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基础》单凤儒(第三版)-教学课件

《管理学基础》单凤儒(第三版)-教学课件


概念技 指管理者观察 、理解 对复杂环境和管理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 能(构 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 对全局性的、战略性的、长远性的重大问题 想技能) 复杂关系的抽象能力 处理与决断的能力;对突发性紧急处境的应
变能力等。其核心是一种观察力和思维力
返回
43
有效的管理者=成功的管理者

最有成绩的管理者
活动 类型
返回
45
技能训练
训练项目1.2.1 案例分析:升任公司总裁后的思考[1]
【实训目标】 1.增强对不同管理层素质与技能要求的感性认识; 2.加强自身素质与技能的训练与培养。 【实训内容与方法】 1.阅读如下案例,并分析下列问题:⑴郭宁担任助理监督、 装配部经理、规划工作副总裁和总裁这四个职务,其管理 职责各有何不同?⑵你能概括其变化的趋势吗?请结合基 层、中层、高层管理者的职能与技能进行分析。⑶你认为 郭宁要成功地胜任公司总裁的工作,哪些管理技能是最重 要的?你觉得他具有这些技能吗?试加以分析。 2.先由个人阅读并分析案例,并写出发言提纲。 3.再以模拟公司或班级为单位进行大组讨论。内容与过程进 行概括,为其下“定义”。
32
学生讲坛
⑴管理概念的多种表述; ⑵举例说明管理系统的构成;
注:由学生对上面所学知识进行复述、 总结与拓展。鼓励学生课外自查资 料。建议在该知识讲授结束时布置, 在下一次课开始时进行。
33
知 识 测 试
知识测试的重点内容为: 1.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 2.管理的概念; 3.管理的属性; 4.管理系统的构成; 5.管理职能。
第一章 管理系统
走进管理 管理职责与实务 学习目标 研修与训练 重点内容网络图
1
—高志升的思考
高志生是某单位一个基层部门 的经理。他当然知道其本职工作就 是管理。可是他常问自己:“到底 什么是管理?管理要管些什么?怎 样才能管好?……”在实践中他感 觉到,基层管理者总要有这样一些 管理实务:
2
管理职责与实务
21
三、管理系统及其构成
(学生自学)
1.管理系统 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或 子系统按照管理的整体功能和目标结合而 成的有机整体。
22
三、管理系统及其构成
2.管理系统的构成 管理目标;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 理机制与方法;管理环境。
23
四、管理职能
1.管理职能的涵义与内容
2.四大管理职能简介
【实训目标】
1.加深对管理系统构成要素的印象; 2.训练指挥与反应能力; 3.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1
【实训内容与方法】
1.以模拟公司或小组为单位活动。由总经理或组长作为 指挥者随机大声喊出构成管理系统的五个要素,每喊一个 要素,其成员们就立即用手臂做出指定的动作。 2.各要素指定的动作为:“管理目标”——双臂垂直向上 方举起;“管理主体”——双臂下垂放到大腿两侧;“管 理对象”——双臂水平伸向前方;“管理媒介”——双臂 在身体前面交叉;“管理环境”——双臂向两侧平伸。 3.指挥者要打乱顺序随机喊,各次喊的顺序也不能相同。 但每次必须把 5个要素喊全,也不可以重复。 4.凡是指挥者喊错,或有一个人做错就必须重来。喊对并 做对才可以记为一次。 5.在5分钟内,做正确的次数最多的即为优胜者。
24
1.管理职能的涵义与内容
管理职能:是指管理者实施管理的功能或程
序。即管理者在实施管理中所体现出的具体
作用及实施程序或过程。
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25
2.四大管理职能简介
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对工作 所进行的筹划活动。 组织职能是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与 协调组织结构的工作过程。 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指挥、激励下级,以有 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 控制职能是指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目标 一致而进行的活动。
4
学习目标
1.初步培养对管理的艺术性和技能性的感悟; 2.认知并有意识培养自己的管理素质;
3.能运用管理机制分析与解决实际管理问题。
5
研修与训练
第一节 管理与管理系统 第二节 管理主体——管理者 第三节 管理客体——管理对象与管理环境 第四节 管理媒介—管理机制与管理方法
6
第一节
管理系统与管理职能
⒈在管理实践中探索管理的本质属性 与规律以正确地把握管理; ⒉管理者认识自我与发展自我,在实 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⒊分析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了解与 把握所管理的对象; ⒋转换机制,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
3
学习目标
1.掌握管理的涵义; 2.理解管理的属性,了解管理系统的构 成; 3.掌握管理者的素质与技能; 4.理解管理者的基本职能; 5.理解管理对象的构成与环境分类; 6.了解管理方法的分类,掌握管理机制 的机理与类型。
16
思考与质疑
你认为本书关于管理的定 义有何不足?请用你的 语言给管理下定义。
17
二、管理属性
——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二重性原理:管理既有自然属性,又 有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同生产力相联系的管理的普遍 性,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社会属性:同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管理的特 殊性,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
18
管理属性
34
第二节 管理主体—管理者
初露锋芒 知识研修 技能训练 学生讲坛 知识测试
35
初露锋芒
二车间的新主任
管理情景
二车间来了一位新主任——钱广言。他长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 有着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一到任,就开展有声有色的宣 传鼓动工作,抓观念更新,营造团结合作的群体氛围,并深入 群众,做深入细致思想工作,协调各种关系,车间出现了一派 喜人景象。而且,钱广言也关注整个工厂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 状况,研究本车间如何适应大形式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但是, 唯一令他头疼的是他不懂技术,对车间的许多生产技术上的难 题束手无策,只能听别人的。而作为车间主任这种基层管理者, 这种技术能力显然是绝对不可或缺的。钱主任在享受工作成就 感的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学生分析与决策 ⑴你认为作为一个管理者应具备哪些技能? ⑵你可以向这位钱主任提出一些建议吗?
26
管理职能的关系
计划 控制 领导
27
组织
正确处理职能之间的关系
正确处理管理职能的普遍性与差异 性 要正确理解各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 正确处理各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
28
思考与质疑
你还了解其他学者关于 管理职能划分的观点吗? 请以你所熟悉的管理者为 例,描述其管理职能。
29
技能训练
训练项目1.1.1 管理调研:管理与管理系统
强调作业过程:管理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的过程; 强调管理的核心环节:管理就是决策; 强调对人的管理: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把事办好; 强调管理者个人作用:管理就是领导; 强调管理的本质:管理就是协调。
15
3.管理的定义
本课程的定义:
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 领导和控制,协调以人为中心的 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实 现目标的社会活动。
36
知识研修
一、管理者 1.管理者的概念 2.管理者的类型 二、管理者的素质
37
1.管理者的概念
关于管理者的传统观点:强调职位、职权、 下属。 关于管理者的现代观点:强调对组织富有 贡献的责任。 管理者的定义:管理者是指履行管理职能, 对实现组织目标负有贡献责任的人。
返回
38
2.管理者的类型
(1)按管理层次(见下表)划分 高层管理者:决策层 中层管理者:执行层 基层管理者:作业层 (2)按管理工作的性质与领域划分 综合管理者;职能管理者。 (3)按职权关系的性质划分 直线管理人员;参谋人员。
学生分析与决策
⑴依据你现有的认识,你能告诉他什么是管理吗? ⑵结合你所接触的实际(可列举一个单位或一个管理者所负 责的系统),你能对管理系统的构成进行概括吗?
8
知识研修
一、管理的必然性与概念 二、管理的属性 三、管理系统及其构成 四、管理职能
9
一、管理的必然性与概念
(一)管理的必然性
(二)管理的概念
初露锋芒 知识研修 技能训练 学生讲坛 知识测试
7
初露锋芒
管理情景: “什么是管理?”
赵智勇是公司技术部的干事。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七 年了。他独挡一面,对自己所负责的业务驾轻就熟。最近, 他被提拔到公司所属的售后服务部做主任。他每天不但要处 理大量业务工作,而且要管理自己的部下,还要同大量的顾 客打交道。他整天忙的不亦乐乎,而且,不知道在总体上怎 样把握。他在问自己:“什么是管理?都包括哪些方面?” 他急切地想弄清管理的本质与构成。
返回
41
管理者的基本素质
基本素质 含 义 内 容 指管理者的政治思 政治坚定性、敏感性; 政治与文 想修养水平和文化 事业心、责任感;思想 化素质 基础 境界与品德情操 指管理者在所从事 基本业务 一般业务素质和专门业 工作领域内的知识 素质 务素质 与能力
健康的身体;坚强的意 指管理者本人的身 身心素质 志;开朗、乐观的性格; 体状况与心理条件 广泛而健康的兴趣等
组织中提升最快的管理者
平均的、成功的和有效的管理者四种活动的时间分布
传统管理 32% 13% 19%
沟通 29% 28% 44%
人力资源管理 网络关系
平均的管 理者 成功的管 理者 有效的管 理者
20% 11% 26%
19% 48% 11%
返回
44
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 ——创新
1.创新是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 2.创新素质主要体现:
39
按管理者层次分类
高层 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第一线管理者 (督导人员) 负责制定企业的现 行政策,并计划未 来的发展方向
执行企业组织政策, 指挥一线管理人员 或操作人员工作
一般只限于督导操作 人员的工作,不会指 挥其他管理人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