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奉化溪口蒋氏故居

奉化溪口蒋氏故居

奉化溪口蒋氏故居蒋氏故居,位于奉化市溪口境内,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其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蒋氏故居系群体建筑,它包括丰镐房、小洋房、玉泰盐铺。

其中丰镐房在溪口中街,占地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1850平方米,大门、素居、报本堂、独立小楼系原有,为清代建筑,其余都系蒋氏1929年扩建。

小洋房为三间二层楼房,西式,前临剡溪,后依武山,占地24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310平方米,建于1930年。

玉泰盐铺位于溪口中街篾匠弄口,乃蒋介石出生之地,前后两进,前进三间一弄楼房,后进为平房,占地716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清末以来,盐铺曾两次失火,房屋系1946年所建。

蒋介石即出生在这里,现存建筑系1946年所建;小洋房为西式两层楼房,临剡溪、倚武山,1930年建,蒋经国留苏回奉,偕妻方良、子孝文居此。

建筑布局折叠蒋氏故居蒋氏故居(2张)建筑布局为传统的前厅后堂,两厢四堂格局。

楼轩相接,廊庑回环,墨柱赭壁,富丽堂皇。

前厅及左右还有三个花园。

厅堂廊庑内布满雕刻彩画。

报本堂有蒋介石亲书的“报本尊亲是谓道德要道”、“光前裕后所望孝子顺孙”对联和“寓理帅气”匾额。

为私祝其子蒋经国40生辰而立。

景区景点折叠编辑本段丰镐房折叠镐(hào)为镐京,西周的国都。

在今陕西省丰镐房丰镐房长安之西北。

取周文王建丰,周武王建镐之意。

旧时溪口人有传统习俗,即为祖房立名,且力求古雅。

蒋介石父辈三兄弟,其祖房分别名为夏房、商房和周房。

蒋父行三,是谓周房。

蒋父病故后次年,蒋介石兄弟分家,众长辈议论,嘱其兄弟各立房名。

从上辈“周房”及蒋介石在宗谱中属“周字辈”(谱名“周泰”),推及西周两位帝王的都城----丰邑和镐京,各取第一字定为房名,分给蒋介石的祖房故而名为“丰镐房”。

丰镐两字,丰,代表蒋全石一房;镐,代表其亡弟蒋瑞青一房。

瑞青早死,由蒋介石兼祧承袭,故称丰镐房。

以前,有人说蒋介石很早就有帝王思想,殊不知,取名丰镐房时,蒋介石虚龄10岁,不过人们望文生意罢了。

摩诃殿折叠摩诃殿是蒋家的私庵,因蒋氏祖宗摩诃太公是个佛徒,所以这个私庵称为“摩诃殿”。

这里面供奉着蒋家祖宗。

蒋经国的生母毛福梅也安葬于此,大家看到的吴敬恒所题“先摩诃殿摩诃殿妣毛太君之墓”即是。

1931年,由蒋经国母毛福梅出资建造,作为她与蒋家女眷拜佛诵经的佛殿。

摩诃太公蒋宗霸是五代后梁时人,笃信佛教,拜奉化岳林寺布袋和尚契此为师,常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自称“摩诃居士”溪口人尊称他是“摩诃太公”,晚年在宁波东乡小盘山创办了弥陀寺,死后葬于寺旁,筑有塔墓,蒋介石曾多次前往祭扫。

坐东朝西的摩诃殿,黄墙青瓦,粉壁赭廊,两厢置楼屋各11间,殿后天井,卵石铺面,1989年修复。

旁古樟3株。

大殿内正面塑着蒋宗霸的立像,两边墙上悬挂着摩诃殿史迹及蒋介石祭祖扫墓的照片。

东边的一幢平房内,陈列着毛福梅与蒋氏父子的生活照片。

摩诃殿的东侧空地,是毛福梅的墓地。

这位蒋经国的生母是奉化岩头村人,生于1882年,1901年与蒋介石结婚,1910年农历3月18日生下了蒋经国,1939年12月12日遭遇日本侵华战机轰炸罹难于丰镐房后门。

1946年冬,在蒋经国操办下,毛氏正式下葬于此。

文昌阁折叠文昌阁初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因阁内供奉首奎星,故又名“奎阁”,文昌阁文昌阁有“奎阁凌霄”之称,是清代溪口十景之一。

1924年清明,蒋介石回乡扫墓,见其破败不堪,出资请他的哥哥蒋介卿召集民工拆除重建,次年完工后建成了一座飞檐翘角的两层楼阁式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蒋介石故居园林故居园林(10张)把它取名为“乐亭”并作《武岭乐亭记》来描述其美景。

1927年12月,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后每到溪口,常在此小住,成了他们的私人别墅。

文昌阁一楼为会客室,二楼是蒋介石、宋美龄的卧室和起居室。

西安事变后的1937年1月13日张学良将军被送到溪口软禁,最先的落脚点也是文昌阁,住了10天后才移送到雪窦山。

1939年12月12日,六架日军侵华战机轰炸溪口,文昌阁被夷为平地.以后直至蒋介石离开大陆,始终是一片废墟。

建国后反映蒋氏故里文昌阁的美术作品众多,以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国“画中华名人故居第一人”、著名画家拇指先生的《蒋氏故里文昌阁》最为有名。

武岭门折叠武岭门是进入溪口镇的必经之路,因建在武山的山脊上而得名。

1929年之前还武岭门武岭门是个小庵堂,蒋介石的母亲笃信佛教,常到这里念经拜佛。

1930年被蒋介石改建为三间两层的武关式城门建筑。

门额两面都镌“武岭”题字,正面为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所写。

背面是蒋介石亲笔手书。

武岭门内,只见三里长街与蜿蜒剡溪相依相伴,宛若世外桃源,仿佛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的“武陵”景象。

武岭路三里长街就是蒋氏父子从小生活的故乡。

小洋房折叠这座三间两层的小洋房,建于1930年,由于结构小巧,所用建筑材料水泥也称为“洋灰”,因而得名“小洋房”。

1937年4月,蒋经国从苏联留学回国,蒋介石把他安排在此住读以血洗血以血洗血,一边补习中文,研读曾国藩家书、王阳明全集和“国文遗教”等著述,一边让他撰写《旅俄报告》,反省在苏联留学时打下的红色烙印,给儿子“洗脑”。

蒋经国在日记里记叙为“涵斋”,略带调侃地把它比喻为“修练身心、增加涵养的书斋”。

蒋经国住读时,楼上东面是卧室,西面是书房,中间是会客厅。

小洋房还住过蒋介石的外籍军事顾问端纳,侍从室主任陈布雷等。

小洋房一楼里进有一块“以血洗血”的石碑,讲述了蒋经国母亲毛福梅遇难的历史。

1939年,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轰炸溪口,毛福梅在丰镐房后门口不幸被炸塌后墙压死,蒋经国闻讯后急忙从江西赶来奔丧,悲愤中挥泪写下了“以血洗血”四个大字,表达誓报杀母之仇的坚定决心。

玉泰盐铺折叠玉泰盐铺是蒋介石的出生地。

据《蒋氏宗谱》记载,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历九月十五日,蒋介石出玉泰盐铺玉泰盐铺生于玉泰盐铺楼上。

玉泰盐铺为蒋介石祖父蒋斯千1871年开设,后由蒋介石父亲蒋肇聪继承。

蒋肇聪去世后兄弟分家,盐铺归蒋介石的胞兄蒋介卿经营。

1919年,蒋介卿外出谋事,盐铺关闭。

现有楼房三间,平房三间,以及厨房、厕所等附属建筑。

蒋介石出生后,盐铺曾两次失火,一次遭受白蚁腐蚀。

现存建筑为蒋介石在1948年改建。

大门为石砌框架,门额上书“清庐”二字,大门西侧界墙刻着蒋介石题写的“玉泰盐铺原址”六个大字。

目前蒋氏故居和雪窦山(加雪窦寺)的联票是230,超级的贵GOOGLE 了下(80后还是习惯用GOOGLE而不是百度,不知道你有没有同感,哈),通过淘宝的里伯伯小店铺,买了两张自驾游通票,195一张,可以先付10定金,余款到将氏故居售票大厅内的自驾游接待处付清并在该处拿票,可以省35元一张,不省白不省啊此乃武陵的正外门,武陵二字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所写此乃武陵正内门,武陵二字为蒋总统手书。

把于右任的放外面,以示尊重,看来蒋先生非常的低调武陵城墙上有民国特色的窗户这个是水塔,据说是美龄小姐来溪口的时候造的,所以美龄是溪口第一个用上自来水的人文昌阁后面的绝美构图,小桥,流水,人家,却被这几个人破坏,等了十分钟。

他们就是拍不好了北方人,估计太沉迷秀丽江南了。

蒋总统回溪口办公的书房,文昌阁。

当年他累的时候就是从这里眺望剡溪。

而美龄则看着上图的小桥发呆,哈哈小洋房里,小蒋总统亲笔写的以血洗血碑。

蒋经国的生母,毛福梅在抗战中被日本人的飞机炸死在家里。

蒋经国发誓以血洗血。

远看文昌阁和小洋房以为将氏故居的景点都在一条武陵路上,所以也不需要怎么说,贴上图片就好老蒋专门为小蒋写的寓理帅气,老蒋的字,那真是好丰镐房,蒋家老宅中,蒋总统分得的三间楼房,真正的总统祖居武陵路步行街,一面是剡溪,一边是店铺,基本上卖千层饼为主. 网上名气很大的素牌千层饼要20元1斤,个人觉得味道也不过如此,其他的一般在16-18左右千层饼是这么炼成的。

玉泰盐铺,蒋家真正的祖业。

椒盐剡溪小鱼干笋烤肉奉化三宝之一的芋艿头(芋艿头,千层饼,水蜜桃被称为奉化三宝)看到这些美食,你流口水了吗?味道还真是不错滴价格也都还好,记得葱油芋艿38,干笋烤肉38,看到网上有人说溪口的吃饭贵,其实还好本来整个宁波的消费水平就高,没办法。

在宁波市区,两三个人在餐馆吃吃饭,100左右基本上都是要的。

所以或许是地域的不同,觉得贵了OK,饱吃一顿中饭之后,蒋氏故居就差不多了,然后朝雪窦山进发自驾的话,往四明山(余姚)方向大约开10来分钟。

坐景区的穿梭巴士的话,大约30分钟一班,一般也是坐满发车。

车票已经包含在联票当中提醒一下的是,自驾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在路过的蒋母陵园里停留下,还有蝴蝶谷,因为起床晚了,所以到溪口快11点了(10点才起的床,我的那个苍天啊),所以吃晚饭都1点多了,下午时间紧张,所以没有去蝴蝶谷,蒋母陵园(联票的话也都已经包含了)到雪窦山景区停车场停好车(其实,你要自己开还是可以开上去的,雪窦寺,三隐潭,徐凫岩都可以,因为这些景点都在溪口到余姚的公路边上。

但山区道路,对新手来说比较危险。

不赶时间的话,还是建议坐景区的车。

一来票价已经含了车费,二来,路也蛮远的,油钱也贵,三来,还要找路,四来,还是安全问题。

因为已经买了联票,所以直接进售票大厅,穿过大厅就是发车站。

第一站就是雪窦寺中转站有雪窦寺和千丈岩景点还是建议这里可以先直接去中转站坐车(下车点和中转站不是同一个地方,要穿过应梦名山的石碑和千丈岩景区门口)先去三隐潭,然后从三隐潭下到亭下湖,再到达千丈岩和雪窦寺说起应梦名山,这也是雪窦山成名的来由宋仁宗(应该没记错吧)偶得一梦,“梦游八极之表”,梦醒仍恋眷梦中美景,欲查明梦游之处,即命人将天下名山绘在图上供他查阅。

仁宗皇帝见雪窦山“双流效奇、珠林挺秀”“渊览超然、默契圣心”,便认定此山正是他梦中所游之山。

雪窦山“应梦名山”的美誉由此而来。

后理宗皇帝赵昀御书了“应梦名山”碑,雪窦山更是名声大振,雪如今,“应梦名山”碑仍竖立在雪窦山御书亭内。

(景区大门坐车上来下车的地方就是御碑亭)从雪窦寺中转站可以坐车到徐凫岩和三隐潭。

徐凫岩其实规划的非常不好,下到瀑布下面(大约要半个多小时),没有路了,必须再原路返回,那个真心累啊本来那天时间又紧张,这样爬上爬下浪费了一个小时,然后外面等穿梭巴士又等了半个小时,那个崩溃啊所有计划告破徐凫岩的风景贴上徐凫岩景区里的古道徐凫岩瀑布小桥,流水,枯树好萧条由于上面所说的一连串失误,出了徐凫岩已经三点多了,到三隐潭后,工作人员说下去要一个半小时,但四点半以后就没有小火车或者索道去妙高台了,所以只能原路返回,那就起码要6点了。

下山的车也没了。

又是原路返回。

雪窦山里怎么这么多原路返回??所以没有没有办法,只能匆匆在上隐潭看了一下我深深的知道,整个奉化之行的重点是三隐潭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