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筋T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单筋T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单筋T 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一、基本公式 (一)第一类T 形梁
2.第一类T 形梁的基本计算公式
这一类梁的截面虽为T 形,但由于中和轴通过翼缘,即'
f h x ≤,
s y f c A f x b f ='1α
⎪⎭
⎫ ⎝⎛-'=≤201x h x b f M M f c u α 3.基本公式的适用条件是:
1)0h x b ξ≤
由于T 形截面的翼缘厚度h f ′一般都比较小,既然x ≤h f ′,因此这个条件通常都能满足,故不必验算。

2)0/bh A s =ρ应不小于min ρ(具体计算时,bh A A s S min min ,ρ=≥)
(二)第二类T 形梁
1.计算图式
2.第二类T 形梁的基本计算公式
这一类梁截面的中和轴通过肋部,即x > h f ′,故受压区为T 形。

于是第二类T 形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基本计算公式可以写成: s y f f c c A f h b b f bx f ='-'+)(11αα
()⎪⎪⎭
⎫ ⎝⎛'-'-'+⎪⎭⎫ ⎝⎛-=≤220101f f f c c u h h h b b f x h bx f M M αα
3.基本公式的适用条件
1)为防止发生超筋破坏,应当满足: 0h x b ξ≤ 或 b ξξ≤
或 y c b s f f bh A //1011αξρ≤=
或 ()b b c u bh f M ξξα5.012
011-≤
2)bh
A A s s min min ,ρ=≥
由于第二类T 形梁受压区较大,相应受拉钢筋也就较多,故一般均能满足此条件,可不
必验算。

(三)T 形及倒L 形截面受弯构件受压区的翼缘计算宽度b f '应按表1各项中的最小值取用。

注:1、表中b 为梁的腹板宽度。

2、如肋形梁在梁跨内设有间距小于纵肋间距的横肋时,则可不遵守表列第三种情况的规定。

3、对有加腋的T 形和倒L 形截面,当受压区加腋的高度h h ≥h f ′,且加腋的宽度b h ≤3h h 时,则其翼缘计算宽度可按表列第三种情况规定分别增加2b h (T 形截面)和b h (倒L 形截面)采用。

4、独立梁受压区的翼缘板在荷载作用下经验算沿纵肋方向可能产生裂缝时,其计算宽度应取用腹板宽度b 。

(四)两类T 形截面的鉴别方法
1.在截面设计时,弯矩设计值M 为已知,故:
当M h h h b f f f f c ≥⎪⎪⎭
⎫ ⎝⎛'-''201α,属于第一类T 形截面; 当M h h h b f f f f c <⎪⎪⎭⎫ ⎝

'-''201α,属于第二类T 形截面。

2.在复核截面时,由于受拉钢筋面积为A s 已知,故
当s y f f c A f h b f ≥''1α时,属于第一类T 形截面; 当s y f f c A f h b f <''1α时,属于第二类T 形截面。

(五)截面设计
已知:截面尺寸h b ⨯;M ,b ,h ,b’f ,h’f ,f c ,f y ,E s ,ρmin ,a ,α1,β1,εcu 材料强度a R 、g R 、'
g R ;截面弯矩M j
求: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 g 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