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骆驼祥子的悲惨命运姓名:王永青2013年3月摘要:《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小说中的一部悲剧作品。
作品通过社会的黑暗、和主人公安于命运安排的性格特点、婚姻的不幸遭遇。
表现了祥子的悲惨命,并通过其形象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社会问题,那就是下层劳动者的命运和道路的安排。
突出了这部悲剧作品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思想意义。
关键词:老舍《骆驼祥子》悲剧命运老舍早期创作中的优秀作品《骆驼祥子》塑造了一个北京城洋车夫祥子的形象,是对车夫性格的重要描绘。
他以人物祥子自身的性格特点,愤怒揭露和声讨了那吞吃祥子一切,把祥子逼进堕落深渊的令人窒息的腐朽、黑暗的社会。
优秀文学作品的巨大艺术魅力应集中在典型人物的成功塑造上。
鲁迅说过:“典型是时代的现象。
”①认识某一文学典型,既要明了其深刻的时代烙印,又要探求所蕴涵着的丰富社会内容。
同时作品人物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中,其命运肯定会受所处时代的制约和影响。
骆驼祥子的命运既有性格上的原因,也有社会影响和婚姻上的悲剧。
就这三个方面,本人来谈谈骆驼祥子的命运。
一、社会的黑暗人们生活在社会中,必然受到社会的约束,祥子的人生道路,是由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属的社会地位、还有他与社会的各种联系所决定的。
祥子的形象是当时黑暗社会的真实写照。
在祥子与各种社会力量的复杂关系中显现出来的。
祥子原是个矿产农民,十八岁时来到北平谋生。
那时身强力壮,像一棵大树一样充满生气。
他要强、勤俭、正义,对生活满怀希望,向往买辆洋车,做一个独立自主、不受车行老板气的洋车夫。
为此他“从风雨里咬牙,从茶饭里自苦。
”以三年的血汗挣出了一辆自己的车,但很快被军阀战乱中的大兵掠夺去。
痛苦愤怒的祥子并没有认输,为了再度实现理想,他拼了命、拉下脸,不顾同行义气抢买卖,甚至和老弱病残挣座儿。
可是不久,他用性命和荣誉积攒起来的买车钱,又被反动政府的孙侦探敲诈一空。
第三次祥子牺牲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勉强和车厂主的女儿虎妞结婚后,用老婆的私房钱买了一辆旧车。
一年后又因为虎妞难产而死,不得不卖车还债。
买车丢车的三起三落,这些事情发生的突然,但也带有很大的偶然性,这非人的生活折磨和打击,摧残了祥子的强壮身体,也毁灭了他奋发向上的生活意志和美好的品格与灵魂,使他的性格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这也是事态发展的必然趋势。
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苦难与无奈。
钱会把人引进恶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地狱中去。
注释:①漆瑗著《中国现代文学史》 1099页通过祥子悲惨命运深刻的说明,在那黑暗的旧社会,作为低层的社会劳动人民,以个人的力量来奋斗,实现地位转变,无论他们个人付出多大的代价,也是无济于事。
“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
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①老舍“站在抨击黑暗旧中国的高度,写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和英雄们的悲剧相比,普通人的死,尽管不无悲壮,但不眩目,更多得是让读者于淡淡的血痕中看到社会的症结。
”对一个人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比灵魂更可贵,比失去灵魂更严重的了,作者正是通过祥子的形象,强烈的控诉了这个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祥子这一形象向人们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和迫切的社会问题,那就是下层人民的命运和道路问题。
二、婚姻的不幸祥子生命中的两个女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母夜叉”,谁得罪了她,她就会骂街,她横冲直接的语气、撇撇嘴的和说话的语气,都是样子不喜欢她的原因。
小福子温柔善良,有由于当时封建思想的束缚,小福子被逼自杀。
没有了生命中的精神支柱,祥子失去了生活的方向。
虎妞和祥子的婚姻,小福子的死给他以致使的打击,小福子被逼死与祥子的个人主义思想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假如小福子说“我没法子”时候,祥子肯娶她的话,她可能不至于死得那么早,但是逼迫小福子走上绝路的仍然是没有给穷人出路的社会。
假如祥子肯伸出救援之后的话,也不过让悲剧换一个形式,换一个时间而已。
“拿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作”的小马儿祖父并不是一个个人主义者,也同样没有前途。
小福子对祥子有情有意,祥子也很喜欢她,但祥子负不起责任,在曹先生避难回来,要祥子再来拉包月还答应他把小福子接来同住。
但小福子却已经被卖进妓院,后来自尽了。
祥子彻底失望了。
憨厚沉默的祥子实际上也生着一颗善感脆弱的心,他显然不是挣扎在完全走投无路的时候才放弃人生的追求的,而是从生活经验中预计到未来也是黑暗就停止奋斗的。
他在街上失魂落魄,当外在的力量压迫生命的时候,祥子既没有去分析压迫的根源,引出抗争的愿望;也没有去内省自己的个性,增强反抗的力量。
每一次的打击,都只是更深地引起祥子对自我生命价值的否定。
他总是自问要强又怎么样呢,烟,酒,色都对他更增添一份诱惑力。
在虎妞和夏太太的伤害中,固然是她们设好圈让祥子钻,但同时也是由于祥子缺乏足够的意志力战胜自己的本能冲动。
祥子自己对此没有进行丝毫反省,而只是简单地认为“说真的,自己并没有什么过错。
一切都是她布置好的,单等他来上套儿。
毛病似乎是他太老实,老实就必定吃亏,没有情理可讲!:在与车夫们的关系上祥子不善于与他人交流,但一旦自己受到挫折,却容易暗中琢磨,按自己的思路从别人的生活中引起奋斗没有价值的悲思。
小马儿祖父说“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这里包含着对过往悲惨生活的沉痛诉说,也包含着对群体共同抗争的深切呼唤,但祥子忽略了后面一层意思,只是再一次自问“要强有什么用呢?……何不得乐且乐呢?”祥子这一生命意志方面的缺陷,使得祥子形象的典型意义,在客观上超越了城市贫民,下层劳动者的范围,而指向对普通人性的思考。
体现了祥子悲惨命运的成因。
在虎妞身上披露了一个曾经参与剥削、又被他人剥削的,既伤害别人、又被别人伤害,既给祥子以爱,又加深了祥子的悲剧和痛苦。
最后被旧社会所吞吃的旧中国剥削阶级出身的妇女的灵魂和被扭曲的人性。
这个既令人同情的虎妞引进祥子的生活圈,是为了更好突出祥子的。
注释:①吴宏聪《中国现代作品选》 106页祥子讨厌虎妞,却又不得不钻进她的圈套,最伟大的牺牲是忍辱,勉强和她凑和。
祥子爱小福子,却又不得不忍心地拒绝她期待的眼光。
一位拉车穷人的爱与不爱,得在金钱上决定。
虎妞对祥子的爱虽出自真心,客观上却是一种对的祸害,意志的腐蚀和情感的折磨只能加深祥子的悲剧。
是她那种畸形的、祥子所接受不了的性的纠缠与索取,这是完全从她自身的需要出发,甚至也可以说,就是对祥子心灵和肉体两方面的摧残,她害了祥子。
不合理的社会和剥削家庭造成了她的不幸,而她介入祥子的生活,又造成了祥子身心崩溃的悲剧结局。
虎妞是祥子向上进取的阻力和障碍,是导致祥子走向堕落的外在原因之一。
常言道:“强扭的的瓜不甜。
”由于虎妞和祥子所处的经济地位不同,也使他们的姻婚生活产生了矛盾,特别是各自的生活方式存在着严重的差别。
成为祥子一生的伤痛。
虎妞想得到父亲的同意,和祥子一起经营车厂,自己当上一个小车主,而祥子以自己的身份只想自己有车,生活能有吃有喝,舒服过日子,成为靠自己能力养家的人,吃苦耐劳通情达理的姑娘,生活态度的分歧和性格的迥然不同,是婚后产生矛盾的必然。
人生道路两件大事:事业和姻婚, 祥子婚姻的悲剧使他心灵深处受尽折磨和打击。
特别是虎妞设下的圈套让他有嘴难辩,有苦难说。
作为堂堂五尺男儿的伤感让她不能看妻子至火热之中而不顾,处处碰壁,无奈之下,只好又回到了虎妞的身边。
此事是祥子的无奈之举,因为他别无选择。
他心里像清水一样,命是自己的路是自己走,可是却让别人牵着鼻子走。
于是他堕落了,没有了生活意志,没有了生活愿望,这是直入身心的摧残和折磨。
祥子不能拒绝自己所憎恨的人,不能追求自己的幸福、理想,这些都能体现出生活的无奈和祥子的自悲处境。
这是祥子痛楚心境的剖晰,总而言之,祥子的个人生活的不幸,主要来自罪恶的封建社会制度。
作者通过对祥子不幸遭遇的同情,对黑暗社会鞭体入里的抨击来挖掘人物精神上所产的悲剧。
三、祥子的性格(一)纯朴善良、热爱劳动祥子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的精神。
他一贯强和奋斗,不愿听高妈的话放高利贷,不想贪刘四的六十两车,不愿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都说明他所认为的:“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他所梦想的不过是以自己的劳动求得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
他不喝酒,不吸烟,没有沾染上一点点地恶习,可上天对这个可怜的老实人还是没有半点的怜悯。
无数的打击、挫折,终于把祥子这个“铁打的”人的“铁打的”精神给碾压得粉身碎骨。
他不再那么拼命的拉车,不再烟酒不沾,以前善良正直的祥子不见了,只剩下学会了吃喝嫖赌,可以为金钱出卖朋友的行尸走肉。
可就像作品中写的那样:“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有一些公理。
”祥子的堕落不是祥子的错,而是整个社会中的乌烟瘴气使原本善良正直的祥子变了质。
祥子是一个悲剧,他尽了所有的力,也吃了所有的痛苦,但却依然落了个两手空空。
如果祥子生活在我们这个年代,也许他就不会变成那样的“刺儿头”了。
因为他是那样的要强、那样的善良、那样的正直,为了自己的理想可以放下一切!我们也应当学习祥子的那种“吃得苦中苦”的精神,虽然未必“方为人上人”,但只要努力了,奋斗过了,便能问心无愧。
作品描写了他在曹宅被侦探敲去了自己辛苦攒来的积蓄以后,最关心的却是曹先生的委托,就因为曹先生在他看来是一个好人;还描写他对于老马和小马祖孙两代的关心,表现出他的善良和正直。
他的悲剧之所以能激起读者强烈的同情,除了他的社会地位和不公平的遭遇外,这些性格特点也起了无法的磨灭的作用。
像祥子勤俭和要强的人最后也终于变成了头等的“刺儿头”。
走上了坠落的道路,就格外清楚地暴露出不合理的社会腐蚀人们心灵的罪恶。
老舍在文中道:“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 苦人带刺含有一些公理”。
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
祥子还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老舍正是从这样一种认识出发怀着对于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深切同情,写下这个悲剧的。
这就使这部作品具有激愤的控诉力量和强烈的批判精神,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坎。
(二)为人正直的祥子作者在小说中不但刻画了祥子的勤劳刻苦,性格刚强而且还从广阔的生活内容上着力揭示了他美好的心灵世界,他做事认真负责,讲信用,讲义气。
他拉车出了事,自己摔得很严重,但他首先想到的是车上的曹先生,曹先生被摔伤了,他感到内疚,并主动提出用自己的工钱赔偿损失。
因为他认为曹先生是位好人,所以当曹先生因被特务追捕躲避在外时,他承受着自己被劫夺的痛苦,而一心想着怎样看好曹宅,不能辜负了曹先生的嘱托,另外作品还写了当祥子看到比自己更加困难的老马、小马两人饥寒交加的夜晚,饿得发昏时,便不做思索地给他们买羊肉包子,对备受生活折磨的可怜的小福子,他也尽自己的所及帮助他解决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