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资源与当代设计发展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资源与当代设计发展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资源与当代设计发展内容摘要: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历史悠久,为我们留下了不少资源和经验,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工艺美术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

不少工艺美术资源都已流失,并且由于中国自主设计思想不够强烈,常常会忘了本国文化而一味追求“国际化”,可实际上这种没有基于本国文化基础的设计并不能很好的进入国际。

于是要想搞好的设计,当代设计师必不能只想直接借鉴与他人,同时还需加入本国的文化,本国的思想,才能做出有中国特色的设计。

关键词:中国传统美术资源当代设计中国元素一.中国主要传统美术资源介绍我国工艺美术的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品种丰富多彩,是我国艺术百花园的一枝艳丽的花朵。

从工艺美术的用途分,有生活日用品和装饰欣赏品;从工艺美术的制作分,有手工制品,机器产品和电脑产品;从工艺美术的性质分,有传统工艺,民间工艺和现代工艺。

通常则是以材料来分类,如染织工艺,陶瓷工艺,金属工艺,漆器工艺,木工艺,玻璃工艺,塑料工艺等。

就工艺美术的创造过程来说,它包括设计和制作两个阶段。

i工艺美术既是一种物质生产,也是一种精神生产,具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双重属性,并直接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从原始社会起,我们远古的祖先便开始使用石器作为主要劳动工具,经过人们的使用经验最初只是经过简略打制的粗糙石器经过磨光,转孔,用以穿绳和装柄提高了使用功能,又经过选择的石头打成石斧,石刀,石铲等各种定型的工具,并且在制作工具的过程他们会注意石材的纹理和色泽,运用曲线和直线得对比,以及制作时的对称和均衡法则等,其实这已体现了原始社会人们的初步的审美意识和精神要求。

并且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实工艺美术就是生活和美学的结合,它是通过没得工艺美术形象(包括造型,色彩,装饰)对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美化,对人们的思想感情起着潜移默化的艺术作用。

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品种已较多,有壁,璜,管,珠,坠等。

而作为这一时期重要特征的制陶工艺更是在工艺美术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最早的灿烂篇章。

就彩陶工艺来说,它作为为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陶器。

不仅拥有实用功能上的优势,它那具有特色的彩绘图案也起到了装饰作用。

在它的图案形式法则中,那时候得人们便已会用对比法,分割法,双关法来提高它的艺术效果,,这已鲜明地显示了中国工艺美术重视实用和审美相统一的造物思想和设计意匠,这些对我们现在的设计生活都有着不小的影响。

商、西周时期,中国工艺美术有了划时代的进步,工艺造物的实用内涵和精神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加强。

最具有代表性和具有突出艺术成就的是青铜工艺。

青铜器的制作,需要经过制范,熔铸,装饰等过程,在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上,有许多优点,并且它的装饰工艺也令人折服,商周青铜器的装饰还各有其不同艺术特点,商代主要采用饕餮纹,即兽面纹,其他还有夔纹,鸟纹,象纹,鱼纹,蝉纹等。

一般运用主纹和地纹相结合的表现方法,形成主次效果。

图案组织多用单独纹样,并用对称式,显出威严工整的艺术气氛。

周代的装饰,饕餮纹已居于次要地位,多用窃曲纹,环带纹,重环纹等,组成二方连续形式,地纹减少或无地纹,具有质朴和韵律的美。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代的工艺美术显示了中国封建社会早期经济实力和意识形态的发展。

理性主义精神的崛起和高扬,使指向实用功利和现实人生的价值追求,与继承原始文化传统的充满激情和浪漫色彩的形式有机统一,由此而产生的轻利活泼、飞动奔放、雄强古拙的美学特征,在陶瓷、漆器和丝织品上得到充分的表现。

这时期的装饰表现手法也更加丰富,在青铜工艺中主要有模印,线刻,镶嵌,金银错,鎏金,失蜡法等多种。

而漆器的装饰手法,除了彩绘还有针刻,描金等。

此外这时期的织绣工艺及陶瓷工艺也运用了不少装饰手法。

特别是汉代的工艺美术装饰手法及风格更值得一提,在变形的处理上用剪影法,在构图的处理上用分割法,在装饰的处理上用填充法。

至于它的装饰风格更可以用质,动,紧,味四个字来概括。

它那强烈的装饰美使得这一时期的艺术格调是高的。

三国两晋南北朝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整个意识形态上的转折,造成工艺美术生产格局和价值追求的变化。

生产中心逐渐由北方移向南方,工艺造物趋向内在人格和心性的显示。

这一时期崇尚主体人格精神的造物倾向和空疏、清静、平淡的审美风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工艺美术的整体发展。

青瓷、建筑物件和宗教工艺美术在这一时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我国工艺美术在初唐和盛唐获得全面的发展,呈现繁荣发达的景象。

织锦、印染、陶瓷、金银器、漆器和木工等的技艺水平和生产规模都超越了前代。

经济的发达,中外文化的交流以及人的思想意识的解放,使隋唐工艺美术表现出舒展博大的气势、精巧圆婉的装饰意匠和富丽丰满的形态特征。

就如这一时期可作为唐锦时代代表的装饰花纹——联珠纹,整个图案不管是从由来,造型和使用中都体现了唐代“统一,上升,自信,开放的时代特征”。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比较完美的范式和境界出现在宋代,发达的手工业和尚文重理的文化氛围,为保持造物与主体审美理想的和谐统一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从而形成一代沉静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美学风范。

以陶瓷工艺具有突出的成就,名窑遍布南北各地,百花争艳,可以说是一个瓷的时代。

此外如宋锦都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平。

漆器,铜镜等也各有特色。

染织工艺的织金锦、陶瓷工艺的青花和釉里红是这一时期的突出贡献。

宋代工艺美术充分地物化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它体现和揭示的创造原则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元代时蒙古贵族政权进行统治的时代,工艺美术风格趋向粗犷、豪放和刚劲。

对于工艺品的装饰喜用金,这在陶瓷,丝织等多个领域都有体现。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强盛的时代,资本主义因素的萌发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和科学的产生,促使明代工艺美术跨入一个新阶段,织锦、棉纺、陶瓷、漆器、金工、家具和建筑装饰等门类都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明代工艺美术承继了宋以来的美学追求,并向程式化和完善化发展,具有端庄、简约、健实等审美特点。

就如现代人人非常追捧的明式家具,它独特的风格,可用简厚静雅四字来概括。

在制作上,体现了意匠美,材料美,结构美,工巧美。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各个门类在清代更加完善化,其品种之繁多、技艺之精湛、手法之丰富都远远超过前代,呈现出集各历史时期之大成的局面。

但由于上层贵族审美趣味的以技艺取胜的造物观念,在清代工艺美术生产中进一步强化,以致一代艺术风格日趋矫饰雕琢、精致繁缛。

二.传统工艺美术资源的发展及运用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代表精英文化传承的典籍文物与代表民间文化传承的生活习俗,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内在基因,流经千年而积淀丰厚、传之久远。

传统工艺美术蕴含着精湛的技术与丰富的知识,更负载着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特别是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功用价值,使得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其绚烂多彩的外在形式和深远厚重的文化内涵,彰显和改变着人们的审美意识。

从陶瓷、丝绸到今天涵盖整个生产生活领域的传统工艺美术,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长期扮演着重要角色。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工艺美术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

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手工技艺面临失传;大量珍贵的工艺作品和相关资料流失境外或遭到丢弃;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对资源的掠夺,使得过度的商业和破坏性开发造成技艺水平走低、原料稀缺或枯竭;依仗现代科技的仿制工艺和仿制品,以抛弃传统技艺实质忽视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内涵的低成本优势和欺骗性的形貌构成市场的抢夺……手工技艺与机器生产的矛盾加剧,这一切都使得传统工艺美术面临着严峻挑战。

与此同时,传统工艺美术事业发展的体制还有待完善,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亟待建立,支持行业发展的投入政策、税收政策还有待探索。

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资源放到现在来说已被认为同归为中国元素,可以说这些资源是能够代表中国形象与精神的。

它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将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相结合,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事物,让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到合适的体现。

在运用中也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在现代家居设计上就流行着“新中式风”,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传统家具上,装饰品及黑,红为主的装饰色彩上。

室内多采用对称式的布局方式,格调高雅,造型简朴优美,色彩浓重而成熟。

如靳埭强以古代铜钱为创造灵感设计的中国银行标志,以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纹样演变而来的中国联通标志,以“中国印”为蓝本的2008年奥运会会徽等,不仅得到了世界范围内认可,更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三.当代设计的发展数千年来,中国的设计(工艺美术)一直延续着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传承和发展,其间没有发生过重大的断层,但等到改革开放之后,信息的多样化,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在一段时期内出现了迷失。

在设计界,惟西方文化马首是瞻、“拿来主义”、照单全收的现象随处可见。

上世纪70年代末重开国门后,国人面对国外光怪陆离、纷繁复杂的文化,自卑心理和不知所措感的再度加重,使得在今天的设计教育中充斥着或极度崇洋媚外,厌恶传统,或完全排斥西方,固步自封的两种极端气氛。

于是中国的当代设计也体现的或全无“设计”一说或者又无法融入世界,使得别国人无法欣赏更不会叫好。

但事实上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视觉文化有其丰富的东方美学思考,是当代中国设计的视觉文化资源宝库,具有取之不尽的视觉文化价值,特别是中国视觉文化精神更有其独具慧眼的特征,是中国当代设计走向世界、融入国际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中国的视觉文化资源丰富博大,彩陶纹样、青铜纹饰、户牖花窗、雕梁画栋、砖雕木刻、民间年画、泥塑纸马等等艺术和手工艺,都是中国视觉文化资源的宝库,其资源蕴藏深厚,风格多样,有着独特的视觉语言与意象之美。

如果在当代中国设计中,能提倡中国元素,强调中国风格的视觉语言模式这将能增强中国视觉设计的自主意识与文化觉醒度。

并且在设计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还能更好的起到国际传播及交流作用。

设计师应该继承并发展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挖掘与再创造,打造出真正属于本民族又能被国际社会所认同的艺术设计。

但是将中华传统设计元素融入现代设计并不是简单的在产品表面绘制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图案就可以了事的,文化在产品中的融入应该是一种精神文明和文化情感的融入,并且以产品本身为载体自然而然的表现出来,传达出产品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这也是产品在经济价值、审美价值之上的第三种价值——精神价值的体现。

而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工艺能发展至今的原因所在了。

四.总结中国元素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为当代设计提供了新的灵感来源,使当代设计更加多元和完整化。

并且作为中国人,在全球都已开始发现“中国元素”的美的时候,并也逐渐在设计中加入中国的那些传统元素或思想时,我们又如何能放着本国文化优势不顾呢?于是作为设计师,为了我国的发展事业必须认清这一点,在学习国外的同时万万不可忘了中国文化,忘了中国文化那博大的艺术资源!i田字秉《中国工艺美术简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参考文献:田字秉《中国工艺美术简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KTK靳埭强设计奖》中国青年出版社姜喜龙《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的多元化》,《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10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