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


C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五、案例分析
1、李老师刚刚到一所小学参加工作一年多,他谦虚好学,经常向老教师请教经验。
有一天,他路遇张、王两位老教师,他问两位教师:“我应该怎样进一步完善自己?”
张老师说:“你很勤奋,继续努力,认真教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积极参加教育科研
活动,提高科研水平。”王老师说:“你应该全身心搞教学,上好你的课就行了,别在科研方
C.直接观察
D.间接观察
6. 教育观察研究的设计包括(ABCD)。
A.确定观察的内容 B.选择观察的类型
C.制定观察记录表 D.训练观察人员
五、简答题
1.简述教育观察研究的作用。
2.简述教育观察研究的局限性。
3.教育观察研究实施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如何处理好观察者与观察对象的关系?
5.进行实际观察时必须注意哪些事项?
面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科研有什么用处啊?对我们小学教师一点意义也没有。”
李老师很困惑,他不知道究竟该听哪位老师的话。
你觉得张、王两位老师谁的观点更合理?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教育研究:指的是运用一定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事实或现象的研究、
解释和预测,以认识和了解教育规律的活动。
二、简答题
1、教育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1)推动教育改革
(2)提高教育质量
(3)丰富和完善教育理论
(4)提高教师素质
2、 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几个步骤?
(1)选题
1
(2)查阅文献资料 (3)制定研究计划 (4)收集研究信息资料 (5)整理和分析资料 (6)形成研究报告或论文 3、简述教育研究工作者必须遵循伦理原则的要求。 (1)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应充分尊重研究对象的权利。如,知情权、不公开保密权、
第二章 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
一、名词解释
1.课题论证
2.自变量
3.因变量
4.无关变量
5.假设
二、判断题
1. 每一个教育问题都能成为教育研究的课题。( )
三、填空题
1.教育问题是
的来源基础。
2. 一 般 来 说 , 课 题 论 证 应 实 现 以 下 目 的 : ⑴
;⑵



3. 完 成 一 份 课 题 研 究 方 案 , 总 的 制 定 要 求 是 方 案 要 体
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刘志军《教育研究方法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教育研究概述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研究
二、简答题
1.教育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2.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几个步骤?
3.简述教育研究工作者必须遵循伦理原则的要求。
三、填空题
1.教育研究的本质特征是

2.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有:⑴
;⑵
;⑶
;⑷
要注意搜集有代表性的文献资料。如刊登在本学科核心期刊上的文献,由学科带头人或知名
科学家撰写的文章,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人的讲话等,可以代表当前的发展水平和认识程度。
()
3.课题指南并非课题本身,它只是选题的方向和参考。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具体实际情况,
从某一角度把研究方向具体化。( )
五、选择题
1.根据加工程度的不同,文献可分为(ABC )。
反思细节化。
3.目前常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有:⑴
。⑵频率式。⑶实录式。⑷是非式。⑸

四、选择题
1.对中小学生结伙逃课上网行为的观察属于( )。
A 结构式观察 B 非结构式观察 C 参与性观察 D 非参与性观察
2.一般认为,记录有关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儿童传记形式的( ),是研究儿童的一种主要
方法。
A 日记描述法 B 轶事记录法 C 连续记录法 D 行为检核法
要注意搜集有代表性的文献资料。如刊登在本学科核心期刊上的文献,由学科带头人或知名
科学家撰写的文章,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人的讲话等,可以代表当前的发展水平和认识程度。
( 正考。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具体实际情况,
从某一角度把研究方向具体化。( 正确 )
五、选择题
全面性。(4)观察的典型性。 2、 微格观察实施要求:①观察主题微型化。②观察记录声像化。③观察剖析网格化。
自愿参与权等。 (2)审慎解释研究成果。研究者在获得研究结果后须向社会提供研究信息,展示教育
研究的结果及价值。在公开研究成果的过程中需向公众作出合理的解释。 (3)避免给研究对象造成伤害。 三、填空题 1、创新 2、客观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伦理原则 四、选择题 1、A 2、B 3、A 五.案例分析 张老师的观点更合理,因为教育研究可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具体表现在: 1、教师通过参与教育研究,更深刻的了解教育现状。 2、能够促使教师改进教学,进行有效的教学工作。 3、教师通过参与教育研究能帮组教师总结经验、克服不足。 4、教师通过参与教育研究能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促使教师形成系统的研究方向,使 教师找到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3
5 从各级课题指南中 选择研究问题 3.在课题题目的拟定上,要注意哪些问题? 1 课题的表述应清晰具体 2 课题的表述应避免价值判断 3 课题的表述应用陈述句 4.提出假设必须考虑哪些条件? 首先,假设的提出必须有一定的根据,我们不能随心所欲的想出所谓的假设 其次,假设要尽可能不与当前公认的事实相矛盾 最后,假设提出后应该有一定的预测功能,能够很好地解释新的现象和活动 5.课题研究方案的结构大体包括哪几个方面? 1 课题名称 2 问题的提出 3 研究的依旧与假设 4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5 研究的目的 6 研究的内容 7 研究的进度步骤 8 研究的条件 9 研究的成果形式 五.选择题 A 六、案例分析 课题:优生与后进生学习方法的比较研究 建议从现实性、可行性、创新性和价值性或适用性等维度说明。下面是学生做的参考答 案。 原因如下: (1) 之所以优生和后进生学习成果差别很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的学习方法不 同,这也是教育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此课题一方面可以提高我们的理论认识,以此 改变教育活动,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全体学生的素质发展,从而真正实现 全面发展,也就是说该课题就有很大的价值性。 (2) 虽然优生与后进生学习方法的比较研究这方面研究早已有人涉及,但我们可以在他 们的基础上挖掘加深,从而达到一个新的认识水平。 (3) 该课题实践性很强,作为教师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身处教育第一线,我们更了解学 生,更了解学生的问题,优生与后进生的学习方法我们也是很熟悉,这样可以更好的开 展此课题的教育研究。 (4) 优生与后进生学习方法的比较研究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一方面,我们可以以问卷调 差或访谈的方式展开,比如说:现在小学,初中,高中取出优生和后进生的样本进行教 育研究,这样目标集中,就可以具体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该课题作为教师我们熟 悉,了解学生的一些情况,这样更容易把握。
5. 1.根据加工程度的不同,文献可分为( ABC )。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四次文献
5
第四章 教育观察研究
一、名词解释
1. 观察法
二、判断题
1.行为检核法只是判断一定行为出现与否,不提供行为性质的材料。
三、填空题
1.教育观察研究具有以下特征:⑴
。⑵
。⑶
。⑷

2.微格观察实施要求:①观察主题微型化。②观察记录声像化。③观察剖析网格化。④观察
六、分析题
就下面的观察记录,说明运用了什么样的观察方法和记录方法,并指出其不足之处。
墙角有位男孩在哭。
男孩对他的小伙伴生气,因为他的积木城堡被他们弄垮了。
保育员正在试着处理这一问题,而老师却无视于上述两组孩子的反应。
教室里蛮拥挤的。
没有人在图书角看书。
女孩子在娃娃角扮家家。
6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的运用感官或辅助仪器,对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 统考察,从而获取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 判断题 行为检核法只是判断一定行为出现与否,不提供行为性质的材料。正确。 三、 填空题 1、 教育观察研究具有以下特征:(1)观察的目的性。(2)观察的客观性。(3)观察的
2.自变量:当两个变量存在一定的的联系,其中 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有影响作用, 具有影响作用的变量就是自变量,它是研究者能操纵的能控制的因素。
3.因变量:因变量就是教育研究的效果,是受自变量作用和影响的变量是研究者要了 解和发现的结果变量。
4.无关变量: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是自变量以外的与研究无关但又能影响研究结 果的因素,也是我们需要加以控制的变量,否则就会影响研究的可靠性。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四次文献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3. 文献:具有历史价值和资料价值并通过各种媒体形式保存下来的资料信息。
4. 文献检索:从众多的文献资料中查找并获取所需资料的过程。
二、简答题
2. 文献检索的意义是什么?
1 学习他人的研究设计,并使自己的研究有所创新。
2 减少重复研究和无效研究,提高研究效益。
;⑸

四、选择题
1.( )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和创新知识,扩展和完善理论。
A 基础研究 B 应用研究
C 历史研究 D 描述研究
2.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属于( )
A 宏观研究 B 微观研究
C 中观研究 D 预测研究
3.从一定程度上说,遵循( )是对教育研究者首要的、基本的要求。
A 客观性原则
B 创新性原则
下列哪些课题适合你来研究?为什么? ⑴低年级小学生产生错别字的心理研究 ⑵小学生环保教育教材与课程设置研究 ⑶研究性学习与教育的未来研究 ⑷优生与后进生学习方法的比较研究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