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谈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谈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同样是一个班的同学,同样是老师课堂教学,为什么有的同学学习效果比较好,有的学生效果差呢?除了先天的智力因素决定以外,非智力因素就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了。

塞内加尔作家菩德吉说: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人天生就是好动的,如果没有外在的干预,很难养成良好的习惯。

作为教师的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习惯是什么
从字面上讲,所谓习惯就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就个人讲,它首先是可见的行为,但同时又是内在的思维。

所以,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直觉化、自动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我们能将《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的10条要求全部变成了每个学生的习惯了,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落到了实处。

二、习惯的养成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拉施里的动物记忆实验,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一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变为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也就是说,初步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而形成一个稳定的习惯需要90天。

就是说,一个习惯的形成,一定是一种行为能够持续一段时间,他们测算是21天到90天。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概念。

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不同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时间也不相同,总之是坚持的时间越长习惯越牢。

三、小学语文应培养学生哪些学习习惯
(一)预习的习惯。

教师在强调预习重要的同时,必须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

在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年段制定不同的预习要求。

根据这几年上课的经验,我认为在低年段应布置大部分学生能操作的预习要求。

如:读课文二至三遍,抄一抄生字词语,勾画出不懂的地方,查一查不理解的字词,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等,而在高年段则要求应高一些,除了完成低年段的预习要求外,还应多想一想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写,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安排学生预习时,必须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忌操之过急,抹杀了学生的兴趣。

(二)善于思考的习惯。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我们农村学校,经常遇到的现象是老师说十句,学生没回答一句,最终使我们的课堂不得不演变成一言堂。

导致这一原因恐怕决大部分出自于学生没有思考。

新课程五年级的一篇课文《童年的发现》就讲述了一个九岁的孩子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律这件事情。

这篇课文告诉学生要善于思考。

更值得我们老师反思的是,只要能做好学生的引导,学生的想象往往大大超出我们的意料。

(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鲁迅先生提出,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意思是说读书要想有收获,不仅要眼看、口念、心想,还要动手写笔记。

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对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是很有好
处的。

我具体的做法是:圈点。

(教给学生阅读书籍时,可随时在书的重点、难点和精彩之处画线或做各种符号。

如直线、双线、圆圈、黑点、交叉、箭头、曲线、方框、疑问号、惊叹号等等。

有些精读的书,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画线,以示区别。

比如,在重点行下面画上红线,在难点行下面画上蓝线等等。

每种线条和符号代表什么意义,应由自己来掌握。

)写批注。

(阅读中,在文章的“天头”“地脚”和其他空白处,随时写上自己的一些看法或体会。

)写摘录。

(可摘录在本子上,也可摘录在卡片上。

卡片一般得有题目、类别、作者、书刊名称、第几期以及内容摘要这样一些内容,一张卡片只摘抄一类内容。

等卡片积累到相当数量时,再按不同的类别如警句格言、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等分门别类,以便随时使用。

摘录时应注意不要断章取义,不要改动原文的字句和标点。

)写心得笔记。

(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以后,把自己体会最深刻、最有意义的部分写成心得笔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四)正确书写的习惯。

俗话说:字如其人。

写字的过程就是学习做人,培养学习态度、习惯的过程。

郭沫若曾说过“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

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

”可见抓好写字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是何等重要!良好的书写习惯包括认真的书写态度,正确的执笔运笔方法和写字姿势等。

从一年级开始,每周每学期都有写字课,薄薄的一本写字书,加之大大的田字格,却安排十八课时,其用意是明显的,扎实训练好学生写字的基本功。

从一年级基本笔画练习到现在的注意汉字基本结构,比例协调,每节写字课前我首先和学生一起分析字形结构,看清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再教给学生如何行笔,运笔的方法,最后要求每个学生用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在田字格中整洁,规范的书写好每个汉字。

一节课下来,所写汉字虽然不多,但要求字字珠玑。

写字书收上来,我及时总结评价,从一年级的逐字评价,到后来的逐行评价,逐板评价,并专门抽出时间有针对性地予以讲解和点评,激励先进的和进步的,提出存在问题,学生有了写字课的基本功,做其他语文作业时,我先抽查学生的写字姿势,然后让学生按要求摆好姿势在写,以继续强化,巩固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表达和倾听的习惯。

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表达一个意思绝对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但要倾听完别人的说话,不敢保证所有人都能做到,对于学生来说就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我们作为老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口语交际》,学生的课堂发言,课外活动等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训练,逐步养成良好的表达和倾听的习惯。

(六)阅读的习惯。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就我们目前的条件来说,唯一能做的就是鼓励学生到图书室借书,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眼界。

但值得提醒的是,学生是不会主动到图书室借书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外力的推动,比如两周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偶尔开展一次讲故事比赛等,促使学生借书读书。

(七)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A、审题习惯:就是使学生养成对题目的含义要求等反复推敲的习惯,引导学生在看到作文题目时,(1)要注意“中心词”,明确彼此关系。

(2)要注意“关
键词”,明确写作重点。

(3)要注意“修饰语”,明确选择范围。

(4)要注意审题目中的人称要求。

B、修改文章的习惯
1、提高修改作文的认识。

2、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他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他的债务。

而小学阶段是各种学习习惯形成的黄金期,让我们抓住这个黄金期,培养每个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一辈子都用不完他的利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