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井综合防尘措施

矿井综合防尘措施

盘县黑皮凹子煤矿综合防尘措施编制:黄作礼吴秀永矿长:杨武汉审核:杨士水会审意见表贯彻人:贯彻时间:年月日参加学习人员签字:目录一、成立防尘组织机构1二、防尘工作职责及管理制度1职责分工1防尘设施管理1采煤工作面防尘制度2掘进工作面防尘制度2三、综合防尘措施3防尘水源3防尘管路3防尘设施3采面工作面防尘措施4锚喷作业的防尘措施5出碴防尘和通风除尘措施6掘进放炮的防尘措施7掘进工作面打眼防尘8防止沉积煤尘参与爆炸措施9各水平大巷、采区进回风巷道的除尘措施10防尘隔爆措施10防尘供水措施13四、粉尘检测14五、通风除尘14六、其他15煤矿综合防尘措施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中关于矿井综合防尘的规定,为消除粉尘危害,防止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保护职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此防尘措施。

一、成立防尘组织机构组长:李林副组长:何有福成员:张自寿、张泽鑫、程旭、李世黄、程贵生、刘发有、李根、叶料国、李根稳、叶祥能、何坤龙二、防尘工作职责及管理制度:1、职责分工:通风科负责编制专门防尘安全技术措施,按标准要求设置好防尘设施。

采煤、机电、掘进等各部门都要在本职工作范围内对粉尘防治工作负责。

重点是:各部门必须管好、用好其管辖区内的防尘设施。

2、防尘设施管理:(1)井下各地点的防尘、防爆设施的设置、挪移、维修等工作由通风科负责。

各地点防尘设施的使用由其责任区队组负责,并附有看护责任。

(2)当各地点的防尘设施(如:供水管路及三通、闸阀、连接过道的软管等)需要更换或出现故障及其他原因致使防尘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时,负责使用的作业人员必须及时通知矿调度室或通风队。

(3)当供水水压、流量不稳定或水压、流量不符合要求时,由通风队负责调整水压和流量。

(4)井下各采掘、喷浆、巷修和其它作业地点供水防尘管路及其附属的闸阀、三通的延接和安设由通风队负责。

(5)井下所有地点的防尘设施由通风队防尘工定期进行巡回检查维护,采掘地点每圆班不少于一次,行人较少的巷道每星期不少于两次。

(6)粉尘防治责任区的划分(冲刷巷道的具体使用)各采面(即进风侧20米和回风侧120米范围内)和各掘进工作面从局扇住里的煤尘清洗工作,由施工单位负责定期进行洗(扫)尘,由各采掘队队长负责,生产矿井将煤尘管理和洗尘安全措施编入作业规程中,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综合防尘管理制度,减少和降低产尘量。

3、采煤工作面防尘制度:(1)回风巷超前支护20m至工作面,前顺槽至工作面范围的防治粉尘工作由采煤队负责(主要是正确使用转载机处的喷雾和巷道积尘的清(扫)洗)。

(2)前顺槽至溜煤眼或煤仓的煤尘防治工作由回采队负责。

(3)回风巷超前支护以外范围粉尘防治工作由通风队负责。

(4)距工作面20m范围的巷道,凡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应及时冲洗或清扫一次,并清除堆积浮煤。

4、掘进工作面防尘制度:(1)掘进工作面在其工程未交接前的掘进过程中,其掘进巷道内的粉尘防治工作由掘进队负责(包括施工期间占用的其它巷道范围均作为防尘范围),但不包括隔爆水棚设置、挪移、加水、维护)。

(2)距工作面20m范围内的巷道,每班应冲洗一次;20m以外的巷道每天或每周清扫一次,并清除堆积浮煤。

三、综合防尘措施(一)、防尘水源1、矿井防尘水池水源不小于200m3或满足2小时以上的防尘用水;2、防尘用水水质:PH值在6-9.5范围内;悬浮物不得超过150mg/L;悬浮物粒径不得大于0.3mm;3、每年至少化验一次水质,防尘水源要有净化封闭措施。

(二)、防尘管路1、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2、主要运输巷、带式输送机巷、上山与下山、采区进回风巷道、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道、掘进巷道、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卸载点等地点都必须敷设防尘供水管路,并安设支管和阀门;3、运输巷道每隔50m设一个三通阀门,其它防尘管路每隔100m 设一个三通阀门;4、防尘管路要吊挂或垫起,做到平、直、稳,并进行刷漆防锈处理。

(三)、防尘设施1、装载点及卸载点的设置要求。

(1)井上、下所有运煤转载点必须有完善的自动喷雾装置。

(2)装载点和卸载点必须设置自动喷雾装置。

(3)井下所有煤仓和溜煤眼都应保持一定的存煤,不得放空。

2、各进回风巷道及采掘工作面的设置要求。

(1)主要进风大巷及主副井、采区进回风巷道都必须安装净化水幕(采区进风巷道必须安设自动喷雾装置);(2)采煤工作面距上、下出口不超过30m范围内各安设自动净化水幕;运输巷距煤壁50m范围内,安设自动净化喷雾,且雾化好,封闭全断面。

(3)掘进工作面距迎头安设自动放炮联合喷雾。

耙装机实现耙装自动喷雾,迎头30-50m范围内安设旋转喷雾及净化水幕。

(4)采掘工作面安设水质过滤器,末端设置分水器、压力表。

(四)采面工作面防尘措施采煤工作面在爆破落煤时,生成的煤尘很大,除采用预湿煤体的防尘措施外,还必须在落煤作业时采取多种防尘措施,这些措施是:1、用水电钻进行湿式打眼。

使用中空麻花钻杆及湿式煤钻头,供水压力一般为0.2-1.0Mpa,供水量5—7 L/min,使排出的煤粉成糊状。

采煤工作面应具备水电钻的供水系统。

2、放炮使用水炮泥。

每个炮眼可装入1—2个水炮泥,可分别放在炸药的两端或采用外封式集中置于孔口一端,然后用炮泥封满。

3、放炮喷雾。

放炮前用水冲洗煤帮,放炮后出煤前再冲洗一次,并洒湿落煤的表面。

放炮时应打开工作面内及上出口设置的水幕喷雾,降尘。

4、人工攉煤的防尘。

在出煤过程中边出煤边洒水,减少煤尘的飞扬。

在支柱的移设中,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撤柱时排出的废乳化液也可湿润浮煤。

5、采煤面所有刮板运输机的转载点均可设置喷雾装置,减少由转载产生大量飞尘。

6、采用湿式风镐落煤。

在普通风镐机体上增加供水系统,用自动控制阀门使风镐在工作时才有水喷出,喷嘴指向钎头及时捕集破煤时产生的煤尘,降尘率可达70 %以上。

7、在急倾斜煤层可采用长炮眼水封爆破进行落煤,炮眼沿倾斜全长布置,装药后向孔内注满水,然后封孔爆破,可有效降低煤尘、瓦斯量,放一次炮崩落一个循环进度的煤体,煤炭可自溜运出。

(五)锚喷作业的防尘措施锚喷支护作业地点粉尘浓度很高,其主要防尘措施有:1、配制潮料向喷射机上料。

沙石预先用水浇透,按比例和水泥拌成潮料后送入喷射机,可大幅度降低拌料、注料和喷射时的产尘量而又不易在输料管内粘壁。

2、双水环加水。

两水环间距15--20 厘米共用一个水阀,其出水射流方向相反,使物料和水换向反复搅匀,减少干粉喷出。

还可在喷枪水环后面6--8米处增加一个预湿水环,进一步提高湿润均匀程度。

3、加接异径葫芦管。

在输料管的中间部位加接长0.8米左右的异径葫芦状铁管,并使两个加水水环置于它的两端,物料和水通过葫芦管产生涡流加强搅拌,进一步减少干粉。

4、低压近喷。

在使用潮料条件下,输料距离为30--40米,采用低风压近距离喷射可降低粉尘和回弹。

风压不超过0.2Mpa,喷枪嘴距巷帮300--450毫米、距巷顶450--600 毫米为好。

5、使用锚喷除尘器。

将喷射机上料口、排气口等处严重外泄的粉尘吸入除尘器,由除尘器内的喷雾和滤网将粉尘捕集,净化后的空气再返回巷道内。

也可将除尘器的吸尘罩置于喷枪附近,吸去喷射时的含尘空气予以净化。

6、选用新型湿喷机,将事先搅拌好的混凝土用湿喷机通过输料管和喷枪进行喷射,从根本上解决干式喷射机的粉尘危害。

7、水幕净化和通风除尘。

在喷射作业地点的回风中设置喷雾水幕,以过滤含尘空气。

为保证喷射地点的风量,风筒口离作业点最好在10 米左右,有效及时地带走粉尘。

喷射前冲洗帮顶洗去落尘。

(六)出碴防尘和通风除尘措施装碴时洒水喷雾是常用的防尘方法,其方式有以下几种:1、人工洒水。

对崩落的煤岩进行分层洒水边装边洒,以洒透匀湿为准。

可使装碴的粉尘浓度降至2 mg/m3以下。

2、在运输机上安装喷雾器洒水,水雾射向转载点。

3、为使工作面和巷道内粉尘浓度稳定保持在允许浓度范围内,还必须采取有效的通风除尘方法.如:(1)净化风流。

即降低进入掘进工作面的新鲜风流中的粉尘浓度,使之不超过0.2mg/m3。

一般可在压入式通风的风筒中安装1--2个水喷雾器,对着风流进入方向喷雾,净化进风流的粉尘。

(2)加强通风,保证在巷道回风中有必需的风速以排除粉尘。

煤巷、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最低风速不得小于0.25m/s,岩巷不得小于0.15m/s,但最大风速均不得超过4m/s,防止粉尘吹扬。

(3)采用压入和抽出混合通风方式进行局部通风。

它既可有效冲淡工作面的瓦斯和粉尘,又可消除巷道全长范围内的粉尘和炮烟。

但抽出式风机必须保证不会引燃抽出风流中的瓦斯和煤尘,如选用水射流风机或湿式除尘风机等。

(4)配备除尘风机将工作面含尘空气抽出,经除尘风机内的喷雾和过滤网捕集洗涤,净化后的空气排至巷道内。

它和压入式通风合理匹配使用,能够有效改善掘进工作面的粉尘状况。

(七)掘进放炮的防尘措施掘进放炮后的粉尘浓度可超过1000 mg/m3,而且几小时后仍然有数十毫克之多,整个巷道都充满浓烟粉尘。

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才能得到理想防尘效果。

(1)使用水炮泥。

用装满水的柱形塑料袋当炮泥,放炮时借助于爆破冲击力使水散成雾状起到降尘作用,并可消除爆破火焰,提高爆破安全性。

水炮泥用不燃性塑料制成,水袋有自动封口性能,袋中注满水后不会流出。

袋内水压应高于外界空气压力。

水炮泥填入炮眼以后,外部应用粘土炮泥封住,这是一项防尘和预防放炮引起瓦斯、煤尘爆炸的极重要的措施。

(2)放炮喷雾。

以压缩空气作动力,使具有一定压力的水通过各种形状的喷射器喷吹成水雾射向工作面爆破空间内降尘。

喷射器可以有鸭嘴形或圆锥形的,使用的风压为0.5—0.6Mpa,水压为0.3Mpa,鸭嘴形喷射器有效射程5--6米,其他喷射器可达10米。

放炮前,将喷射器悬挂在巷道两帮,距工作面迎头8--10米高2米左右,喷嘴对着迎头并接通风水管。

放炮时,在远处打开风水阀门形成强有力的水雾射流,封住工作面的炮烟粉尘。

(3)水幕净化。

用若干喷嘴在离工作面约30 米左右处设置一个水幕,以过滤从工作面排出的炮烟和粉尘。

喷嘴口偏向工作面,随工作面前移10 米而向前挪动一次,水幕降尘率可达50%。

(4)放炮前后冲洗岩帮或煤帮。

这样可减少放炮引起的粉尘飞扬。

煤巷掘进时,放炮前后在工作面20 米范围内必须洒水消尘。

(八)掘进工作面打眼防尘掘进工作面打眼的防尘有三种:1、风钻湿式凿岩。

将压力水经过风钻和钻杆中心孔送到炮眼底部,把岩粉从炮眼中湿润并冲洗出来达到防尘目的。

湿式凿岩可使粉尘从1000 mg/m3以上降低到10 mg/m3左右。

按供水方式分,有侧式供水和中心供水两种。

中心供水是在风钻的中心装有水针,水针前端插入钎尾的中心孔,后端通过弯头与供水管相连。

凿岩时,水通过水针和钎尾中心孔进入炮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