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小说中的_回忆_
源和根 " #%$$ 它启发着我们去思考汪曾祺 笔下那些平凡 的旧日生活图景之所以能长久地打动读者的更深刻原 因 #即 他 一 直 在 创 作 中 做 着 一 种 努 力 #努 力 让 小 说 走 向 诗学的审美视域# 以更高级更独特的形式表达某种形 而上的东西 $ ! 回忆 " 就是汪曾祺借来在艺术创造中完 成对存在的超越的一条途径 $ 他多次表示 # 自己钟爱写回忆是想拉长沉淀的时 ! 从一个较远的距离外 " 对存在进行一些! 孤独的 间#
#&$
思 索 " #’$# 同 时 借 回 忆 来! 反 复 沉 淀 % 除 净 火 气 % 特 别 是 除尽感伤主义 " #($# 以节制情感 $ 回忆已经内化为作者审 美地把握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 # 并直接影响了艺术形式 的生 成 # 透 过 汪 曾 祺 为 我 们 提 供 的 大 量 回 忆 性 文 本 # 有 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回忆的机制对塑造其文本审美品 格的影响及背后的丰富内涵$ 本文试从汪曾祺小说所 呈 现 的 情 节 %情 境 %情 绪 上 的 特 点 入 手 #做 进 一 步 的 分 析$ 情节 ! 流水式的呈现 人们在回忆往事 时 # 常 发 出 这 样 的 感 叹 & ! 时间如 流水 " $ 这既是指时间如流水般一去不回 # 也向我们揭 示了 一 个 道 理 & 当 我 们 在 回 溯 过 去 时 # 所 感 知 到 的 时 间
关键词 ! 汪曾祺 & 小说 & 回忆 & 流水 & 审美 & 挽歌 汪曾祺有一个很有意味的文学观 ! 小说是回 忆 " # 这 让 我 联 想 到 海 德 格 尔 的 一 句 话! 回 忆 是 诗 的
#!$
是 靠 直 觉 把 握 的 #它 打 破 了 原 有 的 线 性 规 律 #成 为 非 逻 辑的 % 模 糊 的 断 片 # 像 流 动 的 水 一 样 难 于 固 定 和 准 确 把 握 $ 当作家用自己的语言将他们感知到的复杂 % 混沌的 时间面貌以一定形式固定下来的时候 # 正是展现其对存 在的不同处理 # 展现独特风格之时 $ 流水式的行文风格 正是回忆影响汪曾祺对时间感知的结果$ 汪曾祺不同 于许多现代派作家 # 后者更多地利用了过去时间的非连 续 性 和 非 逻 辑 性 带 来 的 零 乱 %神 秘 之 感 #让 时 空 错 乱 交 织 # 创 造 了! 记 忆 的 迷 宫 " # 如 普 鲁 斯 特’ 追 忆 似 水 年 华 ( )前 者 则 巧 妙 把 握 住 时 间 记 忆 自 由 灵 活 %跳 动 随 意 的特质# 在大体恢复原有时光展开的线性历程的基础 上 # 把原本也许复杂冗长的故事变成了一些灵动的片段 和印象的组合 # 增强了如诗般的流动感 # 因此 # 他常说自 己的小说是没有多少情节的 $ ’ 故里杂记*李三 ( 从头到尾就写李三的日常工作 与生活 & 做庙 祝 % 布 置 仪 式 % 打 更 % 缉 盗 % 埋 尸 % 管 叫 花 子 ++ 最 后 # 写 他 顺 手 牵 羊 拿 了 别 人 一 条 竹 蒿 # 故 事 便 结 束了 $ 这算是什么故事呢 )充其量只算是一笔日常生活 ’ 鸡毛 ( 中用大量篇 的流水帐 # 而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 幅描写 西 南 联 大 的 校 舍 % 生 活 环 境 # 写 文 嫂 养 鸡 % 洗 衣 % 嫁女 儿 # 又 写 怪 人 金 昌 焕 # 到 最 后 文 嫂 在 金 昌 焕 的 床 下 发 现 了 一 堆 鸡 毛 )’ 榆 树 ( 十 分 悠 闲 地 讲 述 着! 榆 树 一
!&的作品中却可以看出 " 汪曾 祺 一 生 的 经 历 充 满 着 坎 坷 不 平 " 使 他 对 人 的 选 择 # 人的价值与意义" 特别是中国知识分子价值体系的建 立产生了深深的疑惑 ! 但是 " 经由回忆再现出来的往日 情景 " 是 作 者 二 度 创 作 的 结 晶 " 是 汪 曾 祺 内 心 理 想 与 现 实相互作用的结果" 他把内心深处的自我认同的危机 隐藏 在 文 本 背 后 " 把 美 和 真 推 到 了 前 台 ! 童 年 " 他 生 活 % 徙 & "# 金 在一个 相 当 精 致 的 传 统 文 化 环 境 中 $ 高 北 溟 ! 冬心 ! % 金 冬 心 & "等 人 物 就 是 汪 曾 祺 记 忆 中 那 个 环 境 里 知识分子 !包 括 自 己 "的 缩 影 " 尽 管 很 无 奈 却 被 描 写 得 有 一种纯粹的美’ 大学时代他被抛入了烽火连天的战乱 之中 $ % 日规 & # % 老鲁 & 里有他难以忘怀的西南联大 " 那 时的生活相当艰苦却被描述得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 " 那 里的人很少抱怨 " 平淡知足又不放弃努力 ’#$ 年代 " 当 他刚刚在文坛中崭露头角之时" 一场新的巨变又产生 ( 文革) # ( 拨 乱 反 正 ) ** 接 连 不 了 ’ 之 后 的( 反 右 ) # 断的改变给汪曾祺的心灵 带来了难以平息的震动 "这 些震动在他的小说里是难以遮蔽的! 所以他的小说中 也有一部分描写解放后和文革生活题材的作品" 但比 起解放前题材的作品而言 " 是屈指可数的 ! 并且在这些 反映他人生中最灰暗一段的作品里" 也很少愤怒的控 诉 # 不平与遗恨 " 有的也只是轻轻的调侃和默默的同情 ! % 王全 & 和% 看水 & 反映的是汪曾祺被划为( 右派 ) 时的 下放生活 " 他用劳动的欢乐和对农村生活的新奇体验掩 盖住了内心的失落与怀疑 !( 看水 " 没有什么的 ! 狼不狼 的" 问题也不大! 许多事都不像想象起来那么可怕 **) 一天的劳动后 " 小吕就这样想着在葡萄架下睡 着 了! % 看水 & "! % 云致秋行状 & 则更为具体地反映了知识 分子在解放前后的种种运动中的悲欢离合 " 但主人公云 致秋却是个乐天派" 于是故事也就多了一份随意与从 容 " 少了许多沉重 ! 可以看出 " 这些都是汪曾祺用现在的眼光看待过 去 生 活 时 "有 意 地 将 其 理 想 化 #审 美 化 的 结 果 "也 只 有 借助回忆 " 才能实现审美处理的自由 ! 环境的不断变化 " 一直给知识分子 !包 括 汪 曾 祺 自 己 "准 确 地 给 自 己 定 位 " 并 实 现 自 身 的 价 值+ ++ 即 知 识 分 子 自 我 认 同 的 问 题 " 制造着令人( 痛苦的不完善 ) ! 汪曾祺这一代的知识分 子很少有主动选择的机会 " 总是被动地被大环境抛来抛 去 " 使他对现实多多少少产生了疏离感 ! 就像汪本人在 文 革 中 被 突 然( 解 放 ) 时 曾 诚 恳 地 说 过 "( 京 剧 团 要 使 用我 " 我一定, 鞠躬尽瘁 # 死而后已 ) - " 这是 那个时代
(
收稿日期 !!"")*"+*!"
)’
年一年地长 ! 侉奶奶一年一年地活着 " 一年一年地纳鞋 底 # 的故事 ! $ 回忆为我们提供的正是取自生活世界的 影像和形象的断片 " 它们根据感情世界的内在规律被重 新组织起来 % & 而汪曾祺的情感逻辑就是 " 他认为$ 生
!"#
33 中 国 古 重现的 0 斯蒂芬2欧文在那本奇特的* 追 忆 3 $ 回忆中形象其背 典文 学 中 的 往 事 再 现 + 中 告 诉 我 们 / 景是是 模 糊 不 清 的 " 出 现 的 是 某 种 形 式 " 故 事 1 意 义 1 同 价值相关的独特 问题都集中于这种形式 0 & 于是 " 我们 就能更好地理解汪曾祺小说流水式的叙述背后更深层 的 美 学 意 蕴 0 正 如* 晚 饭 后 的 故 事 + " 它 讲 述 的 不 过 是 主人公郭庆春如何从一个卖瓜的小孩成长为小有名气 的 京 剧 导 演 的 故 事 "有 一 点 俗 气 的 个 人 奋 斗 史 "有 一 点 小市民 的悲欢离合 " 但在王安忆看来 " $ 一个人坎坷起 伏的一生只不过是晚饭后的一场回忆 & !’#" 这 种形式本 身就充满了对人生的戏谑和无奈 0 情境 ! 强大的审美观照 汪 曾 祺 说 /$ 我 追 求 的 不 是 4 深 刻 5 " 是 4 和 谐 5 0 & !(#他运用了各种艺术手段营造这份和谐 0 作者主 观 性 的 大量介入使小说的整体情境呈现出虚拟化 1审 美化 强 的 特 点 / 小 说 中 的 人 物 无 论 是 文 人 雅 士 1 贩 夫 走 卒 还 是 乡 野 之 徒 "都 被 洗 去 卑 下 与 低 俗 "沾 染 了 一 丝 雅 气 " 显得与众不同 . 小说讲述的故事拒绝了人世中凶恶 1 残 酷 和 猥 琐 的 大 量 入 侵 "却 有 意 地 营 造 出 温 暖 1宽 容 与 美好的气氛 " 让人心生向往 ,, 这已被大家公认的小说 风貌 " 与汪曾祺内心深处回忆的机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系0 回忆是个主观性很强的心理活动 " 它可以打开时 间的 限 制 " 使 主 体 摆 脱 经 验 世 界 的 强 制 干 扰 " 自 主 地 构 建诗性的艺术世界 " 即回忆成了作者追求自由的诗性想 象的最优模式 0 当汪曾祺打开记忆的天窗 " 浮现在脑海 中 的 只 是 一 个 小 亮 点 "需 要 用 想 象 和 虚 构 去 延 伸 1填 充 和铺陈完整0 这个亮点之所以能突破时间的重重封锁 而 重 新 闪 亮 "是 一 个 被 照 亮 的 过 程 "由 于 它 在 某 种 层 面 上契 合 了 作 者 的 内 心 " 引 起 了 作 者 的 美 感 需 要 " 作 品 中 被二度创造的人物和情境成了作者审美指向的外化 " 回 忆的文本成了审美的文本 " 这也是为何汪曾祺一直强调 其写作只是为了$ 满足自己美学情感的需要 & 的根本原 因 " 回忆的功用不容忽视 0 回忆不仅在艺术构建的层面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更是在心灵构建上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应 " 而后者决定 了前者 " 并最终促使小说情境的虚构和审美化特性的生 $ 正是 成 0 回忆的部分总是与现实的缺失联系在一起 " 那些 不 完 满 的 1 未 尽 完 善 的 东 西 " 那 些 在 我 们 的 生 活 中 言犹未尽的东西留下的斑痕最能激起人们回忆的欲 望 & !+#0 汪曾祺如此强调审美世界的建构 " 尤其执着于在 过去的时光中寻找其审美理想的支点 " 就是想超越某种 $ 痛苦的不完善 & !"#0 作为一个极富主体性的知识分子 " 汪 曾 祺 把 寻 找 自 我 1实 现 自 我 "实 现 知 识 分 子 的 终 级 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