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四-数据库设计

实验四-数据库设计

实验四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一、实验目的
综合运用各章的知识,完成小型数据库系统底层的全面设计,初步掌握数据库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

以一个具体的应用为背景,完成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添加一定的数据到设计出的表中,使用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语句等,能将所学运用到设计中,并设计系统界面。

二、实验内容
1、需求分析,给出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功能结构图、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
2、概念模型设计:画出E-R图
3、逻辑模型设计:将ER图转换为关系,建立数据库表,设置实体完整性、域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

3、物理模型设计
4、数据库运行:功能模块开发,能够实现数据库连接、查询、增加、修改、删除等功能。

实验步骤(略)
设计题目推荐(不局限于此)
(1)成绩查询系统
(2)图书借阅系统
(3)BBS系统
(4)宿舍管理系统
(5)电子商务系统
(6)新生注册系统
(7)学生管理系统
(8)档案管理系统
通过ODBC访问数据库
实验步骤:
要通过ODBC访问数据库,前提是必须配置好DSN。

在Windows NT/2000中,DSN允许用户以适当的权限通过网络连接制定的数据库。

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①用户DSN(User DSN):只能以指定的用户安全身份证明(用户名和密码)连接指定的数据库。

②系统DSN(System DSN):所有用户都能够连接指定的数据库。

③文件DSN(File DSN):将连接的情况存储在一个文件中,只有对该文件由访问权限的用户才能够连接指定的数据库。

用户DSN和系统DSN信息存放在Windows的注册表中。

在网络上,若为了让所有用户通过ODBC 访问数据库,则需要创建系统DSN。

下面以学生信息数据库Student为例,介绍建立ODBC数据源的步骤:
Step1:单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或双击桌面上“我的电脑”图标,并双击随之出现的“控制面板”图标),出现“控制面板”对话框。

Step2:双击“管理工具”图标,出现“管理工具”对话框。

Step3:双击“数据源(ODBC)”图标,出现“ODBC数据源管理器”对话框。

选择“系统DSN”选项卡,进入设置系统DSN的操作界面。

在该窗口的“系统数据源”列表框中显示该系统中已安装的ODBC数据源的有关信息。

当要建立的数据源不存在时,就可以单击“添加”按钮添加需要的数据源;也可以用鼠标选中一个数据源后按“配置”按钮,对已存在的数据源进行重新配置。

Step4: 单击“添加”按钮,将出现“创建新数据源”对话框。

Step5:选择列表框中的SQL Server项,然后单击完成按钮,出现“建立新的数据源到SQL Server”对话框。

在“名称”一栏中为数据源设置一个名称(DSN);“说明”一栏中可以对数据源进行说明,也可省略;在“服务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或者键入SQL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的名称。

注意:必须确保在本地或与之相连的网络中存在着可以连接的SQL Server服务器,才能建立SQL Server数据源,否则,在其后的连接中将出现错误。

Step6: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建立新的数据源到SQL Server”对话框。

选择一种验证方式,输入相应的登录ID和密码完成认证。

Step7: 单击“下一步”按钮,如果SQL数据库连接失败,系统将给出相关出错信息,根据出错信息的内容,检查SQL服务器是否存在或相关参数是否设置正确。

如果通过,系统将出现“建立新的数据源到SQL Server”对话框,通过“改变默认的数据库为”下拉列表框,设置要连接的默认数据库,并选择适当的ANSI标识。

Step8: 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建立新的数据源到SQL Se rver”对话框,选择一种字符转换方式,设置好日志文件的存储文件。

在该对话框中一般采用系统的默认设置即可。

Step9:单击完成按钮,出现“ODBC Microsoft SQL Server安装”对话框,给出了配置该DSN所使用的参数。

Step10:单击“测试数据源”按钮,测试数据源连接是否正确。

如果DSN创建正确,则得到图12所示的“SQL Server ODBC数据源测试”的测试成功对话框。

Step11:单击“确定”按钮关闭测试结果对话框。

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SQL Server数据源的建立工作,系统返回“ODBC数据源管理器”对话框,但“系统数据源”的列表框中以增加了一个名为“Student”的数据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