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涂装通用技术条件1适用范围本技术条件规定了公司各种摩托车部件零部件的涂装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它适用所有本公司摩托车的涂漆零部件。
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单位沟通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720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T1727 漆膜一般制备法GB/T1732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GB/T173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T1734 漆膜耐汽油性测定法GB/T1740 漆膜耐湿热测定法GB/T1743 漆膜光泽测定法GB/T1763 漆膜耐化学试剂性测定法GB/T1764 漆膜厚度测定法GB/T1765 测定耐湿热、耐盐雾、耐候性(人工加速)的漆膜制备法GB/T1766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GB/T1769 漆膜磨光测定法GB/T1865 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滤过的氙弧弧辐射)GB/T3181 漆膜颜色标准GB/T3186 涂装产品的取样GB/T6514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装工艺通风净化GB/T6739 漆膜硬度铅笔测定法GB/T6807 钢铁工件涂装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GB8264 涂装技术术语GB/T9276 涂层自然气候暴露试验方法GB/T9969.1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11186.3 漆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三部分色差计算GB/T12334 金属和其他非有机覆盖层关于厚度测量的定义和一般规则JB/T7504 静电喷涂装备技术条件JB/T6978 涂装前表面准备——酸洗QC/T29117.3-93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整车外观质量评定方法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涂装技术其它术语引用GB 8264。
3.1 油漆涂层缺陷用语3.1.1 起泡涂层表面呈现鼓包现象。
3.1.2针孔漆膜表面呈现针孔状小孔或毛孔的现象。
3.1.3起皱漆膜表面呈现凹凸不平且无规则线状褶皱的现象。
3.1.4桔皮漆膜表面呈现桔皮状纹路的现象。
3.1.5缺陷(露底)漏涂或未能完全覆盖前道涂层或材料色泽的现象。
3.1.6 遮盖不良涂敷过薄或涂料遮盖力差致使底色隐约可见的现象。
3.1.7 裂纹漆膜表面呈现不规则、深浅不同断裂纹路的现象。
3.1.8 脱落(剥落)漆膜从涂面呈现片状脱离的现象。
3.1.9麻点(凹陷)涂层表面因水、油等异物影响致使涂料不能均匀附着,产生抽缩形式泡疤而出现凹坑的现象。
3.1.10 流痕(流漆)喷涂在垂直面上的涂料向下流动,使漆面产生条痕的现象。
严重的称为流挂。
3.1.11杂漆(发花)漆膜表面呈现不相溶的色点或块的现象。
3.1.12颗粒漆膜表面附着颗粒状物质的现象。
3.1.13锈痕漆膜中产生锈点或接缝处呈现锈斑的现象。
3.1.14砂纸纹涂装干燥后,面漆仍可清楚地见到砂纸打磨纹的现象。
3.1.15碰划伤漆膜表面受外力碰伤而呈现划痕的现象。
3.1.16失光漆膜干燥后,表面暗淡、模糊、光泽感不足的现象。
3.2涂膜鲜映性涂膜鲜映性指的是涂膜映出镜物的清晰程度,它是与涂膜的平滑性、光泽性、丰满度等有关的综合性指标,以DOI值表示。
4摩托车涂漆件技术条件4.1表面质量要求4.1.1零件表面分类根据涂漆零件表面对整车外观质量的影响程度,参照QC/T29117.3的要求将零件表面质量分为A、B、C三类。
A类表面零件:指装配在影响整车外观最明显部位的零件。
如油箱、导流罩、前挡泥板等。
B类表面零件:指装配在影响整车外观较明显部位的零件。
如前后车轮、减震器等。
C类表面零件:指装配在整车人站立时不易观察部位的零件。
如被遮盖住,但能看到的部分车架焊缝等。
4.1.2零件表面质量要求各部件的涂装质量要求按涂装零件表面质量要求表(表1)规定的执行。
4.2涂装件的性能要求4.2.1 漆膜外观漆膜外观应丰满、光滑平整、色泽均匀。
4.2.2颜色产品与标准色板无明显色差,检验方法按5.2.3的规定进行。
4.2.3涂漆膜厚漆膜总厚度一般不低于15um (不含腻子层厚度),不大于2mm(含腻子层厚度)。
各个烤漆件的漆膜总厚度(包括底漆层、中间漆层、腻子层、面漆层厚度)按零部件的图纸及工艺要求,膜厚的测定按5.3.3的规定进行。
4.2.4光泽度漆膜光泽度按5.3.4的方法及要求进行测定,A类零件表面漆膜光泽度≥95(GS)。
4.2.5 硬度漆膜硬度按5.3.5的规定进行测定,要求按图纸的规定执行。
4.2.6附着力要求涂漆层(包括底漆、中间层漆、腻子层、面漆之间)与工件表面附着牢固,试验方法按5.3.6。
4.2.7耐汽油要求涂层有一定的耐汽油性,按5.3.7的方法试验后,漆膜表面无发白、膨胀、剥落、皱纹、起泡以及明显失光、褪色、漆膜软化、返粘、颜色模糊、实验液染色、混浊等缺陷。
4.2.8耐碱性要求涂层有一定的耐碱性,按5.3.8方法试验后,漆膜表面无变色、褪色、膨胀、漆膜软化等缺陷。
4.2.9耐酸性要求涂层有一定的耐酸性,按5.3.9方法试验后,漆膜表面无变色、褪色、膨胀、漆膜软化等缺陷。
4.2.10耐人工汗液性要求涂层有一定的耐人工汗液性,按5.3.10方法试验后,漆膜表面无变色、褪色、膨胀、漆膜软化等缺陷。
4.2.11耐候性出厂一年半内,漆膜应完整,只允许轻微的失光和变色,不脱落、起泡、开裂,失光率不大于30%;试验方法按5.3.11的规定。
4.2.12耐冲击性主要是指耐低温冲击性,涂层的一般冲击强度不低于1.96N.m,按5.3.12方法试验后,漆膜表面无裂纹剥落产生等缺陷。
4.2.13 漆膜的磨光性要求涂层有一定的耐磨光性。
按5.3.13方法试验后,漆膜的色彩、光泽度及一般外观均无明显的改变。
4.2.14 耐水性要求涂层有一定的耐水性,按5.3.14方法试验后,漆膜表面无发白、膨胀、剥落、起皱纹、起泡软化及明显的失光、褪色等缺陷。
4.2.15 耐湿热性涂层应具有一定的耐耐湿热性,按5.3.15方法试验后,漆膜表面无发白、膨胀、剥落、起皱纹、起泡软化及明显的失光、褪色等缺陷。
4.2.16 抗回粘性涂层应有一定的抗回粘性,按5.3.16方法试验后,漆膜表面无明显的粘着物和布纹痕迹。
4.2.17 耐弯曲性涂层应有一定的耐弯曲性,按5.3.17方法试验后,漆膜表面无裂纹或剥落现象产生。
4.2.18 其它性能的要求要求涂层有一定的耐化学物性能,如耐混合二甲苯性、耐洗涤剂等,试验方法按5.3.18。
4.3ABS材质上耐热涂装的质量要求ABS材质上耐热涂装的质量要求按附表(表2)的要求。
4.4其它树脂材料的烤漆件其它树脂材料的烤漆件可参照ABS涂装的质量要求表中2级要求进行控制。
4.5 金属烤漆件4.5.1 油箱油箱的烤漆可参照ABS涂装的质量要求表中3级要求进行控制。
4.5.2 其它金属材料其它金属材料的烤漆的质量指标:外观质量4.1.2;涂层质量4.2.3、4.2.5;涂层的耐腐蚀性能4.2.8、4.2.9、4.2.10、4.2.15;漆膜附着力4.2.6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图纸上进行要求。
5 摩托车涂漆件的检验方法及要求检验涂层各项质量指标时,应尽可能在零部件上直接检验,原则上是在固化了的漆膜上进行。
检验表面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工艺条件与产品相同的试验样板,并采用与实际零部件底材相同的材料。
5.1试验的一般条件5.1.1试验场所a)试验场所应是温度为23±5℃,相对湿度为40%~80%,没有日光直射,没有妨碍试验的气体、蒸汽、灰尘,噪音不得高于70dB(A),通风极少的地方。
地面和墙壁均为白色或浅色,且不应反光XUAN 目;b)检验人员辩色力正常,视力在0.8以上(含校正视力),应具有较丰富的油漆检验知识和实践经验,懂得一般的涂装工艺知识。
检验时需穿着中性颜色的服装。
5.1.2试验样板的制作a)试验样板的制作参考GB/T1727;b)树脂试验样板原则上采用于零部件同一等级的材料;c)试验样板的尺寸要求按下图所示;试验样板的壁厚:金属材料一般为0.8,树脂材料一般为3。
5.1.3涂料的取样涂料的取样步骤按照GB/T3186的有关规定进行。
5.1.4 试验样板的前处理进行与量产相同条件的前处理。
5.1.5 试验的时间有关涂面的状态及涂膜性能的实施时间,原则上是在喷涂完成后按表3所示时间把试板静置在试验场所后,再进行试验。
但有时生产线上的试验项目等是立即确认的。
表35.1.6 试验板的调整如果是涂装过的试验板,应在试验前把涂膜表面的油脂类、指纹印等肮脏杂物完全清除后再进行试验,但不可以用力擦拭涂膜表面,或使用溶剂等引起试验板表面发生变化。
5.2 涂膜性能状态的检验内容表面油漆(包括装饰性面漆和防护性底漆)涂层质量检验内容:缺漆露底、遮盖不良、气泡、脱落(剥落)、锈痕或锈斑、裂纹、麻点(凹陷)、流痕(流挂)、颗粒(尘埃)、起皱、桔皮、针孔、杂漆、脏污、划伤、砂纸纹、涂层光滑平整度(凹凸不平)、装饰贴条不平、涂层厚度不均匀等缺陷,并检查漆膜的硬度、厚度、附着力、光泽、鲜映性、光渗参数等。
5.3 涂膜性能状态的试验对于有特殊地理位置(湿热带地区)要求的涂漆件,应进行耐水性、耐盐雾性、耐湿热性及耐热性检验。
5.3.1 涂膜外观a) 以工件为试件;b) 在扩散日光之下用肉眼观察涂面的色差、色不均匀的程度、光泽的差异、光泽的不均匀程度、厚度的不均匀程度、平整性、刷纹、桔皮、起皱、颗粒、凹陷、孔的程度、流挂、鱼眼、气泡、膨胀、裂纹、漆膜泛白的程度。
注:扩散日光是指日出3h之后到日落3h之前,从不会直射日光的北窗照射进来的光线;另可以根据当事者之间的协商而使用直射日光。
5.3.2 涂膜颜色涂膜颜色参照GB/T3181的规定进行。
把工件与封样色板相邻放置于背景(注1)的同一平面上,在自然光(注2)下,从垂直方向把蔽光框(注3)放在工件上进行观察。
观察角度应是纵向的,界线宽度最好在视角的1′以下。
注1:背景是指在工件、样件色板的背后起视野作用的事物。
注2:是指日出3h之后到日落3h之前这一期间的阳光,也可以根据当事者之间的协商而使用直射日光;照度应在500 lx以上,且分布均匀。
注3:蔽光框是为了确定周边视野,在工件和样件色板上放置的光泽较暗的非彩色纸片,且视角是2°以上的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开口。
另外,蔽光框最好使用亮度低于试验板的材料。
5.3.3 漆膜厚度漆膜厚度参照GB/T 1764的规定执行。
关于厚度测量的定义和一般规则,参照GB/T12334的规定执行。
a) 用电磁式测厚计测量膜厚利用知道厚度的标准板补正过的电磁式膜厚极测量位于试验板或工件的接近中央部分、相互距离在50mm以上的3个点的厚度,取其平均值作为试验板的涂膜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