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4节免疫调节

2.4节免疫调节


分泌抗体
记忆细胞
记忆并识别抗原,当抗原再次入侵 时快速分化产生大量浆细胞和新的 记忆细胞
5.体液免疫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或物质有哪 些?
6.其中能特异性的识别抗原的细胞或物质有哪些?
吞噬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抗体
抗体、B细胞、记忆细胞
体液中的抗原被体液中的 抗体消灭,但如果病毒侵入 了细胞则抗体就无能为力了。
2.体液免疫中产生浆细胞(抗体)的途 径有哪几条? 增 记忆B细胞
殖 摄取 吞噬 呈递 淋巴 抗原 T细胞 B细胞分 因子 细胞 处理 化
抗原(少数)
二次免疫 殖 抗原 记忆B细胞 分
增 殖 B细胞分 化 浆细胞 分泌 抗体 (效应B细胞) 增 新的记忆B细胞
浆细胞 分泌 抗体 (效应B细胞) 记忆B细胞
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三道防线)
人体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系统组成
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三道防线)
• 1、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特点:先天的遗传的,不针对哪一种病原体,对多 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非专一性) 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 非 第一道防线 特 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异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皮肤和黏膜组成) 性 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第二道防线 免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组成) 疫 白细胞消灭病原体
第二 道防 线 第三 道防 线
非特 异性 免疫
特异性 免疫
1.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不仅能 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 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包括病 菌)的作用 皮肤和黏膜对病菌的阻挡作用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外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的抗菌作用。 如:泪腺—乳酸;皮脂腺—脂肪酸;胃腺—胃酸等。
B细胞
转移 抗原刺激
浆细胞 (效应B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 (1)抗体: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能与 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 白,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可以分布于组织液 及外分泌液(如乳汁)中。 (2)淋巴因子:记忆T淋巴细胞再次受到同种 抗原刺激后,所分化出的效应T淋巴细胞分泌并 释放的具有可溶性生物活性的物质。 (3)溶菌酶:是人和动物自身的重要免疫因 子,是一种专门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的水解酶, 能溶解细菌细胞壁中的粘多糖,故又称细胞壁 溶解酶,具有杀菌消炎等作用。存在于泪液、 唾液等分泌物中。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2.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 道防线。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破坏许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 菌溶解。人体的血液和组织、器官(如脾脏、淋巴等)中含有的吞 噬细胞,可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和消灭。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体液免疫
3)效应阶段:浆细胞
合成和分泌
抗体 + 抗原
特异性免疫反应
抗体与病菌结 合,抑制其繁 殖或对宿主细 胞的黏附
抗体与抗原结合, 使其形成沉淀或 细胞集团,进而 被吞噬细胞吞噬 消化
抗体与病毒结 合,使其失去 侵染和破坏宿 主细胞的能力
体液免疫流程图
直接刺激 记忆B细胞 吞噬细胞 (处理) T细胞 (呈递) B细胞 增殖分化 (识别) 发 挥 二次免疫 免 分泌 +抗原 疫 浆细胞 抗体 效 应
记忆细胞
效应T细胞
T细胞与靶细 胞紧密接触
靶细胞破裂, 抗原暴露
淋巴因子
(如白细胞介素、干 扰素等)
细胞免疫
1)感应阶段:
抗原 吞噬细胞
(摄取和处理)
呈递抗原
使抗原隐 藏的抗原 决定簇暴 露
T细胞
(识别)
细胞免疫
2)反应阶段: T细胞
增殖和分化
受抗 原刺 激
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
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 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 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产生 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第4节 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吞噬细胞 T淋巴细胞 迁移到胸腺 中成熟 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在骨髓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免 疫 系 免疫细胞 发挥免疫 统 作用的细胞
那么,消灭这些病原体又是 通过什么途径呢?
————细胞免疫
1. 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有哪些免疫细胞参与? 分别发挥了什么作用? 2.宿主细胞的裂解死亡与何种细胞器有关?
3.在细胞免疫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哪些?能 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哪些?
细胞免疫的过程
抗原
吞噬细胞
被抗原 侵入的 组织细胞
T细胞
增殖、分化
能使人生病的细菌、病毒等几乎无处 不在,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 的包围之中。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却并 未感到不适。
讨论
1.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人体能够 靠反射对病菌或病毒作出反应吗?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 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 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抗原
感应阶段
反应阶段
效应阶段
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1.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人体时,体液免 疫如何进行?有何特点?
量抗 体 数
1.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 “记住”入侵的抗原。
初次抗原刺激
二次抗原刺 激
时 间
2.再次免疫反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 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再次免疫反应。 3.再次免疫特点:比初次反应快,也比初次反应强,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 它们消灭,从而使患病程度大大降低。
T细胞
B细胞 浆细胞
增殖、分化
记忆细胞
抗体
抗体与抗原结合
体液免疫
1)感应阶段: 抗原
吞噬细胞
(识别和处理) 刺激
呈递抗原
使抗原隐 藏的抗原 决定簇暴 露
T细胞 B细胞
(识别)
呈递抗原
体液免疫
2)反应阶段: B细胞
受抗 原刺 激 增殖和分化
浆细胞
记忆细胞
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 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 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产生更强 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抗原决定簇
抗原决定簇是抗原物质的 一些化学基团。它们是免疫 细胞和抗体识别的标志。不 同的抗原所具有的抗原决定 簇数目和分布不同。有的抗 原的抗原决定簇数量多且分 布在表面,有的则数量较少 或分布于抗原内部。只有暴 露的抗原决定簇能为免疫系 统识别。
抗体
1、概念: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该 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前者称为体液免疫,后者称为细胞免疫。
1、体液免疫
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
2、细胞免疫
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
抗原
1、概念: 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2、 性 质: 异物性: 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大分 大分子性:
子物质
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 特异性 : 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由 抗原决定簇决定 3、举例: 病原体、蛋白质毒素、异型 血细胞、异体组织细胞、异种动物血清 等。
识别、处理、呈递抗原给T细胞, 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
识别抗原,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 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 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记忆并识别抗原,当抗原再次入侵时快速 分化产生大量效应T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
3.宿主细胞裂解死亡与那种细胞器有关? 溶酶体
4.在细胞免疫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哪些?
二、免疫的概念和功能
1、概念:机体的一种特异性的保护功能,通
过免疫,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 “异己”, 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2、功能: ①防卫功能
②监控和清除功能
三、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人 体 的 三 道 防 线
第一 道防 线 组成: 皮肤和黏膜 阻挡杀死病原体, 功能: 清扫异物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组成: 和吞噬细胞 功能: 溶解、吞噬和消灭 病菌 组成: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功能: 产生抗体,清除病原体
T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骨髓中(多能)造血干细胞 分化 不
分 化 (多能) 造血干细 胞 有 丝 分 裂
红细胞 白细胞
淋巴细胞
Thym us
血小板
…… T细胞 效应 T细胞
吞噬细胞
Bone-marrow
在骨髓中发育
在胸腺中发育
(多能) 造血干细 胞
细胞免疫
3)效应阶段: 效应T细胞
密切接触 释放
靶细胞
(被抗原入侵的 宿主细胞)
靶细胞内的溶酶体 酶被激活,使其通 透性改变,渗透压 变化,最终裂解死 亡。
淋巴因子
(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如 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
通过加强各种有关 细胞的作用来发挥 免疫效应。如诱导 产生更多的效应T细 胞,增强其杀伤力 等
2.人体能靠激素来直接杀灭病原体吗? 不能 3.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吗?会
•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能直接消 灭入侵的病原体;也不能直接清除体内出 现的衰老、破损或异常细胞。
•那么身体靠什么来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 现的异常细胞?
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要 靠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是依靠免疫系统来实现的。
2、抗体的形成: 抗原 B细胞 3、抗体的分布:
1)血清(主要) 2)组织液及外分泌液 4、抗体的种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