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描写冬至的作文大全

描写冬至的作文大全

描写冬至的作文大全篇一:过冬至今天是冬至,一放学,我就三步并作两步飞奔到家里。

我看见妈妈和阿姨正在火锅旁边撮汤圆,我也过去帮忙撮。

汤圆撮好了,妈妈把撮好的汤圆到进锅里炸。

过了一会儿,一盘香酥可口的空心炸汤圆就新鲜出炉了。

我一闻到汤圆那香喷喷的味道就垂涎三尺,立刻夹了一粒放进嘴里。

突然,我哇地叫了一声。

怎么了?妈妈连忙问道。

我伸出烫得发红的舌头给妈妈看,妈妈才明白过来,心疼地说:小心点,别再烫着了!这时,火锅开了。

阿姨把肉丸和羊肉放进锅里。

不一会儿,羊肉熟了,阿姨帮我捞出羊肉,我立刻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一眨眼的工夫,一碗羊肉被我吃个精光。

妈妈还怕我吃不饱,又给我捞了一大碗肉丸。

我不顾三七二十一,捧起碗就吃。

阿姨看到我这副狼吞虎咽的模样,便开玩笑说:我的小馋猫,吃慢点,当心噎着。

我回答说:猫的喉咙大,整条大鱼都能吞下,哪会噎着呀。

阿姨听了我的这番话,哈哈大笑起来,妈妈也被我给逗乐了晚上,在温柔的月光下,我们一家人坐在阳台上聊天、讲着笑话,齐乐融融专家点评:这篇文章叙述了作者过冬至的事情,表明一家人其乐融融。

文章情感真挚,语言自然流畅,描写生动,如我一闻到汤圆那香喷喷的味道就垂涎三尺,有艺术感染力。

篇二:冬至的色彩冬至,有许多色彩,特别是在变化中的天,地。

在早上,天还是紫色的,一排亮丽的路灯在路旁。

云朵好像一堆又大又百的的纸,在黑色与白光的映照下成了一张紫色的彩纸,它可太调皮,把映射下来的光变成了紫色的薄纱,看不见下一栋楼了。

等地球转到了太阳光正好照在冬至的这片地时,黄色的光被冬至的云挡住了,呈现出一片雪灵灵的天,好像天上也下雪了呢!到了下午,天又渐渐暗了下来,冬至的这天又成了蓝色。

可能你会幻想上天去泡温泉,冷飕飕的天你会不想去吗?其实,冬至的天气与色彩是同时的,在看天时,天从暗到亮再到暗,温度也是下,上,下的过程,你可能会从温度种中感受到冬至的颜色,从色彩中感受到冬至的温度。

你看,冬至在天上,在地上,冬至也在快乐的心里。

专家点评: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冬至的色彩。

情感真挚,描写细腻,如云朵好像一堆又大又百的的纸,在黑色与白光的映照下成了一张紫色的彩纸,它可太调皮,表达了作者对冬至的喜爱之情。

篇三:小年冬至冬至就是人们所说的小年,是我国廿四节气之一,俗称冬节。

在这一天,因为太阳刚好直射在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上,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长。

根据以前的传统,人们在冬至这一天,会画梅花一枝,素墨勾出九九八十一朵花。

每天用红笔或黑笔涂染一朵花瓣,花瓣涂尽了,九九八十一朵花出来了,春天也就到了,所以称为九九消寒图;也有的是横十画、竖十画,制成一个九九八十一格的方块图表。

每天涂抹一格、九尽格满,称为九九消寒表,民间还留有九九消寒图民谚:下点天阴上点晴,左风右雾雪中心。

图中点得墨黑黑,门外已是草茵茵。

最文雅的是九九消寒迎春联,是每联九字,每字九画,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如上联写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真是绝妙佳联!今天也是冬至,我吃了甜甜的汤圆,根据民间的说法,我又长了一岁。

我按古人的方法,做了一张九九消寒表,等我把九九消寒表填完,那时候就会是百花盛开,百鸟争鸣,一幅春天的景象又展现在眼前了。

专家点评:本文语言流畅,富有深意,如下点天阴上点晴,左风右雾雪中心。

图中点得墨黑黑,门外已是草茵茵。

在简短的文字中,包含了作者对冬至的喜爱与期盼之情。

篇四:冬至我们搡麻糍我和许多小朋友一样,只吃过麻糍没见过麻糍是怎么做的。

今天晚上,在乡下老家我终于看见别人怎么做麻糍了。

我们在爷爷家吃晚饭时,有一个爷爷的朋友来串门,告诉我们他们晚饭后要搡麻糍。

爸爸说等会儿我们去看看,让我去见识一下,也能让我了解家乡的风俗。

爸爸很兴奋地说他小时候爷爷家每到冬至前夕,都有搡麻糍的风俗习惯,那时爸爸和他的同伴一起围着大人们搡麻糍,等待享受这香喷喷的麻糍,这是爸爸童年的美好回忆。

吃完晚饭,爸爸兴高采烈地带着妈妈和我奔向村里那户打麻糍的人家,一进那户农民伯伯的家里,我闻到了一股香喷喷的味道,看见火炉上正用木桶蒸着热气腾腾的糯米饭,过了一会,他们把蒸熟的糯米饭倒进石臼里,几个大人轮流用木槌击打这个糯米团,一个大人的手一边沾着水一边不断的翻动着这个糯米团,直到把这个糯米团打糊了,才把这个糯米团放到竹匾上,我还发现竹匾的底面上铺了一层粉,爸爸说这是玉米粉和黄豆粉,两个大人迅速地用双手把这个糯米团摊成薄薄的一张大圆饼,然后在上面洒了一层芝麻和红糖,再用菜刀把大圆饼切成一块一块的麻糍,主人很客气的把多放了些红糖的麻糍分给傍边的小朋友每人一块,我也分到了一块香喷喷的麻糍,我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比上次妈妈买来的麻糍好吃多了。

专家点评: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冬至我们搡麻糍的情景,叙事条理,娓娓道来。

人物形象突出,两个大人迅速地用双手把这个糯米团摊成薄薄的一张大圆饼栩栩如生。

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多用口语,富有生活气息。

篇五:福州的冬至亲爱的小语:你好!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我转学已经半年多了,很想念你们!福州是个气候宜人、山水环绕的好地方,别名榕城,还有温泉城、江南胜地之美誉,我在这里生活得很习惯。

现在,我就跟你聊聊我在福州过的节日吧!冬至,作为二十四节令之一,意味着冬天的到来。

北方的冬至,是寒冷的象征。

要是没有凛冽的寒风、鹅毛般的雪花和厚实的羽绒服,简直不可思议。

而福州的冬至却别有风味,煦暖的阳光依然是主旋律。

置身于满眼的葱绿中,我丝毫没有寒冬的感觉。

依照北方的习俗,冬至要包饺子,可是在福州可不同。

于是我缠着妈妈,希望能按照福州的方式过一次冬至。

放学回到家,我来不及放下书包,便匆忙地掀开碗盖。

哇,是一碗地道的糯米丸子。

这时妈妈及时阻止了我伸出的小脏手,将我拉到水池边洗手,但那丸子的香味就像虫子一样,弄得我的心痒痒的,差点儿流口水。

看把你馋的!妈妈微笑着给我夹了几个。

我狼吞虎咽,好几个进肚之后,我才开始认真研究起丸子的皮和馅。

妈妈看我已经吃饱,便和我谈起福州冬至搓丸子的由来。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穷书生叫木连生,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非常穷苦。

一年,天遇大旱,土地龟裂,寸草不生。

秋收季节,财主依然上门逼租。

木连生为了躲债,背着年老体弱的妈妈逃进深山。

他安顿好妈妈,便出来找活干,以偿还所欠的债务。

几个月后,木连生拿到工钱,便急忙到森林深处找妈妈,但怎么也找不见。

原来他走后,母亲思儿心切,天天以泪洗面,竟然哭瞎双眼,藏身于一个树洞中。

为了找到妈妈,木连生用糯米搓成丸子,以竹签穿成串,只要有树杈的地方,就挂上丸子。

冬至这天,丸子的香味飘到妈妈所在的树洞中,她顺着香味,慢慢爬出来。

母子终于团圆了。

如今,在福州的连江县,冬至祭祖时依然保持着这一风俗,那就是在供桌上放一大竹箩,箩里盛着糯米搓成的圆圆的丸子,预示家庭团圆之意,以求祖先的保佑。

小语,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对福州独特的民风民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呢?欢迎你暑假来福州玩。

我会带你参观古迹林立的三坊七巷、水光潋滟的西湖、层峦叠翠的鼓山,还会带你品尝特色小吃鱼丸、肉燕快来吧!祝:学习进步,天天开心!你的好友:XX2014年3月23日专家点评:这是一封书信,是小作者写给好友小语的,通过介绍福州的冬至,进而希望好友能来福州玩。

立意浅显而耐人寻味,富有丰富的意蕴,情感真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篇六:冬至话下缕缕温情寒风呼啸,大雪翻飞,是一种模糊的印象,是一番番温馨的话语,二十四个节气纷纷迎来,天上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唉,又错过了,我无奈的起了床,洗漱过后,期待成了冬日里的一缕温暖,雨非是雨,雪非是雪,时而是个期盼的神情,时而是一场短暂的皑皑白雪阳光照耀使朵朵鲜花绽放,片片飘雪成了冬至前的约定。

白白的在大地中娇养,冰冰的在润雨中转变,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个期约,让皑皑白雪呈现我的笑脸。

阵阵硝烟飘然而起,农家的冬至即将开始全新的旅程。

炒瓜子、炸豆子、品花生,大家已经忘却祖先遗留的种种习俗,我们应该保留祖先留下的传统习俗,老人们总是说有的吃,吃一日,没的吃冻一日。

那只是民族传统习俗罢了,各地的传统习俗不同,冬至那一天全家欢聚一堂,边吃炒货,边聊家常,有说有笑的过冬至,我们不能遗忘祖先遗留的传统风俗,我们大家在冬至迎接迎接冬日里的第一场大雪每一个节气,每一个节日,我们都不能遗忘,冬至话下,总有一缕缕温情,与亲切的问候在冬日里涌动又是那个场景又是那份企盼,迎来了新的一年。

专家点评:本文冬至话下缕缕温情,作者善于绘景,更善于调动视觉上的因素,把景物描绘得逼真与细腻,如白白的在大地中娇养,冰冰的在润雨中转变,给人无限的审美感受和理性思考。

篇七:冬至闻到饺子香冬至到,吃饺子,刚到家看到姥姥正在包饺子,可能是猜到我中午没有吃上饺子吧,我赶快洗洗手来帮忙。

姥姥把面团揉一揉,然后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又切成大小一样的小面团,撒上些面粉,因为害怕我擀的面皮不够圆,姥姥又帮我把这些小面团压成圆圆的面片。

擀饺子皮可是个技术活,用力太大,面片就会粘在擀面杖上,还会厚薄不均。

我先把面片擀成椭圆形,再把它转个圈,擀短的一面,如果觉得有地方厚了些,我还会再补一下,这样圆圆的面片就大功告成。

接下来该包饺子了,这我还不太熟练,姥姥给我做了示范,我照着姥姥的样子,把面片平摊在手上,挖了点饺子馅放上去,对折饺子皮,轻轻把皮捏在一起,好,成功!可我包的饺子真难看,肚子瘪瘪的趴在桌上。

姥姥说这是因为我包的馅太少了,再包一个,多放些馅,这次的好看多了。

姥姥说冬至不吃饺子,耳朵会冻掉,我猜,一定是因为饺子的形状像耳朵,又热乎乎的,吃了饺子,耳朵就不冷了,再冷的天也不怕。

我可不想耳朵被冻掉,所以我要多吃点,吃着自己包的饺子真香呀!专家点评:这是一篇有关冬至的文章,作者善于以小见大,结构、情节,甚至还有细节,都给人以真实的感觉。

如擀饺子皮可是个技术活,用力太大,面片就会粘在擀面杖上,还会厚薄不均。

篇八:过冬至明天就是冬至了,妈妈说今天让我过把搓汤圆的瘾,我喜出望外地说:好呀!好呀!妈妈把糯米粉加上水,又是揉又是搓的,松松干干的糯米粉被妈妈这么一搓一揉变成粘粘湿湿的一团。

我好奇极了,就伸手揪了一小块,捏了捏,咦!米粉团怎么像橡皮泥呀?开始搓啦,妈妈掰了一小块放在手掌上轻柔地搓起来,我也学着她的样掰了一点放在手掌上,双掌合上使劲地搓呀搓。

唉呀!怎么软软地米粉团会碎成一块一块地呢?你瞧,妈妈搓的小汤圆又圆又光滑,别提有多可爱了,看得我直着急。

这时妈妈对我说:你用力要均匀,慢慢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我学着妈妈轻柔地搓起来,嘿!这下成功啦!看来搓汤圆还有诀窍呢!我们一鼓作气,继续搓着。

不一会儿就搓了两盘。

我看着那珍珠似的汤圆,馋得垂涎三尺。

问妈妈能不能煮一盘给我吃,妈妈说:好啊!妈妈把水烧开,再把汤圆放进锅里,一个个小汤圆一齐贴在锅低,不知它们为什么和锅底这么亲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