求开发部对每一“货号”(款式)的鞋子都要提供材料的名称、规格、宽幅(厚度)、标准计量单位和耗量等档案资料。
只有这样,“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才真正具有实际意义。
二、在“材料核算环节”必须建立车间确认程序
以前,公司的算料组根据技转组算出材料的耗量后,就直接交给采购,既不管冲裁的实际排刀,也不管仓库到位材料的实际宽幅(或者“利用率”),造成在生产过程中材料超耗后(排除人为因素),往往找不到、分不清责任,更无人承担责任(比如,关于网布宽幅1.4米和1.37米的争论从年头持续到年尾)。
所以,材料算出来后,必须要求提供给冲裁车间确认,并在《备料单》上签字。
另外,车线和胶水也要参照同样的程序办理。
三、在“材料确认环节”必须明确“确认权限”
外贸订单生产中,“材料确认”对于工厂来说是一个很痛苦的事情,稍微不
注意,就可能造成损失,甚至客户的索赔。
道崎在这方面的教训太惨重了,这个问题必须解决!解决的方法就是在“材料确认环节”必须明确“确认权限”,即:什么材料必须在业务上由谁确认算数,无效确认的材料采购部门拒绝安排采购!财务也据此审核,对购买的“无效确认材料”拒绝结账!否则,总是为了赶进度,材料还没确认好,就买回来了,最后又被打掉,赶出来的都是“垃圾”,这些损失谁又能承担?
四、在“材料请购环节”必须建立“仓库库存日报表”制度
象我们公司这样大的规模,每天、每月、每年材料进出的次数频繁,数量巨大,如果没有坚持严格的“仓库库存日报表”制度,大家都是得过且过、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在做事,可想而知,这里面的损失是多么可怕!所以,《备料单》确认后,一定要求采购部门对库存材料进行查询,查询的依据就是材料仓库的《库存日报表》。
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但是。
目前道崎的现状必须非要走这一条路不可,再不采取措施,每年在这方面的损失只会越来越大,总要超过百万元!非常痛心!
五、在“材料订购环节”必须坚持采用《订购单》方式
《订购单》是财务审核采购人员是否合法合理采购、仓库仓管是否合法合理验收的唯一依据!如果没有采用《订购单》,“采购”和“验收”当然会失控!供应商也就有机可趁、“有空子可钻”!
六、在“材料验收环节”必须坚持“物料检验报告”制度
去年在新厂,“物料检验报告”制度一直在发挥作用,基本上“卡”住了供应商的“颈脖子”,今年在老厂,可能是由于人员的原因,“物检报告”制度坚持得不彻底,多少总给供应商钻了一些“空子”,仓库忙起来了更是顾不上“物检”。
这一点,建议林总要求品管部门一定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品管在“材料把关”上就没有实际的效果。
我们财务可以规定:如果供应商没有《物检报告》,就不给转单结账。
七、在“单据传递、转单、结账环节”必须采取“统一规定、分别对待”的原则
新厂、老厂分开采购,必然给“单据”的传递带来难度,也给供应商在转单、结账上带来一些不便,但是再有难度、再有不便,财务也要想办法实际解决。
办法的原则是“统一规定、分别对待”,具体如下:
1、老厂仓库在材料入库的同时,开出《入库单》,供应商当时就可以凭“客户联”到财务办理“转单”手续。
老厂仓库在次日上午9:00前必须将“财务联”送达财务。
2、新厂仓库在材料入库的同时,同样开出《入库单》,供应商如果是新客户,可以统一在每月5—10日到财务凭“客户联”集中转单;供应商如果是老客户,可以在4天后到老厂,凭“客户联”到财务转给新厂仓库送货的上一次的“单”。
新厂仓库的《入库单》“财务联”由财务固定派人3天一次到新厂去收取,如果是月末,财务则要根据当时情况及时去新厂收,以便在5日前轧出所有“原材料”和“应付账款”账目,以免耽误供应商在5—10日转单。
3、新厂、老厂的结账时间统一规定在5—10日。
这需要供应商的积极配合,财务除了通过自身的良好服务去赢得供应商的积极配合之外,建议林总还要从“排款”、“付款”的时间安排上给财务以实际、有效的支持,比如,可以向供应商明确:如果没有在5—10日结完账,则不予安排“排款”,同时,付款时间统一规定为11—20日。
4、无论新厂仓库还是老厂仓库,都必须在月末账目完成后,于次月3日前,将已经开完的《入库单》“存根联”收缴财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公司机密资料外泄,带来税务上不必要的麻烦,同时迫使仓管养成一个账目及时完成的良好习惯。
5、上述的操作方式都是建立在“材料采购价格”可以事先或者及时确定的基础上,如果这一点采购部门不能做到,那么要求财务向林总提供准确、完整、及时的账目和对供应商提供良好的服务就完全是一句空话,根本达不到。
八、在“材料采购成本核算环节”根据生产方式分类
明年,公司在生产方式上既有外贸生产又有内销生产,外贸生产是以“订单”作为启动依据,而内销生产是以“生产指令单”作为启动依据,所以,这就要求财务在“材料采购成本核算环节”上也要相对应。
具体是:
1、外贸:在每单完成(以出货期为准)后3日内向林总提供该订单的“材料采购成本”;
2、内销:在每笔〈生产指令单〉完成后(以入库期为准)后3日内向林总提供该〈指令单〉的“材料采购成本”;
3、每月结账完成后2日内,财务向林总提供完整的供应商“应付账款”账目,该账目要同前面提供给林总的“外贸”和“内销”的“材料采购成本”存在一目了然的对应关系。
财务部
二OO三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