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论文资料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论文资料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论文题目:浅谈3S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利用班级:土地资源管理(2)班姓名:舒志刚学号:1021630210指导老师:汤江龙2013年4月10日浅谈3S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利用摘要文章通过阐述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介绍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 GIS)的技术原理,分析了“3S”技术在提供土地利用规划所需准确现状数据、集成多源信息、建设规划信息系、管理规划成果和监测规划方案执行情况中的作用。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技术Abstract The paper expatiat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land use planning, introduced the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RS),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echnology principle, analyzed the "3S" technology in the accurate status data needed to provide the land use planning, integration of multi-sourc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planning information system, management planning results and the role of monitoring plan for implementation.Key wards Land use planning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设计和安排,是依据区域近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

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是一个复杂过程,其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态和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国家、省、市(地)、县(区)和乡(镇)5个叫为完整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土地利用规划在,优化组织土地利用,协调供需矛盾,从而引导可持续发展维持人类生和存保护整个人类利益上有重要意义。

【1】我国从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先后 2 次大规模地开展了全国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规划成果对合理利用我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新型产业大量涌现,利用需求出现新的变化, 为了适应这些新形势土地与保护耕地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近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新型产业大量涌现, 土地利用需求出现新的变化, 为了适应这些新形势, 全国又开始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S”技术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 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统称,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解决与地球空间信息有关的数据获取、存储、传输、管理、分析与应用等问题的信息系统。

【2】具有获取海量信息的并能够准确加以储存和处理的特点其中,遥感技术是以通过从高空或外太空收集地表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识别摄影传输和处理来达到对地表现象进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

遥感技术(RS)是从人造卫星、飞机或其他飞行器上收集地物目标的电磁辐射信息,判认地球环境和资源的技术。

它是60年代在航空摄影和判读的基础上随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卫星遥感技术形成的综合性感测技术。

任何物体都有不同的电磁波反射或辐射特征。

航空航天遥感就是利用安装在飞行器上的遥感器感测地物目标的电磁辐射特征,并将特征记录下来,供识别和判断。

把遥感器放在高空气球、飞机等航空器上进行遥感,称为航空遥感。

把遥感器装在航天器上进行遥感,称为航天遥感。

完成遥感任务的整套仪器设备称为遥感系统。

航空和航天遥感能从不同高度、大范围、快速和多谱段地进行感测,获取大量信息。

航天遥感还能周期性地得到实时地物信息。

因此航空和航天遥感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军事的很多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

例如应用于气象观测、资源考察、地图测绘和军事侦察等。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以采集、贮存、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关于地理信息的管理系统,它是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和进步密切相关的信息学和技术,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3】。

而全球定位系统(GPS)则是一种可以授时和测距的导航系统,它可以向全球用户提供连续、实时和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

该系统主要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设备三大部分组成。

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GPS的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

GPS的地面监测系统包括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和5个监测站。

用户部分主要是GPS信号接收机和处理软件。

GPS具有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操作简便和应该广泛等特点。

【4】目前土地开发整理的进程日益加快,为了加强土地产权的有效监督实现土地利用现状跟踪管理建立以图管地的土地资源管理新机制尤为重要。

但传统的模拟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相应的土地管理方法已无法适应当前信息时代的管理模式及应用需求。

而“3S”技术的出现为其提供了比较完美的解决方案,以GIS 技术为核心,以计算机网络为传输载体使用可视化技术在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息库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业务流程,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修改、实施的自动化管理,结束长期以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基本上靠人工管理的存取效率低下、信息形式单一、难以保存质量易损坏等问题。

为土地规划的动态实施和成果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现代化手段。

【5】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包含有大量的数据信息。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土地利用规划成果。

信息的处理与利用都与现代科技信息处理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并根据土地规划利用的工作阶段,对信息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在数据阶段,主要包括土地数据收集和土地数据处理2个方面。

【6】土地信息涵盖土地的位置数量质量及其价值等重要信息。

这些信息具有数量巨大动态性和相关性的特征。

其中动态性特征不但包括其周期性还有渐变性和波动性。

传统的通过实地踏勘的工作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需要大量的时间。

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是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基础。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技术获取土地信息的方法具有相当的优势,将获得的数据传输给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处理和分析可以及时准确的得到反映土地的性质、质量和分布的理想的数据与图件。

地理数据库和土地利用数据库中的信息基本都是静态的, 利用遥感数据可以快速更新。

然而, 遥感数据缺少精确的空间参照数据, 需要采用 GPS 系统获取高精度的地面控制点数据, 校正遥感数据, 才能建立具有同一坐标系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

规划的结果落实到具体的地块时也需要采用 GPS 系统测定精确的定位数据。

对于少量数据变更, 也可以采用GPS 系统直接测量。

长期以来,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成果基本上都是以图纸、文本的形式保存和管理, 存在共享性差、利用效率低、形式一、成果保存难度大等缺点, 无论在对公众宣传推广的范围与效果、传播形式与信息获取方式, 还是应用灵活性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对于确保土地利用规划的宣传、贯彻、实施与科学管理的要求而言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因此, 为了更加充分、合理、科学、有效地利用土地利用规划的信息与数据, 提高规划的开放性和公众参与性, 从而更好地发挥土地利用规划的实际效用,可以借助“3S”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系统。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是辅助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的决策支持系统, 具有空间数据采集、规划编制、规划成果管理、日常规划工作管理和规划执行情况监测等功能。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系统主要分为土地利用规划GIS 数据处理子系统、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子系统、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管理子系统、规划实施管理子系统、系统维护管理子系统。

此外,借助“3S”技术还能在空间分析模型的支持下,建立土地适宜性评价空间数据模型从而帮助编制土地利用方案。

随着“3S”技术的发展, 利用“3S”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技术已日趋完善。

它在宏观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上具有其他技术难以比拟的优势, 可以及时地反映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基本依据。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指运用遥感、土地调查等技术手段和计算机、监测仪等科学设备,以土地详查的数据和图件作为本底资料,对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进行全面系统地反映和分析的科学方法。

土地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合理利用土地的重要性。

土地利用规划需要了解土地资源的各种特征和规律,掌握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分布格局。

因此,土地利用规划涉及的信息丰富、量大繁杂,而且多为地理信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空间性、时序性和动态性。

离开这些信息,就很难实现立体、动态的管理和规划,直接影响到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3S 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数据采集、集成、规划方案编制、规划成果管理与应用等方面都起着关键作用。

新一轮规划中, 编制基于“3S”平台的功能齐全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工作已经先行。

新的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除了原来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外, 还需具有辅助规划编制的专家系统功能。

GPS技术可以对空间数据快速定位、RS技术利用航天、技术利用航天、定位、定量到地块,直观地判读地面物体特性、资源的现势信息。

GIS 利用空间数据库技术可以把属性数据的管理完全一体化,存储和分析处理多种性质的数据。

因此,“3S”技术能有效地管理各类地理信息、统计分析数据,并对之进行分析处理,实现海量数据的管理,促进土地利用规划和信息处理。

伴随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3S”技术在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和更具有深度的应用。

越来越多的应用者不但促进了该监控系统和信息收集处理系统的不断完善,更使其具有更大的覆盖范围,为土地利用规划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科学、有效的研究和实施方法,为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1】王万茂, 韩桐魁. 土地利用规划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3.【2】王振中.“3S”技术集成及其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2010【3】龚健雅.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M]. 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4】徐绍铨,张华海,杨志强等.GPS测量原理及其运用[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5】王辉,李艳. 3S技术及其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1【6】赵旭. 3S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学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09(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