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贸易组织(WTO)法若干

世界贸易组织(WTO)法若干


3、上诉机构审理 争端解决机构设立常设上诉机构,受理对专家 组最终报告的上诉。常设上诉机构由7人组成, 任期4年,可连任一次。其成员应是法律、国际 贸易和世界贸易组织协定或协议方面的公认权 威

上诉机构只审理专家组报告所涉及的法律问题 和专家组所作的法律解释。上诉机构可以维持、 修改或推翻专家组的结论。



1、磋商。一成员方向另一成员方提出磋商要求 后,被要求方应在接到请求后的10天内作出答 复。如同意举行磋商,则磋商应在接到请求后 30天内开始。 2、专家组审理争端。 专家组通常由3人组成。专家组的成员可以是 政府官员,也可以是非政府人士,但这些成员 均以个人身份工作,不代表任何政府或组织。



附件1B(服务贸易总协定) 附件1C(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2)附件2: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 (3)附件3:贸易政策审议机制 (4)附件4:诸边贸易协议:包括民用航空器协 议、政府采购协议、国际奶制品协议、国际牛 肉协议。
(二)、WTO法的基本原则

1、最惠国待遇原则

世界贸易组织(WTO)法若干问 题
一、WTO法总论


(一)、WTO法体系构成 1、《建立世界贸易组织马拉咯什协议》:
在整个体系中,只有它是正文,其他协议都只 是它的附件。

2、附件:


(1)、附件1:
附件1A(货物贸易多边协议):具体包括1994年关
贸总协定(GATT)、农产品协议、纺织品与服装协议、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等。

3、透明度原则


透明度原则对WTO成员的要求:
公布的义务 ;通知的义务;答复其他成员请求 的义务 ;法律规章文件非经正式公布,不得实 施 ;设立专门的咨询机构解答其他成员方和 WTO有关理事会的咨询
4、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
该原则禁止的数量限制措施主要表现为:进出 口配额和进出口许可证。

5、市场准入原则

市场准入,是指一成员允许另一成员的货 物、服务和资本参与本国市场的经营活动。
二、国际贸易规则与环境问题

各国采取的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措施主要有: 1.环境关税制 2.环境标志认证制度 3.环境PPM标准
三、WTO法的适用

(一)、WTO的“一般例外条款” 1、GATT 1994第20条。 2、GATs第14条。
(二)、WTO协议和国内法的关系
各国国际条约义务的实践做法:

1、直接适用。(法、奥地利、日) 2、间接适用。(意、英) 3、既非直接适用又非间接适用的美国做法 。 无论对履行国际条约采用何种理论的国家,对 WTO协议在本国法院的直接适用力均持否定立 场。
我国适用国际条约的实践
主要有两种模式: 一是将条约转化为国内法。二是不具体规定条 约的内容,而是在立法中确立处理条约与法律 关系的基本原则,一般是明确国内法律与条约 有不同规定的优先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

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主要法律特征:
(1)、最惠国待遇是一种条约法上的制度。 (2)、最惠国待遇的目的是使一个国家的所有贸易伙 伴处于平等的地位。 (3)、现代最惠国待遇是“立即的和无条件的”。 (4)、在最惠国待遇中,需要有第三方作为参照对象。




2、国民待遇原则 国民待遇是指一国给予外国人、产品、投资、 服务等方面的待遇,不低于其给予本国人、产 品、投资、服务等的待遇。
4、裁决的执行及其监督

争端解决机构应监督已通过的建议和裁决的执 行情况。在建议和裁决通过后,任何成员都可 随时向争端解决机构提出与执行有关的问题, 以监督建议和裁决的执行。

我国法院对WTO协议不宜直接适用:



1、WTO协议所调整的是政府间的经贸政治关系, 并不直接为私人诉讼主体创设权利义务。 2、WTO协议反映复杂的国际谈判和妥协关系, 而并非单纯的法律问题。 3、不利于以对等原则保护本国诉讼主体的合法 权利。
四、WTO的争端解决机制
WTO争端解决的基本程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