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整理(应考版)导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内容及结构●教育研究的方法体系分四个层次:(一)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哲学方法论、横断科学方法论(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学科群方法论。
(二)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实证主义范式(定量范式、归纳式)、自然主义范式(定性范式、演绎式)。
(三)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理论研究法(哲学法)、教育历史研究法、教育比较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教育观察法(问卷与访谈)、教育调查法、教育实验法。
(四)教育研究的辅助技术:选题的方法与技术、教育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技术、抽样方法与技术、教育测量技术、教育统计技术、教育研究报告撰写方法与技术。
第一章 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注:此章考两个小题,每题2分,共4分,主要考人物、事件。
1、 教育研究的萌芽期(古希腊——16世纪)亚里士多德科学研究程序:观察——归纳(演绎)——科学性原理亚里斯多德三种归纳法: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直觉归纳法。
2、 教育研究的初步发展期(17世纪——19世纪和20世纪初)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卢梭的《爱弥尔》、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等。
●这一时期出现了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经验论代表人物:培根,强调经验,归纳法,实证研究。
提出观察——实验方法的体系:观察——归纳(实验)——解释性原理唯理论代表人物:迪卡尔、莱布尼茨,强调理性,演绎法,思辨研究。
“教育学心理学化运动”:代表人物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
19世纪形成并盛极一时的科学主义思潮强调 “观察—实验方法”是认识世界最有效的方法,启发人们开始尝试在教育研究中开展实验研究。
裴斯泰洛齐:1774年开展初等教育与手工业劳动相结合的实验;欧文:19世纪初开展教育与机器大生产相结合的实验。
3、 教育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的形成期(20世纪前半期)1、教育理论观点之争集中于研究方法之争,推动了研究学科独立传统派教育: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旧三中心论:教师、教材、教室。
现代派教育:代表人物杜威,新三中心论:学生、经验、活动。
2、教育研究方法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学科的标志:(1)1909年芝加哥大学率先开设教育研究方法理论课程;(2)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教育研究方法的专著。
3、 两种教育研究范式——归纳式和演绎式各自进一步发展。
归纳式教育研究催生了实验教育学(德国拉伊和梅尹曼)、教育测量运动(桑代克);演绎式教育研究产生了新传统派教育:新托马斯主义、永恒主义、要素主义。
四、教育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的完善期(20世纪后半期)美国60年代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第二章 教育研究的基本规范注:此章考论述、简答题。
教育学的学科归属问题、教育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教育研究的科学规范、教育研究的道德规范4个问题都是重点。
1、简述教育研究的方法属性(简述教育学的学科属性):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育学既带有社会科学的色彩,又兼具人文学科的特征;教育研究既强调思辨研究和定性考察,也强调实证研究和量化分析。
2、简述教育研究对象的特性:教育研究对象具有五个方面的特殊性:(1)复杂性。
做准确的归因分析比较困难,原因在于影响教育活动的因素众多,以及人的介入。
自然科学研究是一因一果,而教育研究是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
(2)境域性。
教育研究将普适性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具有情境性和不可复制性。
(3)整合性。
教育研究必须将分解式研究与整合式研究结合起来。
(4)模糊性。
教育研究必须将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结合起来,因为教育效果既取决于认知因素,又取决于情意因素。
(5)两难性。
教育研究必须将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研究相结合,而在理论上存在大量悬而未决的两难问题。
3、简述教育研究应遵循的原则(科学规范):(1)客观性原则。
教育研究应保持价值中立,尽可能避免个人价值取向对研究的负面影响。
(2)公共性原则。
研究中应尽可能使用学术界公认的术语,如果没有公认的术语,必须自我界定并贯彻到底。
(3)操作性原则。
研究中涉及的主要概念术语要有明确的、可操作的定义。
(4)检验性原则。
研究的结果要经得起重复验证,但只要求前后研究结果在发展趋势和方向上相同,而不强求资料数据一模一样。
4、论述教育研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所谓教育研究的道德规范是指在教育研究中,基于伦理的需要,研究人员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其基本内容包括:(要点) (1)实事求是,审慎解释研究结果。
①以事实为依据,不弄虚作假,歪曲事实。
②详尽解释成果的有效性条件和适用范围。
③推广成果要严谨、慎重。
(2)充分尊重和保护被试的各项正当权利。
这些权利包括: ①知情权②不协作权③匿名权④个人资料保密权(3).避免给研究对象造成伤害。
①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可以预期的伤害。
②若伤害不可避免,必须提前告知研究对象。
③若伤害是严重的、长期的,则必须停止研究。
第三章 教育研究的类型与程序注:大致了解,考一个单选,一个简答。
1、简答教育研究的基本类型?(一)按研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1)基础研究:增加知识,提高认识。
(2)应用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应用研究又包括:①现状研究:研究现行教育活动的特点、问题。
②发展研究:探索解决教育问题的有效方法、途径或策略。
③评价研究:对某种教育活动的价值作出判断。
④预测研究:预测教育活动未来的发展方向或趋势。
(二)按照研究水平的不同,可分为:(1)直觉观察水平的研究:“发生了什么事?”。
(2)探索原因水平的研究:“为什么发生这样的事?”。
(3)迁移推广水平的研究:“在其它条件下还会发生这样的事吗?”。
(4)理论水平的研究:“研究中有哪些潜在的理论基础?”(三)按研究中收集处理资料方法的不同,可分为:(1)定量研究:关心教育活动中各要素在数量上的变化及其影响。
强调客观、准确,重在探索教育活动中带有普适性的规律,但一般只能揭示比较表面化的特征或规律。
(2)定性研究:关心教育活动的本质及其意义,而不太关心它们在数量上的变化。
强调对特定情境下教育活动的独特性的理解,强调研究的情境性和深度挖掘,而不太关注研究结果的普适性。
研究样本一般较小。
第四章 教育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技术注:重点章节,没有概念,三个意义是重点。
试述教育文献检索的功能与作用(意义)?教育文献检索(意义)为:(1)了解其他研究者在本领域内已经做了或正在做哪些研究,以便更具体地限制和确定自己研究的课题及假设。
(2)获得一些可能对当前研究有用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把握在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差错及困难。
(3)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材料和认证依据。
教育文献的种类,应理解每种的特点,什么时候查什么(选择)(一)根据加工程度的不同,可分为:1.一次文献:原始文献2.二次文献:检索性文献论文索引 书目3.三次文献:综述性文献(二)根据文献分布的不同,可分为:1.书籍名著要籍教育专著(学术专著和教育随笔)教科书教育论文集教育辞书(教育类词典和教育类大百科全书)科普读物2.报刊:连续出版物报纸 国内主要的教育类报纸--中国教育报、教育文摘周报、中国教师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期刊 两个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工具:★ 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8)(68种)★ CSSCI来源期刊(2010-2011年)目录(教育学)(37种)(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国内主要的教育类期刊教育研究:n 中国教育学刊n 课程•教材•教法n 教育学n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n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n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n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n 教育理论与实践n 教育研究与实验n 比较教育研究n 全球教育展望n 外国中小学教育n 教师教育研究n 中国教师n 教育史研究3.档案中国教育年鉴中国教育统计资料教育志7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常规检索1 顺查法 顺着历史线索往后查,找到历史点,往后查2逆查法从今往后查 3引文查找法、计算机检索两种基本方法:1、在线检索◆ google 或 baidu 等◆ 教育专业网站,如:人教网、新思考、教育在线、中国教师教育网、山东教师教育网等◆ 中国知网(CNKI)2、光盘检索◆ 人大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 中国(CNKI)学术文献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第五章 教育课题的选定与设计注:本章考设计题,找问题。
1、一个好的研究课题的特点五个特点:(1)现实性。
课题应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真实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主观臆造的问题。
(2)价值性。
课题应是最有价值的问题。
包括理论价值、应用价值。
(3)独创性。
有一定的新意和独特之处。
(4)具体性。
明确具体,界线分明。
(5)可行性。
客观条件允许,包括资料、经费、设备、领导支持等。
主观条件胜任,包括知识储备、研究经验、兴趣等。
2、教育研究方案的设计包括八部分内容:(一)课题名称;(二)选题的论证;(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四)研究方法的设计;(五)研究过程和分阶段目标设计;(六)研究条件分析;(七)预期研究成果;(八)经费预算与来源。
3、课题名称三个基本要求:(1)字数不要太多(不多于20字);(2)研究焦点突出;(3)表述方式恰当。
4、选题论证一般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证:一是问题的缘起。
说明选择这一课题的缘由,一般需从现实问题、教育改革的需要、相关理论研究的支持、个人研究兴趣或个人工作体验等多方面进行阐述。
二是文献综述。
说明国内外研究现状,一般的格式是先列举若干最具代表性的相关研究并一一作点评,然后对这些相关研究进行概括,阐明这些已有研究的特点,包括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已达成的共识,也包括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谈存在的问题很重要,而且应与你的研究焦点相结合,也就是说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应该正是你的研究试图解决的问题。
三是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阐明研究的价值。
5、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1)界定核心概念(2)分解问题(3)画概念结构图6、研究方法的选定主要考虑两个因素:(1)方法之间层次清楚;(2)每种方法的设计应明确具体。
主要包括:使用这种方法的目的、样本设计、研究工具设计、 研究实施设计(时间,地点,方式)、资料收集整理方式的设计。
7、研究条件的分析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人员构成(一线教师、教育专家、教育行政官员)、资料准备(已经有了大部分)、设备条件(已经有了)、已有相关研究成果。
第六章 教育调查研究法注:不管定义,理解教育调查的基本类型(考小题),教育问卷设计基本技术考应用题。
1、教育调查的基本类型:(一)按调查的范围来分,可分为:(1)全面调查(2)非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二)按调查内容的性质来分可分为(1)事实调查(2)征询意见调查;(三)按调查的方式来分,可分为(1)问卷调查(2)访谈调查(3)调查表调查(4)测验调查(5)文献调查 2、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的比较问卷调查访谈调查代表性样本大代表性高样本小,代表性弱编码处理便于编码处理编码处理比较困难匿名性匿名性好匿名性差深度问题一般比较简单表面可以调查比较深层次的问题灵活性不灵活可灵活调整调查题目3、问卷的结构包括三个部分:(1)封面介绍词(2)基本情况(性别,年龄等)(3)调查内容4、问卷题目的类型主要有两种:(1)开放式题目;(2)封闭式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