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主要参数测量.
和车辆支承平面垂直的平面
➢Z基准面:垂直于Y、X基准面
有的厂家以车架上表面作为Z基准面,有的以地平面作为Z基准 面,有的选过前后轴中心且垂直于Y、X基准面的平面为Z基准面
4.1.1 基本概念及尺寸编码
2.基准点
➢为了明确基准平面的位置,通常在车体上明确标出 三个或多个实际点(压坑或孔),我们称其为基准 点。
• 汽车内部尺寸:按QC/T 577-1999《轿车客 厢内部尺寸测量方法》中规定进行。
• 不在这两个标准的汽车尺寸,尤其是专用 汽车尺寸,参照这两个标准或根据技术要 求自行确定测量项目。
1.测量场地要求及常规仪器设备
测量场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应平整、坚实、清洁,最好是水磨石地面。 ➢平面度应为1m2范围内小于±1mm,面积应能容纳
下被测车辆。
1.测量场地要求及常规仪器设备
测量设备:
➢最理想的是三维坐标测量仪
能精确地测量三维空间的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与三维H点人体模型配合使用,能实现国际标准中要求的主要尺
寸的测量。 我国三维坐标测量使用未普及。
➢常规测量仪器:高度尺、离地间隙仪、角度尺、钢 卷尺、水平仪、铅锤、油泥、划针等。
4.尺寸编码
➢按标准ISO 4131-1979和GB/T 12673-1990的规定,汽 车内部尺寸和外部尺寸都有统一的编码,它由词首、 代号和数字三部分组成。
➢例如:ISO-H136
“ISO”是词首 “H”是表示尺寸种类的代号 “136”表示尺寸号
4.1.2 主要几何参数测量
• 汽车外部尺寸:可按GB/T 12673-1990《汽 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中规定进行。
2.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2)将汽车载荷装载到规定的状态
③ 满载状态:指厂定最大总质量状态,是指按规定 装载质量加载荷,驾驶室按规定人数乘坐,装备 齐全,燃油、润滑油及冷却液等加注足量的状态。
厂定最大总质量是汽车制造厂根据该汽车的使用条件,考虑制 造材料的刚度、强度等多方面因素核定出的质量。
GB/T 12534-1990中对各种车型的乘员质量、行李质量及代替 重物的分布等都做了明确规定。
4.1.1 基本概念及尺寸编码
1.三维坐标系
➢三维坐标系是汽车设计阶段建立的抽象的三个相互
垂直的空间平面,分别称为X基准面、Y基准面、Z
基准面。 ➢这三个基准面只存在于图纸上,实际车身上不可见,
它们是决定汽车外部尺寸和内部尺寸关系的基准。
4.1.1 基本概念及尺寸编码
1.三维坐标系
➢Y基准面:汽车的纵向对称面 ➢X基准面:通常为过车辆前轴中心线且与Y基准面
否正常,其中收音机天线应处于回收状态; ➢货箱栏板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车门、发动机罩、行李舱盖及通风孔盖等是否处于全关
闭状态; ➢汽车牌照架是否处于正常位置; ➢内饰件及车内附属设备是否符合本车型规定的标准。
2.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1)将汽车调整到符合技术条件的状态
➢严格检查轮胎气压。
➢轮胎气压是汽车尺寸测定中极为重要的条件,它主要影 响铅垂方向的汽车尺寸,对其应严格检查。
3.测量步骤
① 清洗车辆,去除油污、泥土等。 ② 将各车轮分别支起并离开地面,在各车轮轴头处粘上一
层油泥,而后依次在车轮轴头处地面上放置划针,旋转 车轮,使划针在轴头油泥表面上划出一尽量小的圆圈, 每两侧车轮上圆圈的圆心连线即为该车轴中心线。 ③ 落下汽车,并将其开上测量平台,而后用钢卷尺分别测 量两侧转向轮至参照点的距离,转动转向盘使两个距离 相等,此时汽车便以直线行驶状态停放在测量平台上。 再分别于汽车的前部和后部下压汽车,使之摇晃数次, 以消除悬架内部阻尼对车身位置的影响。
第4章 汽车主要参数测量
4.1 汽车几何参数测量 4.2 汽车质量参数测量
4.1 汽车几何参数测量
测量目的:
① 检验新试制或现生产汽车的结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从中发现设计、制造及装配中的问题。
② 测定未知参数的样车尺寸,为汽车设计师提供参考数 据。
③ 对进行可靠性、耐久性试验的汽车进行主要尺寸参数 的测定,评价其尺寸参数在试验过程中保持原技术状 态的能力,为进一步提高汽车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提供 依据。
4.测量方法
(1)水平尺寸测量
➢ 测量汽车水平尺寸时,可用钢卷尺直接测量,也可用铅锤将 测量尺寸两端投影到地面上,并将投影点用笔作明显的“+” 字记号,而后测量两投影点距离。
这些投影点如下: ① 各车轮中心的投影,投影时需要正对油泥圆圈中心 投影,利用这些投影能够测量出各轴之间的距离。 ② 各轮胎前、后胎面外缘的中心投影,用以测量各轴 的轮距。
2.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1)将汽车调整到符合技术条件的状态
➢检查汽车各总成、零部件、备用轮胎及随车工具等 是否齐全,是否装配在规定的位置
➢燃油、润滑油及冷却液等是否加注足量
2.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1)将汽车调整到符合技术条件的状态
➢座椅、各种操纵踏板的行程及前轮定位等; ➢后视镜等汽车外部可动的附件或附属装置所处的状态是
➢它们通常由制造厂自行规定。 ➢基准平面在车体上是看不到的。
4.1.1 基本概念及尺寸编码
3.R点和H点
➢R点是制造厂确定座椅位置的基准点。它是模拟人
体躯干和大腿胯关节中心位置,相对于所设计车结 构而建立的坐标点,也称为座位基准点。
➢H点在三维H点人体模型上的位置,是躯干与大腿 的绞接中心点,它位于此模型两侧H点标记钮的连
线的中点上。
4.1.1 基本概念及尺寸编码
3.R点和H点
➢理论上,座椅的实际H点应与R点为一点。
➢由于制造、测量的误差影响,这两个点的位置往往 都出现偏差。
➢当测量的结果是座椅的实际H点处于以R点为对角
线交点,水平边长30mm,铅垂边长20mm,在座椅 纵向中心平面上的矩形内,则合格。
4.1.1 基本概念及尺寸编码
➢要求轮胎气压必须符合技术条件的规定,气压误差不允 许超过±10kPa。
2.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2)将汽车载荷装载到规定的状态
① 整备质量状态:指汽车处于装备齐全,燃油、润 滑油及冷却水等加注足量,无载荷、无乘员时的 状态。
② 设计载荷状态:指汽车在整备质量状态下乘坐乘 员后的状态,乘员质量及分布按GB/T 12534-1990 中的规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