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考核方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考核方式
核方案(2013年版)
为促进我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为推动大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践行并重,“基础”课教学小组根据2013年新版教材精神,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课程考核方案。
具体如下:
课程期末考核采取综合考核评定的方式进行,即:学生学期成绩由平时考核(占30%)、实践考核(占20%)和期未开卷考试成绩(占50%)三部分构成。
二、实践考核:20%
目的: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所遇到的疑点、难点问题进行课外体验、思考、研究、调查等实践活动,通过团队形式的学习和交流,促进相互协作意识和自主意识,增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素质,关心和参与校园及周边社区人文环境建设的意识,学会观察生活,善于发现问题,积极寻求改变,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
一、平时考核:30%
目的:突出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考查学生出勤情况,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学习理性思考,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考核方式:学生出勤情况占10%,书面作业、课堂讨论发言、小论文、读书笔记等占20%,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自行确定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期末成绩册要体现平时考核成绩。
考核方式:根据我们2013年实践教学大纲实施考核。
三、期末开卷考试:50%
目的:着重考核课程的基础知识及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考核方式:开卷考试,统一命题、统一阅卷。题型:选择题、辨析题、问答题、案例与材料分析题。
卷面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