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名词解释园林树木部分名词名词释意1 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与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筑山、埋水、叠石)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的环境。
2 孑遗树种在中国由于冰川是山地冰川,所以有不少地区没有受到冰川的直接影响,因而保存了许多欧洲已经灭绝的树种,这些树种称为孑遗树种。
(已考)3 园景树在园林中栽植运用作为园林局部中心景物,形成特殊景观的植物。
(已考)4 独赏树又称孤植树,标本树、赏形树或独植树,主要表现树木的体形美,可以独立成为景物供观赏用的园林植物。
5 庭荫树又称绿荫树,主要以能形成绿荫供游人纳凉避免日光直射和对环境起到装饰作用的树种。
由于常用于建筑或庭院中,故习称为庭荫树。
6 行道树为了美化,遮荫和防护等目的,在路旁栽植的树木。
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抗性,树冠大,荫浓,发芽早落叶迟而且落叶期持续的时间短,花果不污染街道环境,干性强,耐修剪,干皮不怕暴晒,不易发生根蘖,病虫害少,寿命较长,根系较深。
问题是,株距偏小,树种不够丰富。
若说某个树种好时全国竞相仿效。
(已考)7 观花木凡具有美丽的花朵或花序,其花形、花色或花香有观赏价值的乔木、灌木、丛木及藤本植物均称为观花木或花木。
8 藤木(藤本类)本类植物包括各种缠绕性、攀缘性、钩搭性等茎枝难以自行独立的木本植物。
9 植篱又称为绿篱或树篱,在园林中起分隔空间、范围场地,遮蔽视线,衬托景物,美化环境以及防护作用的一类树种。
分为,花篱、果篱、彩叶篱、枝篱、刺篱。
10 秋色叶指那些每年秋季树叶变色比较均匀一致持续时间长,观赏价值高的树种,如枫香、黄栌、、鸡爪槭、银杏11 春色叶春天叶芽长出叶色不为绿色的叫春色叶树种,其特点是时间短,叶少,以红色为主。
如七叶树(鲜红)、香椿(紫红)、臭椿、黄连木、石榴、栾树等树种。
12 生态幅各种植物对生存条件及生态因子的变化强度有一个适应的范围,是有一定限度的,超出这个范围就会死亡,这种适应范围叫做生态幅。
13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生物与环境间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互作用和依存的整体。
14 生态因子在组合环境中包含许多性质不同的单因子直接或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这些因子就称为生态因子。
包括气候、土壤、地形、生物、人为五个因子。
15 生态类型同一种植物由于长期适应不同环境而发生变异性和分化性的个体群,这些个体群在形态、生态特征和生理特征上均有稳定性和遗传性。
(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态习性的一类一群植物称为生态类型。
)16 生态习性由于植物长期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对环境要求及适应性即植物的生态习性。
17 生活型植物对所在的环境综合条件长期适应而表现在外貌上的类型。
18 广温植物有些植物种类对温度变化幅度的适应能力特别强,因而能在广阔的地域生长、分布。
这类植物称为广温植物。
19 多浆植物体内有由薄壁组织形成的储水组织,所以体内含有大量的水分,因而能适应干旱的环境条件,这类植物称为多浆植物。
名词名词释意20 地被植物凡能覆盖地面、低矮的且观赏效果较好的一类植物均称为地被植物,除草本植物之外,木本植物中之矮小丛木,偃伏状或半蔓性的灌木以及藤本均可能用作园林地被植物用。
21 生长期积温植物在生长期中高于某温度数值以上的昼夜平均温度的总和,称为该植物的生长期积温。
22 光补偿点树木由光合作用所合成的物质量与其所消耗的量相等,此时的光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23 有效积温每种植物都有其生长的下限温度,当温度高于下限温度,它才能生长发育。
这个对树木生长发育起有效作用的温度值,称为有效温度。
树木在某个或整个生育期内的有效温度总和,称为有效积温。
24 阳性树全日照下生长良好,而不能忍受荫蔽(弱光条件下生长不良)的一类植物。
25 旱生树种在干旱环境中能长期忍受干旱而正常发育的植物类型。
26 湿生树种需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若在干燥或中生的环境下则常至死亡或生长不良的树种。
27 酸性树种在呈过强过弱酸性土中生长良好,而在碱性钙质土中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的一类树种。
28 自然群体(植物群落)是由生长在一定区域内,并适应于该区域或环境综合因子的许多互有影的响植物个体所组成的植物群,它有一定的组成结构与外貌,它是依历史的发展而演变的一类物。
29 栽培群落按人们的需要把同种或不同种植物栽培在一起,服从人的防护、观赏、生产的需要,它的外貌结构及其形成发展过程受人们栽培管理所支配。
30 优势种在植物群体中,那种数量最多或数量虽不多但所占面积却是最大或主要部分称为“优势种”。
31 城市树种规划对城市园林绿化树种做一个全面的安排,即根据各城市的性质,在树种调查的基础上,按比例选择一批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并能较好发挥园林绿化多种功能的树种进行种植的工作。
32 骨干树城市绿地内树种,在花园、学校、机关、街道广场等不同绿地重复使用的一类树种。
33 基调树形成城市基调的树种,一般种类不要多3-5种即可,数量要多,为城市树种中最有代表性的树种。
34 植物造景把我们所需要的植物,在发挥园林综合功能的需要、满足植物生态习性及符合园林艺术审美要求的基础上,合理搭配起来,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人工栽培群落,创造出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的工作。
35 林缘线树冠垂直的投影线在平面上的线。
36 林冠线树冠与天空交接的地方。
有高低起伏,连起的线就称为林冠线。
37 栽植通常称为种树,也就是将树种在土壤篱,从专业角度来说就不是那么简单,栽植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起、运、栽。
38 定植树木栽种以后不要在移动,永久性的生长在一地称为定植。
39 移植如果苗木栽植在一个地方是短时间的,以后仍要搬走,称为移植。
40 假植短时间内临时将苗埋在土中,称为假植。
41 冻害主要指植物(树木)因受低温的伤害而使细胞和组织受伤甚至死亡的现象。
42 霜害生长季里由于急剧降温,水气凝结成霜使幼嫩部分受冻称为霜害。
43 古树名木凡达100年树龄的树木均可称为古树,其特点是生长年代久远,已经进入缓慢生长时期,茎干增粗生长缓慢,形态上历经风霜,饱经沧桑。
名木是指因具有历史意义、文化科学意义或其它会影响而闻名的树木。
44 树木的物侯期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长期适应周期变化的环境,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形态和生理机能有规律变化的习性,即生物的生命活动能随气候变化而变化。
人们可以通过其生命活动的动态变化来认识气候的变化,所以称之为“生物气候学时期”,简称为“物候期”。
45 生命周期植物从播种开始,经幼年、性成熟开花、衰老直至死亡的全过程称为生命周期。
46 离心生长由根须向两端不断扩大的生长,叫做离心生长。
名词名词释意47 树木的年生长周期指树木每年随环境周期变化而出现形态和生理机能的规律性变化。
48 花芽分化指植物生长点由叶芽状态开始向花芽状态转化的过程。
49 季相由于季节不同,在同一地区所产生的不同的群落形象就称为季相。
花卉学部分名词名词释意1 花卉狭义的花卉是指草本的观赏植物,或称为草花。
广义的花卉(观赏植物)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或木本植物。
2 露地花卉就是自然条件下可以完成全部生长过程,不需保护地,如温床温室栽培。
但如需要提前开花时,可在早春用温床或冷床育苗。
即繁殖栽培均在露地进行的花卉。
3 水生花卉指生长在水中包含湿生、沼生、水生植物中有较高观赏价值或有一定公用的花卉。
如睡莲、荷花等。
4 岩生花卉指耐干旱瘠薄性强,适合在岩石园中栽培的花卉。
5 温室花卉原产热带、亚热带及南方温暖地区的花卉,在北方寒冷地区栽培必须在温室里培养,或冬季需要在温室里保护越冬的花卉。
依耐寒能力可分为三类,低温、中温、高温温室花卉。
6 一年生花卉(春播花卉)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花卉,即从播种到开花结实、枯死均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
一般在春天播种,夏秋开花结实,然后枯死。
7 二年生花卉在两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花卉。
当年只生长营养器官,越年后开花、结实、死亡。
一般在秋季播种,次年春夏开花,故常称为秋播花卉。
8 球根花卉球根花卉均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地下部分变态肥大,有的是茎,有的是根在地下形成的球状物或块状物,这类花卉统称为球根花卉。
9 宿根花卉可以生活几年至多年而地上部分无木质茎,地下部分不发生变态的花卉植物。
10 春化作用某些植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要求必须通过一个低温周期才能继续下一个阶段的发育,即引起花芽分化,否则不能开花,这个低温周期就叫做春化作用。
11 光周期现象光周期是指一日中日出日落的时数(即一日的日照长度)或指一日中明暗交替的时数。
而光周期现象是指光周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反应,它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不仅可以控制某些植物的花芽分化和发育开放过程(或称成花),而且还影响植物的其它生长发育现象。
12 C:N比学说即认为花芽分化的物质基础是植物体内醣类的积累,并以C:N率表示。
这种学说认为植物体内含氮化合物于同化醣的含量的比例是决定花芽分化的主要关键,当醣类含量比较多而含氮化合物少时,可以促进花芽的分化。
13 成花素学说认为花芽分化是由于成花素的作用,认为花芽分化是以花原基的形成为基础的,而花原基的发生则是由于植物各种激素趋于平衡所导致,形成花原基以后的生长发育速度也主要受营养和激素所制约。
14 长日照植物这类植物要求较长时间的光照才能成花,一般要求每天有14-16小时的日照,可以促进开花,若在昼夜不间断的光照下,能起更好的促进作用,相反在较短的日照下,便不开花或延迟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