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分论名词解释:7、 善意取得 :是指受让人即便从无处分权的占有人处受让动产、不动产或者其他财产权时,如果受让人 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则受让人仍然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
P167担保物权 :是指为了担保债务的履行,在债务人或第三人特定的财产上设定的具有优先受偿权 内容的一种他物权。
P21311、 抵押权 :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移转占有而提供担保的财产,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时,依法享有的就该财产折价或拍卖、变卖的价款有限受偿的 权利。
P216 12、 最高额抵押 :是指抵押人与抵押权人达成协议,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以抵押物对将来一定期 限内连续发生的债权作担保。
P22313、 动产浮动抵押 :是指抵押人以其现有的以及将来所有的财产抵押,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 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时,债权人对实现抵押权时的动产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P22414、 质权 :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或者权利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 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享有依法以该财产折价或者拍卖、变卖的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
P22515、 留置权 :是指债权人享有的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对其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予 以留置,并就该动产折价或者拍卖、变卖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
P2311、 一般人格权 :以民事主体全部人格利益为客体的总括性权利。
P72、 物权 :权利人直接支配特定物并排除其他人干涉的权利,简言之,物权就是对特定物的排他支配权。
P54物:广义上的物,泛指世间一切物理上所称之物,包括动物、植物、矿物,甚至人本身。
狭义上的物 是指作为物权客体的法律上的物,是存在与人体之外,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并能为人力所支配, 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物质客体。
P633、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一栋建筑物的共同所有人对其独有部分享有独有所有权,对共有部分享有共同所 有权的一种不动产所有权。
P1284、 5、 相邻关系 :是指相互毗邻的不动产所有人或使用人之间在行使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因相互给于便利或 者接受限制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P1366、 共有 :是指两个以上民事主体对于同一物共同享有一个所有权的法律制度。
P1488、 用益物权的概念 :是指非所有人对他人之物在一定范围内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
P185 9、 地役权:是指利用他人土地以便更有效地使用和经营自己土地的权利。
P20510、16、 债 :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享 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
P24817、 代位权 :是指债务人怠与行使自己的权利而害及债权人债权实现时,债权人为了保全其债权, 得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属于债务人权利的权利。
P27019、 合同的订立 :又称 “缔约 ”,是指缔约人相互为意思表示并达成合意的状态,是缔约人为达成某 种合同关系相互接触、洽商直至达成合意的过程,是动态行为与静态协议的统一体。
P31620、 缔约过失责任 :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当事人故意或过失违反先合同义务给对方造成损 害,依法应当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P33021、 先合同义务 :是基于诚实信用原则产生的一种法定的注意义务,不需要当事人事先约定,也不 能约定排除。
P33122、 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是指符合法定条件时,当事人一方对抗对方当事人的履行请求权,暂时 拒绝履行其债务的权利代位继承的概念 :是指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时,由被继承人的死亡子女的晚辈直 系血亲代为取得其应继承的遗产份额的一种特殊的法定继承制度。
遗赠 :是指公民以遗嘱的方式将其个人合法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送给国家、集体组织或法定 继承人以外的其他人,并在遗嘱人死后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
P48729、 遗赠抚养协议 :是遗赠人和抚养人之间关于抚养人承担遗赠人的生养死葬的义务,遗赠人将其 财产在死后转归抚养人所有的协议。
P490侵权责任构成要件 :是指侵权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必备要件。
P525 共同侵权行为 :是指 2 人以上共同侵害他人合法民事权益,造成他人损害,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P53418、合同 :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P307P35723、不当得利 :是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
P443 24、为。
P447 无因管理 :是指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行25、继承权的概念 :是指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法转移给他人所有的制度。
P452 P47427、 前死亡时,转继承 :又称转归继承、连续继承、再继承、二次继承等, 该继承人应得的遗产份额转由其法定继承人继承的制度。
是指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 p476 26、 28、 30、侵权责任 :是指侵权行为人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依法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P513 31、32、 的行为。
33、 共同危害行为 :又称准共同侵权行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共同实施有侵害他人权利 的危险行为,并造成实际损害结果,但不能确定何人是加害人的侵权行为。
P539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 :是指被告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而提出的责任不成立、免除或者减轻侵权 责任的合法事由。
P542问答题:①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生俱来的权利。
②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维护人格独立所必需的权利。
③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平等享有的权利。
④ 、人格权是以人格利益为客体的权利。
① 、权利主体具有普遍性。
② 、权利客体具有高度概括性。
③ 、权利内容具有广泛性。
① 、优先效力。
② 、排他效力。
③ 、追记效力。
④ 、物上请求权效力。
4、 物的特征: p63① 、非人格性。
② 、有价性。
③ 、有体性。
④ 、可支配性。
⑤ 、特定性和独立性。
34、 1、 人格权的特征: p62、 一般人格权的特征: p73、 物权的效力: p5911 、 共有的种类: p151相邻关系的本质与意义:相邻关系的本质就是不动产权利内容的扩张和限制。
因此,相邻关系制度的 立法设计,其主旨即是在相邻不动产权利人之间架设一道平衡和沟通其利益需求的桥梁,以使相邻不动产 的权利行使秩序达至有条不紊之佳境。
P139① 、在主体方面,共有的权利主体具有多元性。
② 、在客体方面,共有的权利客体具有统一性。
① 、法定共有和约定共有。
5、 物的分类: p65①、 动产与不动产。
②、特定物和种类物。
③、 主物和从物。
④、 原物和孳息。
6、 物权法的原则: p71①、 物权法定原则。
②、 物权绝对原则。
③、公示、公信原则。
7、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特征:p128①、 权利主题身份的多重性。
②、 权利客体上的整体性。
③、 权利内容上的复杂性。
8、 相邻关系的特征: p137①、 相邻关系的主体具有多数性、 相邻性。
②、 相邻关系的客体具有单一性。
③、 相邻关系的内容具有多样性、 复杂性。
9、 10 、共有的特征: p150②、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
12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p168、标的须为不动产、动产。
①、让与人无权处分。
②、受让人取得财产时出于善意。
③、受让人须有偿取得不动产、动产。
④、受让人必须是与让与人基于民事法律行为而取得不动产、动产。
⑤、13用益物权的法律特征:p186、用益物权是一种权利人对标的物以占有、使用、收益为目的的物权。
①、用益物权是一种他物权、限定无权和有期限的物权。
②、用益物权是一种独立的物权。
③、用益物权一般以不动产为客体。
④、14用益物权的种类:即役权、永佃权和地上权。
P187 、15地役权的特征:p205、地役权是设立在他人土地上的权利。
①、地役权是为了使用自己土地的便利而设定的权利。
②、地役权是以限制共役地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为内容的物权。
③、地役权具有从属性和不可分性。
④、16担保物权的种类:p215、法定担保物权和约定担保物权。
①、留置性担保物权和优先清偿性担保物权。
②、③动产担保物权、不动产担保物权和权利担保物权。
、登记担保物权和非登记担保物权。
④、17 、抵押权的特征:p21621 、 占有的权利推定效力主要表现: p243抵押权是在债务人或者第三人的特定财产上所设定的物权。
① 、质权的课题是动产或者权利,一般不能是不动产。
② 、质权原则上是以债权人占有质物或者权利凭证为要件的担保物权,质权的设定必须转移质物或者权利 凭证的占有。
③ 、从公示方式来看,尽管抵押权和质权的产生都需要公示,但其方法不全相同。
抵押权的设定主要采用 登记方法,而某些财产权出质需要到有关部门办理登记手续,但一般动产和其他权利出质并不需要登记。
④ 、从担保物权人享有的权利来看,在抵押权设定后,抵押物仍然由抵押人占有,抵押人可以继续对抵押 物占有、使用、收益,抵押权人虽享有对标的物的支配权,但并不能对标的物直接行使占有、使用、收益 的权利。
①、 抵押权是一种担保物权。
②、③、抵押权是不移转抵押物占有的担保物权。
④、 抵押权是就抵押物优先受偿的物权。
18 、 最高额抵押的特征: p224①、 最高额抵押是为将来发生的债权作担保。
②、最高额抵押所担保的债权具有不特定性。
③、最高额抵押所担保的债权具有最高限额。
④、 最高额抵押是对一定期间内连续发生的债权作担保。
⑤、最高额抵押权转让的限制。
19 、质权的特征: p22520 、 留置权的特征: p231①、 留置权是一种法定担保物权。
②、留置权是以动产为客体的担保物权。
③、留置权是具有两次效力的担保物权。
④、 留置权具有不可分性。
①、占有人对占有物行使权利时,推定其合法享有此权利,免除占有人的举证责任。
21 、占有的权利推定效力主要表现:p243②、占有的权利推定效力,不仅占有人可以援用,第三人也可以援用。
③、占有的权利推定效力,只有消极的效力,而没有积极的效力,占有人不得以占有的权利推定效力作为其享有、行使权利的证据。
22 、债的特征:p249①、债的主体是特定的。
②、债的内容只能通过请求来实现。
③、债的关系具有平等性和相容性。
④、债的关系可依合法行为发生,亦可依非法行为发生。
⑤、债的关系的客体是行为(给付)。
23 、债的分类:p259①、法定之债和意定之债。
②、单一之债和多数人之债。
③、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
④、种类物之债与特定物之债。
⑤、单一之债和选择之债。
⑥、货币之债和利息之债。
⑦、主债和从债。
⑧、财物之债和劳务之债。
24、代位权的行使的方式:国外立法采取了两种方式,即裁判方式和径行行使的方式,前者是指债权人通过提起诉讼方式行使代位权,后者是指债权人直接向第三人行使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