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骆驼产业现状作者:库木克·木卡米提指导老师:努尔江摘要:根据其生产性能可分为奶用、肉用,役用,绒用及兼用驼。
新疆驼就属于兼用驼。
本文在驼奶产业、驼毛产业、驼肉产业等方面讲述新疆骆驼的产业现状并对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折,提出了新疆骆驼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新疆骆驼;产业;现状骆驼是一种大的背上着生有驼峰的有蹄类哺乳动物。
早在史前期即为人所养,通常认为有两个种:一是体型较重的双峰驼,生活在中亚西亚沙漠之中;另一种单峰的阿拉伯骆驼,或称单峰驼,它们广泛地生存于中东,印度和北非洲。
新疆骆驼属于第一种,即双峰驼。
双峰驼生活在寒冷冬季时被有长而色暗的皮毛,腿较短,一峰成年双峰驼的体高,从地面量至封顶不超过2米,仅及细高型单峰驼的肩峰那么高。
现有骆驼约25万峰,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甘肃、青海等省区。
其中,新疆骆驼(双峰驼)存栏总数约为16万峰,占全国骆驼总数的64%。
产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新疆双峰驼又分为南疆型和北疆性两个类型。
北疆型骆驼:体躯较低矮粗壮,头部短小、嘴尖、兔唇、眼眶拱隆、眼球凸出,鼻梁隆起、额部宽广,颈长短适中,呈“乙”字弯曲,两峰高度20厘米~40厘米,呈圆锥型,一般前峰高而窄,后峰低而广。
北疆型骆驼又分粗糙结实型和细致紧凑型两种。
毛色以褐色居多,黄色次之。
褐黄色占42.6%,淡黄色占29.5%,黄色占2%,白色占5%。
南疆型骆驼:体质细致紧凑,外形呈高方形。
头短小而清秀,略呈楔形,嘴尖,唇长而灵,鼻梁平直,两鼻孔闭合成线状,在唇端上缘连成半卵圆形,生有3厘米~5厘米长的睫毛,额宽微凹,后蹄基直径为16厘米~18厘米。
峰基偏宽,其周长为100厘米~110厘米,两峰间距为25厘米~40厘米,峰高30厘米左右。
褐色占38%,黄色、草黄色占22%,红色占31%,乳白色、白色占8%,鼠灰色占1%。
1驼奶产业乳用驼根据产乳性能可分为三类,即高产乳用驼,中产乳用驼和低产乳用驼,年产乳量在3000以上的为高产乳用驼,在1500-3000L之间者为中产乳用驼,1500L以下为低产乳用驼,只有高产驼和中产驼才被看作是真正的乳用驼。
目前,全国骆驼存栏约25万峰。
新疆骆驼存栏13万多峰,占全国的52%,其中奶驼约4万峰,考虑到季节和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一峰奶驼日均产奶3kg、年产奶1t多,全疆全年驼奶产量4万多吨。
1.1 驼奶营养价值骆驼奶口味微甜,营养成分非常接近人奶,比牛奶的营养价值更高,是当地的常见饮品。
驼奶,首先是以其生命力来演绎骆驼奶的营养价值,纯天然、绿色是第一。
其次,据有关科学家认为,骆驼奶比牛奶更有益健康,其维生素C的含量是牛奶的三倍,100毫升骆驼奶与等量牛奶的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3.8毫克与1.0毫克;骆驼奶中含有类胰岛素因子可以促进胰腺分泌胰岛素。
此外,骆驼奶的蛋白质含量与钙含量均高于牛奶,脂肪含量则低于牛奶。
除了具有高营养价值以外,同时还可以补铁,属于天然的多功能乳品。
由于当今世界上很多乳制品,为了能够满足人们的消费要求,不停的研发什么加铁,加钙,加维生素A、B、C等等营养素,而骆驼奶不需添加什么营养素就是最具营养价值的乳品,故而不愧为纯天然的多功能乳品。
驼奶具有强身健体、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癌等功效[2]。
1.2驼奶医疗效应哈萨克族人民长期以来就用驼奶治疗肺结核病。
2009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临床研究发现,在不接受正规治疗的情况下,部分乙肝患者饮用一段时间驼奶后实现了乙肝转阴。
哈萨克族人民长期以来就用驼奶治疗肺结核病。
2009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临床研究发现,在不接受正规治疗的情况下,部分乙肝患者饮用一段时间驼奶后实现了乙肝转阴。
驼奶具有滋阴壮阳的功效,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等国医生更是将驼奶作为帮助病人康复的处方药,饮用驼奶有助于水肿、黄疸、脾脏疾病、肺结核、哮喘、贫血和痔疮等患者的康复。
非洲一些国家的艾滋病患者被建议服用驼奶,索马里人坚信驼奶有治病功效。
大量的科学证据表明,定期饮用驼奶是治疗糖尿病的最适宜方法。
Beg(1986)发现骆驼乳能够成功地稳定年轻人糖尿病病情,并归因于骆驼乳蛋白质中存在有一段类类胰岛素片段。
糖尿病患者每天消费5ml骆驼乳,对胰岛素需求量下降,血糖水平趋于平衡。
以色列和德国的比较生理学研究表明,驼奶具有明显的抗糖尿病特征。
饮用驼奶可帮助Ⅰ型糖尿病患者大幅减少胰岛素注射量[3]。
1.3驼奶市场除部分牧民零散自卖驼奶外,全疆3家驼奶加工企业年处理生鲜乳能力约1.5万t,年加工量仅2 000t左右。
驼奶收购价格各地不一,在20~35元/kg之间[4]。
从国内看,驼奶原来是农牧民自挤自饮和在家招待客人的饮品,极少对外销售,驼奶产量常年保持在4万t左右,仅占世界总产量的0.74%。
国内市场上的驼奶主要产自新疆,消费人群主要是哈萨克群众、康复人士、老人、医务工作者和教师等。
目前,北京、上海、福建、浙江、江苏、河北、黑龙江、重庆、香港、台湾等地开始销售驼奶,并且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驼奶身价不菲,一瓶180g的液态驼奶售价48元,一罐300g的驼奶粉售价588元,但销售依然很好,供不应求。
驼奶在内地城市的销售空间已经初步打开,前景光明[4]。
尽管目前已经有很多关于驼奶产量的数据报道,但由于测量计算方法的不一致,不同研究人员报道的结果差异较大,目前对骆驼的产奶能力还缺少系统、准确的研究报道。
2 驼毛产业驼毛是我国四大特种动物纤维之一,驼绒更是毛纺工业上发展高档纺织品的重要原料。
在我国养驼业的经济收益中,约有50%以上的收入来自驼毛。
为促进养驼生产的发展,首先就要提高驼毛品质和产量,才能进一步适应毛纺工业的需要。
2.1驼毛化学组成驼毛是一种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角蛋白,其化学组成是由C,H,O,N,S 等元素构成的。
驼毛中氨基酸的特点,则是含硫氨基酸主要以胱氨酸形式存在,胱氨酸含量高大10.25%。
这一特点可能是决定驼毛蛋白质结构和性质的关键。
因为构成毛纤维角蛋白的氨基酸,一般是不可能单独的存在,而是由两个以上氨基酸互相结合形成的氨基酸团,这种氨基酸团,在化学上称为多缩氨酸。
所以,驼毛具有抗酸强,耐碱差,易氧化等特性。
2.2 驼毛脱换驼毛属于原始品种,因受自然选择的作用较大,至今仍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驼毛的周期性规律。
骆驼终年放牧在荒漠草原上,饲养管理极为粗放,营养状况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尤其在越冬期间,天寒草枯,采食不足,依靠分解体内脂肪来维持,每到春节营养状况极差,流向毛乳头的营养物质很少,毛球细胞的分裂减弱,毛根部随之变细,致使毛纤维与毛球逐渐脱离。
因此,每年三月开始,先从耳根和尾根周围发生脱毛。
但粗毛和粗长毛的托换比绒毛要晚2-3个月。
2.3 驼毛工艺特性驼毛的工艺特性,也就是驼毛的物理特性。
根据驼毛物理特性的差异,决定其纤维在毛纺工业上的价值和用途,所以通常称之为工艺特性。
驼毛的工艺特性,是养驼生产部门,商业收购部门和毛纺工业部门评定驼毛品质的重要依据,据此也可以与其它毛纤维相区别,对提高和指导养驼业生产,有着直接的重要作用。
表示驼毛工业特性的指标甚多,现将常用的细度,长度,匀度,弯曲度,强度,弹性,光泽与毯合性等。
3 驼肉产业骆驼虽不是一种专门供产肉用的家畜,但养驼业每年淘汰处理的大批骆驼,经放牧肥育后,也是市场肉品来源之一。
特别在自然条件难以养育其它家畜的地区,骆驼更是很好的肉食来源,而且骆驼是目前畜禽进行防疫注射疫苗和疫病治疗最小的动物,几乎不饲喂任何添加剂可以说驼肉是最有机,最绿色的肉产品。
驼肉蛋白质含量高,肉质细嫩,含有大量糖原,驼峰和驼掌具有很高的医药和保健开发价值。
3.1驼肉品质与营养成分每峰单峰公驼的屠体可达400KG,双峰公驼可高达550KG,母驼一般在250-350KG。
据对4300峰单峰驼的统计,平均屠体重为439-484KG,总产肉量为530-650t。
显然,产肉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年龄,性别,饲养条件以及健康状况,肉的味道也与以上因素有关。
驼肉酷似牛肉,每公斤所含热能为740cal*,肌纤维虽较粗,但无异味,又由于骆驼的脂肪沉积,绝大部分是在两峰和腹腔内,皮下脂肪很少.,肌纤维间更少,因此驼肉是一种含动物性蛋白质较高的瘦肉性肉类。
驼峰和驼掌只要烹调得意,也能成为宴席上的上等好菜。
峰脂、板油及花油,也是高寒地区人民的重要食品,四肢筋腱与牛蹄筋相似。
不同部位的肉,其蛋白质、水分、脂肪、灰分的含量不同。
年龄也可影响肉的成分。
5岁以下的骆驼,其蛋白质、脂肪、灰分含量均小于5以以上的骆驼。
3.2骆驼的屠宰率与净肉率膘度中上等的成年骟驼,屠宰率可达50-60%,净肉率为40-45%,脂肪率在5%以上。
据测定,骟驼的皮重和头蹄重都在32KG以上,皮比头蹄更重一些。
眼肌面积平均在80cm(平方)左右。
骆驼经抓膘肥育后,脂肪深积能力很强。
据调查,新疆奇台县驼运社,曾从一骟驼胴体中取得脂肪73KG。
内蒙古西苏尼特旗家畜改良站曾屠宰一峰870KG活重的骟驼,所得胴体重是547.5KG,屠宰率62.9%,峰脂和腹脂重是101KG。
如果将骆驼胴体分解为颈部,两前肢,两后肢,躯干等四大部分,其重量百分比和骨肉比情况见表。
表骆驼胴体各部的重量百分比和骨肉比(%)项目颈部两前肢两后肢躯干重量百分比10 12.5*2 11.5*2 42骨肉比 1 :33 1 :3.3 1 :5.5 1 :2.44.5结论新疆具有发展骆驼产业的独特优势,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即货源优势不足、种源优势不足、养殖优势不足、合作优势不足、加工优势不足、市场优势不足、政策优势不足。
因此应当采取以下几种措施:尽快制定骆驼产业发展规划、出台骆驼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尽快制定驼奶行业标准和相关配套方案、加强对驼奶产业的监管、切实规范骆驼养殖专业合作社、加大对驼奶产业的科技支撑、广泛宣传和推广驼奶产业、以典型示范引路,推动形成骆驼产业一体化格局。
参考文献[1] 王俊勋、孙新华、齐新林、等. 新疆驼奶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J] ,中国奶牛,2013.04;13-16.[2] 阿扎提·祖力皮卡尔、哈尔阿力·沙布尔. 新疆养驼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动物保健,2010,03 , 85.[3] 吉日木图,陈钢粮云振宇.双峰驼与双峰驼乳[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1;29-51.[4] 宁夏农学院.养驼学[M ]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3.5.1;40-61.[5] 李孔亮.骆驼科学论文集[M ]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3;1-10.[6] 云振宇, 蔡晓湛等. 骆驼乳产业的发展分析[J].农产品加工, 2008,11.[7] 陆东林, 张靜等. 骆驼和驼乳[J]. 新疆畜牧业杂志, 2008,1.[8] 段连敖. 内蒙古骆驼产业发展战略[J]. 宏观论坛, 2010.7,9-10.[9] 段连敖. 中国骆驼产业发展设想[J]. 中国牧业通讯, 2010.7,9-10.[10] 张培业. 加大驼产品开发力度促进养驼业恢复和发展[J].内蒙古畜牧科学,2001,22(5).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