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射干简介及栽培技术

射干简介及栽培技术

射干简介及栽培技术
名称:射干
英文名:RHIZOMA BELAMCANDAE
别名:乌扇、扁竹、绞剪草、剪刀
草、山蒲扇、野萱花、蝴蝶花
科目:宿根花卉
季节:7-8月
地区:中国、日本及朝鲜
射干 Belamcanda chinensis
科属:鸢尾科射干属
形态:多年生宿根草本。

株高可达
100cm。

据粗壮的根状茎。

叶二列互生,剑形,扁平,稍被白粉。

二歧伞房花序顶生,花被片6,不明显2轮排列,花橙色至桔黄色,有深紫红色斑点;花期7-8月。

来源:本品为鸢尾科植物射干 Belamcanda chinensis (L.) DC.
的干燥根茎。

春初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

产地及习性:原产中国、日本及朝鲜。

性强健,耐寒冷,习光照及干燥环境;不择土壤。

一般栽培管理即可。

制法: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本品为不规则形或长条形,切面黄色。

照上述[浸出物]项下的方法测定,不得少于18.0%。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结节状,长3~10cm ,直径1~2cm。

表面黄褐色、
棕褐色或黑褐色,皱缩,有较密的环纹。

上面有数个圆盘状凹陷的茎痕,偶有茎基残存;下面有残留细根及根痕。

质硬,断面黄色,颗粒性。

气微,味苦、微辛。

鉴别:
(1)本品横切面:表皮有时残存。

木栓细胞多列。

皮层稀有叶迹维管束;内皮层不明显。

中柱维管束为周木型及外韧型,靠外侧排列较紧密。

薄壁组织中有草酸钙柱晶;并含淀粉粒及油滴。

粉末橙黄色。

草酸钙柱晶较多,棱柱形,多已破碎,完整者长49~240(315)μm,直径约至49μm 。

淀粉粒单粒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17μm,脐点点状;复粒极少,由2 ~5 分粒组成。

薄壁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壁稍厚或连株状增厚,有单纹孔。

木栓细胞棕色,表面观多角形,壁薄,微波状弯曲,有的含棕色物。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1。

5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射干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氯仿-丁酮-甲醇(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用于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

射干栽培技术
一概述
别名蝴蝶花、风翼、野萱花。

为鸢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 (L.)DC.」,植物药用根茎。

性味功能:苦、寒、有小毒、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活血祛痰。

治流行感冒是一味很好的药。

主产黄河以南各地,湖北、湖南、陕西、江苏、河南、安徽、浙江、云南等省。

二植物特性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60~130厘米,叶剑形,绿色,上、互于茎的两侧,排列在一个平面上,花黄色,总状花序,数朵顶生,花被6片,排成两轮。

花期7~9月,果期9~10月,种子黑色,近球形,有光泽,外皮黄色,根状茎节明显,根上有许多须根。

三生长特性
喜温暖和阳光,耐干旱和寒冷,对土壤要求不严,山坡旱地均能栽培,以肥沃疏松。

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好。

中性壤土或微碱性适宜,忌低洼地和盐碱地。

四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高燥或平地沙质壤土,排水良好为宜,前茬不严,但忌患过线虫病的土地,多施圈肥或堆肥,每公顷37500~60000千克,加过磷酸钙225~375千克,耕深16厘米,耕平做畦。

2.繁殖方法
多采用根茎繁殖,因为繁殖的快,也可用种子繁殖。

(1)根茎繁殖
在早春挖出根,将生活力强的根茎切成段,每段有2-3个根芽,禁止单芽繁殖,因长势不好。

剪去过长的须根,留10厘米即可,按行距30~50厘米,株距16~20厘米栽,穴深6厘米,芽向上,将呈绿色的根芽露出土面,其余全部埋入土中,浇水。

根茎繁殖生产中常用,生长快,二年即可收获,能保持纯品种。

每公顷用根茎1500千克。

(2)种子繁殖
分育苗移栽和直接播种。

种子发芽率最高90%,当温度在10~14℃时开始发芽,20~25℃为最适温度,30℃发芽降低。

种子繁殖出苗慢,不整齐,持续时间50天左右。

种子采收后如果湿沙贮藏,种子发芽率高并且快,若采收后把种子晒干,发芽慢,持续时间长。

晒干的种子播前要进行种子处理。

种子在清水中浸泡一周,每天换一次水,除去空瘪粒,加上细沙接揉,
后用清水清洗除去沙,一周后捞出种子,滤去水分,把种子放在箩筐,用麻袋盖严,经常林水保持湿润,温度在20℃左右,15天开始露白芽,一周后60%都出芽时,即可播种。

(3)育苗法
分春秋两季。

春播3月份有苗,地施足基肥,浇透水,整平作畦,把种子撒入畦内,覆土6厘米,2周即出苗。

播种量每公顷150千克。

(4)移栽
当苗高6厘米时移栽到大田,1公顷育苗田可移栽20公顷,按行株距30~50厘米*26~30厘米,浇水,成活率达90%以上,2~3年收获。

(5)秋播
地冻前,播种方法同春播,次年3月下旬出苗。

直播:播种地施足基肥后,深灌,整细做成行距30~50厘米。

株距16~20厘米,穴播,覆土1厘米左右。

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播种量每公顷60-75千克。

3.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移栽和播种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要经常松土除草,春季勤除草和松土,6月份封垄后不要松土和除草,在根部培土防止倒伏。

若不作种用的植株要及时摘掉花蕾,有利于根茎的生长。

生长后期防止乱根,少浇水或不浇水,雨季注意排灌。

在北方越冬,应灌冻水。

(2)追肥
栽植第二年春天追肥,每公顷15000千克或人粪尿22500千克,加过磷酸钙225~375千克作追肥,促使根部生长。

用草木灰和人粪尿均可以。

4.病虫及其防治
锈病:在幼苗和成株时均有发生,但成株发生早,秋季危害叶片,呈褐色隆起的锈病。

防治方法:初期喷95%敌锈钠400倍液,每7~10天打1次,连续2~3次即可。

五采收加工
栽种后2~3年收获,在秋季地上部枯萎后去掉叶柄,把根刨出,去掉泥土晒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