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属有机化学(5)

金属有机化学(5)

CH2=CH2 + CO + H2 RCH2=CH2 + CO + H2 [M] [M] CH3CH2CHO 丙醛 CH3 RCH2CH2CHO + RCHCHO
在工业界,这个反应称为Oxo反应,由此过生产的醇称为Oxo醇。
C=C + CO + H2 H C C CH2OH
H C C CHO
(2)重要性
OsO4 + 9CO 高温、高压
b. H2还原:
2CoCO3 + 2H2 + 8CO 120-150℃ 高压 Co2(CO)8 + 2CO2 + 2H2O
c. 活泼金属还原:
VCl3 + Na +6CO diglyme 1000℃ 200 atm [Na(diglyme)2] [V(CO)6] 黄色
高温高压
2Co + 8CO
Co2(CO)8
此法要求金属必须是新还原产品,处于非常活化状态。
(ii)还原羰基化
将CO与金属卤化物、硫化物或氧化物、盐类等在还原剂存 在下发生反应。还原剂除可以是CO外,还常用其他活泼金 属(如钠)、氢、以及三烷基铝等。 例如:
a. CO还原:
Re2O7 + 17CO 3OsO4 + 24CO 高温、高压 高温、高压 Re2(CO)10 + 7CO2 Os3(CO)12 + 12CO2 Os(CO)5 + 4CO2
2. CO的反应
煤可通过在水蒸汽存在下的不完全燃烧(步骤A)和水-气平 衡反应(步骤B)产生合成气(Syn-gas,CO和H2的混合物)。 合成气:
A: C + 1/2 O2 B: CO + H2O
CO H2 + CO2
A. 羰基化反应
过渡金属酰基络合物 制法: a. Nu-进攻配位的CO
b. 烷基对配位CO的迁移反应
η2-CO
η2-CO(直线)
η2-(μ3-C, μ2-O)-CO
⑴-⑷ η1 ⑸-⑼ η2 其中,⑴,⑵,⑶最为普遍 桥式配体对CO活化较为有效。也体现了金属簇式多核络合 物活化CO的重要性。 在CO的多相催化反应中,CO吸附于金属催化剂表面,实 际上形成了金属羰基配位络合物,使CO活化,接着进行后 续的反应。
O O C C O O C C
M M
M M
η 2 μ CO η 2 μ CO -1 υ co= 1850-1700cm υ co= 1850-1700cm-1
M M M M M M η 3 μ CO η 3 μ CO υ co= ~1625cm-1 υ co= ~1625cm-1
IR可以表征各种羰基:
还原消除
HCo(CO)4 (18e)
解离
CO
HCo(CO)3 (16e)
RCH=CH2
配位
RCH=CH2
氧化加成
插入
RCH2CH2Co(CO)4 (18e)
插入
RCH2CH2Co(CO)3 (16e)
配位
CO
i)16-18电子交叉反应。 ii) 基元反应组合:烯烃insertion;CO insertion;H2的O.A.; 产物的R.E. 反应条件较为苛刻:110-180℃,20-35MPa (CO + H2)
第五章 CO参与的反应
一、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
1. 价键与结构
自从Mond于1890年首次制得Ni(CO)4以来,已经 合成了大量各种金属羰基化合物。
分类:
按配体种类: 全羰基金属络合物(homoleptic metal carbonyls) 混合配体羰基金属络合物(mixed ligand metal carbonyls)
(ii)汽油中抗爆剂
Fe(CO)5也可用来添加到汽油中,代替PbEt4。
(iii)合成其他金属有机化合物
几乎所有的过渡金属皆可形成金属羰基化合物,并能发生 多种类型的化学反应,从而获得各种多样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iv)催化剂
例如:
CH2=CH2
+
CO
+
H2
Co2(CO)8
CH3CH2CHO
CH3OH + CO
有的产物中,甲酰基并不直接连接在原料烯烃的双键 碳原子上。
CO, H2 催化剂 CO, H2 催化剂 CH2CH3 RCHCHO RCH2CH2CH2CHO CH3 RCH2CHCHO
RCH2CH=CH2
RCH=CHCH3
反应过程中原料烯烃发生了异构化反应。
CO为2143 cm-1 H3BCO为2164 cm-1,说明其中无 π -反馈键。 Ni(CO)4 2057 cm-1,就要低一点,说明有π-反馈键。
能加强M-C键的因素,必然会削弱CO键,两者 相反。
2. 制备
(i)直接法
Ni + 4CO
常温常压
Ni(CO)4
Fe + 5CO
10MPa Fe(CO)5 470K 1MPa = 9.869 atm
RCH2CH2COOH 羧酸 + 1/2 O2 _H
2
R(CH2)2CH2OH 醇 R'COOH O R(CH2)2CH2OC R' 酯
R(CH2)2CH=CCHO 不饱和醛 CH2R H2 R(CH2)2CH2CHCHO 饱和醛 CH2R O2 R(CH2)2CH2CHCOOH 羧酸 CH2R
其中,最重要的是丙烯合成丁醇的反应:
H3PO4 25 ℃
[V(CO)6] + Na
diglyme = 二乙二醇二甲醚或二甘醇二甲醚 CH3OCH2CH2OCH2CH2OCH3 diethyleneglyeoldimethylether glyme = 乙二醇二甲醚或甘醇二甲醚 CH3OCH2CH2OCH3 (DME) ethyleneglycoldimethylether
金属烷基络合物:
反应
c. 还原消除反应
d. 亲核进攻酰基金属络合物
反应条件和试剂不同,可分别得到RCHO, RCOOH, RCONR’2, RCOR’, RCOX等。
1.氢甲酰化 (Hydroformylation Oxo Reaction)
(1)定义:烯同合成气(CO和H2)生成饱和醛的反应。 1935年Otto Rolen发现:
氢甲酰化之所以得到迅速发展,其原因是: 1.增塑剂、洗涤剂和溶剂对Oxo醇的需求。 2.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的发展,提供了价廉的烯烃和合成气。 现在,每年利用氢甲酰化反应生产大量的醛类化合物, 已经成为均相催化反应最重要的工业应用之一。可以通过 氢甲酰化反应合成出许多有用的基本化工产品。
以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为基础所得到的化工产品 RCH2CH2CH2NH2 (RCH2CH2CH2)2NH (RCH2CH2CH2)3N 胺 NH3 RCH=CH2 烯烃 CO/H2 RCH2CH2C 醛 醛 OH CH2R RCH2CH2CH CHCHO β -羟基醛 _H O 2 O H H2 1/2 O2
d. 格氏试剂还原:
CrCl3 + 6CO PhMgBr 高压 PhMgBr 高压 170℃ Cr(CO)16 Ru(CO)5
RuI3 + 5CO
(iii) 光照(紫外光照射下):
单核
2Fe(CO)5 3Fe2(CO)9 2Os(CO)5 u.v. u.v. hv or
多核
2Fe2(CO)9 + CO 2Fe3(CO)12 + 3CO Os2(CO)9 + CO
按金属所带电荷: 中性、阳性、阴性 按金属数分: 单核羰基化合物 (mononuclear carbonyls) 多核羰基化合物 (polynuclear carbonyls) 凡含有两个金属原子以上的羰基化合物,是 一种金属簇化合物 (clusters)
金属羰基络合物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金属 有机合成,精细有机合成以及基本有机合成 等)都有重要意义。
M-CO键可用下列共振式表示:
M C B O M C O C
M
C O A
C≡O 1.128Å M-C≡O 1.15 Å ∶C≡O类似物有 ∶C≡S, RN≡C∶, N≡O, N≡N。
M-CO键合形式:
M-CO末端羰基 terminal carbonyl IR(cm-1):2140-1800 桥式羰基 bridged carbonyl
(i)制备纯金属
Fe + 5CO 10 MPa 470K Fe(CO)5 200℃ Fe(CO)5 Fe + 5CO (纯)
纯铁粉可作磁铁心,催化剂。 Ni/Co共生矿中制取高纯度镍粉: 同样条件下,Co不与CO反应,从而使之分离。
Ni + CO Ni(CO)4 R.T. 或 100℃ 150℃ Ni(CO)4 Ni + CO
配位方式:
① M C O M ② M C O ③ M M M C O
端基配位
双边桥式配位
平面桥式配位
η1-CO
μ2,η1-CO
O C M M M
μ3,η1-CO
M ④ M C O ⑤ M
M ⑥ C
M O
μ2,η1-CO
η2-(μ3-C, μ-O)-CO
η2-CO
M C O ⑦ M M ⑧M C O M O C M ⑨ M C O M
Fe(CO)42-是非常有用的试剂,可由此合成许多烃、醛酮、羧 酸、羧酸衍生物,这些反应可用以下方程式概括:
O RX Na2Fe(CO)4 O H RH O2 X2 R'R''NH O RCNR'R'' O R'OH RCOR' RFe(CO)4 R'X RCR' L(CO, PPh3) O RCOH O RCX O2 X2 H2O RCOOH R'X R C X O RCFe(CO)3L H RCH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