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基基础与基坑支护技术要点

地基基础与基坑支护技术要点

小于加固的有效深度。
地基处理技术要点
振冲法: 1、在振动和高压水的共同作用下,使松砂土层振密; 2、在土层中成孔,回填粗砂或碎石形成砂桩或碎石桩。 技术要点: 1、碎石桩常用振冲法,砂桩常用沉管法。 2、常用于液化地基的处理。 3、施工前应现场试验,以确定施工参数和处理效果。 质量检验: 1、施工结束后应应间隔规定时间方可进行检测。 2、单桩可做静载试验。桩体可做动力触探,按总桩数的
地基处理技术要点
换填法:挖去地表浅层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换填较好 的土体或材料,形成垫层。 技术要点: 1、适用于浅层的软弱土层 2、对现场施工条件、施工机械、施工方法、换填材 料等应作现场试验后确定。 分层铺填,分层压实。 质量检验:铺填施工时应随时检验。验收检验可选用 环刀法、贯入仪、静力触探等,对砂石可采用重型动 力触探。
验、静力触探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必要时进行现场 静载试验,试验数量不少于 3点。
地基处理技术要点
强夯法:反复将重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 以冲击和震动能量,将地基土夯实。若不断向夯击坑内 填充砂石等材料,就成了强夯置换法。
技术要点: 1、施工前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加固效果。 2、施工过程应采用信息化方式,掌握动态情况。 3、强夯施工应注意对周边环境的保护。 4、地下水位较高时,应先采取降水措施。 质量检验: 1、施工结束后应应间隔规定时间方可进行检测。 2、每个建筑物的地基检测不应少于3处,检测深度不应
上海地基土层的分布与特征
③ 软土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属高压缩性土, 强度低,是天然地基的主要的软弱下卧层,易 产生流土。
④ 软土层。淤泥质粘土,底部常现贝壳砂层, 高压缩性、低渗透性,存在流变性,也是天然 地基的主要的软弱下卧层。
⑤ 一般粘性土层 可分为⑤1、⑤2、⑤3、⑤ 4等四个地质亚层。含云母、有机质、腐植物、 钙质结核,呈软塑 -可塑状态。
上海地基土层的分布与特征
地下75米以下,还有第三硬土层、第四 砂层、第四硬土层、第五砂层、第五硬土层、 第六砂层、第六硬土层等,分布广泛且稳定 与工程建设关系不密切。
上海地基土层的分布与特征
上海地层的区域地貌可分四大类型 1、湖沼平原区 天然地基条件良好。 2、滨海平原区 天然地基条件一般或较差,
上海地基土层的分布与特征
⑧ 第二粘性土层。较第一、第二软土层为好 属易压缩的土层,含云母、有机质,土质较均 匀,是桩基持力层的主要软卧层,也是桩基沉 降的主要压缩层。一般可分为⑧ 1、⑧2二个亚 层二者土性稍有不同。
⑨ 第三砂层。分布广泛,底部为中粗砂砾石 层,低压缩性,强度大,具良好的工程地质特 性,可作为超高层的桩基持力层。
上海地基土层的分布与特征
上海地基土分布由上而下有以下特点: ① 杂填土。含较多碎砖、碎石或建筑垃圾
等杂物,底部以粘性土为主。 ② 表层土。可分为三个亚层。以潜水水位
为界,又可分为②1、 ②2上下二层,上层为 硬壳层,下层含水。 ②3 第一砂层。由于埋深较浅,土体结构较 松散,开挖不慎极易产生流沙,遇7度地震 烈度,易产生轻至中等程度震动液化。
地基基础与基坑支护
2012-01
地基的作用与土的组成
地基的作用: 地基承载着建筑物全部的荷载,是建筑物的重要结构。
地基的稳定是建筑物成功的关键 土的组成:
土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所组成的疏松多 孔体土,就是由固体颗粒、水以及少量空气组成。
如果只有固体与液体,就是饱和状土。
土的分类
1、粘性土。是典型的细粒土,粒径小于 0.002mm。 2、粉土。是细粒土,粒径变化在 0.002 ~0.075mm
之间。塑性指数小于10。 3、砂土。即细—中粒土,无塑性,由细小岩石及矿物
碎片组成。砂粒直径变化在 0.75 — 2mm 之间。 4、碎石土。是典型的粗粒土,土中粒径大于 2mm 的
含量高于整个土体的重量的 50 %。 5、岩石。即基岩,是布有许多特殊性质的土,包括淤泥、
上海地基土层的分布与特征
⑥ 第一硬土层。含氧化铁条纹及铁锰质结核, 土性较硬,土层较薄,如用作桩基持力层,应 作适宜性评价。
⑦ 第二砂层。分布广泛,自上至下颗粒逐渐 变粗,以长石、石英、云母为主,局部为细砂, 是良好的持力层,可作为中大型工程的桩基持 力层,但承压水头较高,施工过程应注意坑底 管涌的问题。
淤泥质土、膨胀土、湿陷黄土、红粘土等。
上海地基的特征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入海口前缘,是江、河、 湖、海共同作用下的冲积平原。其地貌分为滨 海平原区、湖沼平原区、河口砂岛区、冲积平 原区四大地貌类型。
地下水位高,有浅层的潜水( —0.5~1.5m) 和深层的承压水( —3~11m)。
土体压缩性大。
5%。 3、桩间土可做标准贯入、静力触探或动力触探。
地基处理技术要点
注浆法:利用液压或气压把水泥浆液注入到土体空隙中,使松散土体形成 整体。
技术要点: 1、对砂性土、地下水流速过大的要慎用。 2、注浆设计前,应查明地基的水文土质情况,以确定施工参数。 3、施工过程应如实记录注浆压力和流量,宜采用自动流量和压力记录仪。 质量检验 1、施工结束后应应间隔规定时间方可进行检测。 2、荷载试验,每个单体工程的检测点不应少于 3个。 3、标准贯入、静力触探或轻型动力触探,不应少于注浆孔的 2~5%。若
桩基条件较好但有例外,如宝山地区。 3、河口砂岛区 天然地基条件一般或较差,
施工时应注意流沙。 4、冲积平原区 天然地基、桩基条件均一
般。
地基处理技术要点
为了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提高地基承载力, 改善土体强度,改善变形性质以及渗透性质, 必须对地基进行人工处理。
目前上海地区地基处理的技术已日趋成熟, 主要有以下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处理技术要点
预压法: 对地基进行堆载或真空预压,使地基土加速固结,
提高承载力。 技术要点: 1、施工前应通过土工试验,确定固结系数、固结压
力等技术参数。 2、选用合适的排水措施,如沙井、排水板等。 3、注意预压区的地面沉降情况,掌握预压区的标高。 质量检验:应对预压的地基土进行原位十字板剪切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