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冬至作文
我的家乡山西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我们家乡还有很多风俗和有趣的文化。
是不是很有
兴趣,下面我跟大家讲一讲家乡的冬至吧! 冬至,作为二十四节令之一,意味着冬天的到来。
今天是冬至,我们学校放假一天。
在我们家乡,冬至这一天是必须吃饺子。
饺子寓意
繁多,在北方有多种说法,一种是取“饺子”的谐音“骄子”,寓意“天之骄子”,为
子孙祈福,祝愿家族兴旺发达;一种是取“饺子”的形如“元宝”,寓意“招财进宝”,
盼望来年生意兴隆,五谷丰登;还有很多传说,唯独冬至吃饺子的寓意比较特别,因为北
方比较冷,每年都会冻手和耳朵,因为“饺子”的外形像对称的两个耳朵,所以在冬至这
一天吃饺子后,在接下来的“三九”寒天里不会冻耳朵。
家乡的冬至,习俗是快乐有趣的。
在我国,每个节日基本上都有其特殊的含义,清明
是祭祖的节日,端午是纪念屈原的节日,中秋是与亲人团聚的节日,而冬至则是纪念张仲
景的。
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子,有谁好好地度过呢?一年当中,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冬至节了。
冬至日到了,每个地方的的习俗都是各异的,还记得家乡的冬至···
梅花满树,又是一年冬至。
早晨醒来,第一个念头就是今天冬至,脑海中响起了一首
曲子,莫扎特的《魔笛》,同时响起的还有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2002年11月7日22点
20分,这个平静小镇中一个普通的家庭里,一个普通的中年男人沉浸在莫扎特临终前最后一部也是最为辉煌的一部歌剧《魔笛》的吟唱声中。
这样的一句台词来自于电视剧《冬至》。
冬至,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对于节气时令的变化,我们总是很敏感的。
时令变了,皮肤感触到的温度变了,眼中看到的风景也变了,从枝桠
新抽一直看到黄叶满地。
徒然草中写道:“我在世上已经了无牵挂,只对于时序节令的推移,还不能忘怀。
”不能忘怀的,是看到眼中,记在心里的自然的美丽吧。
明刘基有首诗:“日薄云阴雪在山,夜寒溪静客舟还。
乾坤簸荡逾三载,风俗乖张似
百蛮。
废井衰芜霜后白,空村乔木晓余殷。
独怜节序逢冬至,不得安息学闭关。
”诗中闭
关的意思就是“闭门谢客,断绝往来,不为尘世所扰。
”如此说来,不知闭关者是否可以
算是遁世者。
时序节令的推移可以使他们感到时间无声无息的流逝。
又是一年芳草绿。
今天讲到了一首皇甫松的《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游。
无端隔
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可以想见到的江南风光,可以想到的大胆热情却又娇羞可
爱的江南姑娘。
这首诗使我想起了《天龙八部》一书《向来痴》一章中后半部分阿碧的出场:
“便在此时,只听得矣欠乃声响,湖面绿波上飘来一叶小舟,一个绿杉少女手执双桨,缓缓划水而来,口中唱着小曲,听那曲子是:“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晚来
弄水船头滩,笑脱红裙裹鸭儿。
”歌声娇柔无邪,欢悦动心。
”水面上全是菱叶和红菱,
清波之中,红菱绿叶,鲜艳非凡。
见过荷塘,但是这样的景象我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到的,
只能想象了。
在冬至日我怀着对家乡的浓浓的思念,心里暖暖的!
今天是冬至,我们学校放假一天。
冬至,是我们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冬至
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正午时
分产生的影子也是一年中最长的。
莆田在冬至也有给祖先扫墓的习俗。
听老人说,这一天
北方人吃水饺,南方人吃汤圆过节。
冬至这一天,我们全家喜气洋洋,过节的气氛非常浓烈。
奶奶、妈妈在和汤圆粉,我在一边帮着剥花生。
当奶奶把花生米炒过后,我争着把它
们碾碎。
把汤圆粉和成泥后,我们就开始搓汤圆了,奶奶和妈妈的速度很快,谈话间就搓
出了许多,圆圆的,油光闪亮的,好诱人啊!
不用说,肯定很好吃,我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妈妈,我也要搓。
”我卷起衣袖,抓
过一些汤圆泥,搓了起来,边搓边想:这有什么呀,今天我要露一手给你们瞧瞧。
但动手后,才发觉不是那么回事,手里的汤圆泥好像是专门跟我作对,一点都不听话。
要嘛碎掉了,要嘛扁扁的、方方的,就是圆不起来。
我火了,“啪”地把手中的汤圆摔在盘子里,
大喊一声:“气死我了,我不玩啦!”妈妈笑了笑,叫我不要气馁,并手把手地教我两手
如何用力:“你啊,心不要太急,刚开始时要稍微用点劲,把手里的汤圆泥多搓几遍,这
样汤圆韧性才够,不容易破,口感也好。
接下来两手用力要均匀,轻轻地把泥搓成圆。
”
我听了试了试,果然效果很好。
我越搓越好,越搓越来劲。
当厨房里飘来阵阵香气,我有
点迫不及待了。
奶奶先盛了一碗给我,边往汤圆上撒些白糖和花生粉,边说:“宝贝,慢
慢吃,小心烫着。
”我头都没抬地说:“奶奶,这我早就知道了,心急吃不了热汤圆,谚
语里面有的。
”
我美滋滋地吃着,心里高兴极了,因为这里面也有我的一份劳动啊!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