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史第6章.精神分析的早期分支

心理学史第6章.精神分析的早期分支

过度的防御倾向。 次子:在有益于发展合作和社会关注的良好情境中开始
生活,发展了适度的竞争,具有超过他们竞争对手的健 康欲望。 幼子:最受宠,成为问题儿童的风险更高。可能有强烈 的自卑感并缺乏独立性。但是也有优势。经常受到超越 其兄长的鼓励,并且成为跑的最快的人、最优秀的音乐 家、技能高超的运动员或最有抱负的学生。
两种追求目标的一般途径:
1.非建设性的方式获得个人优越
2.对社会的关注,追求所有人的成功或完美。
二、社会关注
所有人类活动的价值都必须从对社会关注的角度来理解。
社会关注可以界定为与博爱有关的态度以及与人类种族 的每个成员相通的情感。
社会关注源自婴儿期的母子关系。
最理想的是,母亲对她的孩子应该有一种真挚深厚的爱, 这种爱是以儿童的福祉而不是以自己的需要或需求为中 心的。这种健康的爱来自母亲对她的孩子、丈夫和其他 人的真正关心。
第6章 精神分析的早期分支
1.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2.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Alfred Adler 简介
他1870年2月7日 出生于维也纳郊区的一个中产阶级犹太商人家庭。 五岁患严重肺炎,险些丧命
弟弟的夭折激发了他长大要做一名医生的愿望。
小学和中学表现平平。1895年获得医学学位。 以眼科医生行医,但是由于对整个人的兴趣放弃了专业
而转向精神病学和普通医学。
1902年参加弗洛伊德的私人研讨会,1911年与弗洛伊 德意见不合,退出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组建自由精神 分析研究会
1912年改名为“个体心理学会” 1920年开办儿童指导中心 1927年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 1932长岛大学医学心理学教授 1937.5.28,心脏病突发而死于苏格兰亚伯丁市的街道
一号人格是外倾的,与外在的客观世界和谐一致,一号 人格占据他时,他能集中精力学习和工作。
二号人格是内倾的,内向指向他的主观世界。
1900年于巴塞尔大学获得医学学位,成为布雷尔的助手。 1902-1903跟随让内学习6个月。 1906年与弗洛伊德开始通信。 1907年(32岁)一见如故。维也纳,13小时 1909年,同去美国 1910年,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第一任主席 1914年(39岁),与弗洛伊德决裂。
与弗洛伊德决裂后的几到1917年,他经历了一生 中最深刻也是最危险的一段时期,他进行了一次通向自 己潜意识心灵深处的旅行。
1.把目标定得太高
2.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
3.生活风格刻板而教条
简而言之,生活中的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在于他们过分 关心自己而对别人毫不关心。
三、生活风格
阿德勒用音乐整体的旋律类比生活风格。 大约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确立。 心理不健康的人通常过着刻板的生活,不能选择新的反
应方式来应对环境的变化。 心理健康的人以复杂、丰富和变动不居的生活风格表现
4.弗洛伊德特别重视行为的无意识成分,阿德勒认为心 理健康的人通常能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为什么 这样做。
总之,阿德勒的观点更加乐观。一般认为阿德勒的个体 心理学思想是以后人本心理学的先驱。
阿德勒理论的基本观点
1.追求成功或优越(自卑及其补偿) 2.社会关注 3.生活风格 4.家庭出生顺序对性格的影响
狐疑。母亲一方面现实主义,讲究实际、为人热心,另 一方面情绪不稳定,神秘、敏锐、守旧、无情。 外祖父为已故的第一任妻子的幽灵保留一个空座位,并 定期与她亲密交谈。
在学生时期,荣格逐渐认识到自身有两个独立的方面, 他称之为一号人格和二号人格。
一号人格是有意识的日常人格。
二号人格是一号人格知觉不到的情感和直觉。
一、追求成功或优越
每个人在生命之初都有引起自卑感的生理缺陷,它驱使 个体去追求优越或成功。
心理健康的人追求的是全人类的成功,而不健康的人追 求的是个人优越。
追求优越或成功是人们寻求补偿自卑感或无能感的途径。
追求成功是一种潜能而不是现实存在。每个人必须以自 己的方式实现这种潜能。
先天遗传和后天教养永远不可能剥夺个体独立设立目标 或选择达到目标的独特方式的创造能力。
父亲是儿童社会环境中的二号人物。理想的父亲应该与 孩子的母亲处于平等的地位,互相配合照料他们的孩子 并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
成功的父亲应该避免情绪超脱与家族式独裁。
健康的人真诚地关心别人,他们成功的目标是为了使所 有的人都获得幸福。
所有顺应不良的一个潜在因素是缺乏社会关注。由于缺 乏社会关注,神经症患者往往:
出灵活多样的行为。他们生命的任何阶段都能做出新的 选择。 生活中主要有三个问题:睦邻的爱、性爱和职业。健康 的人凭借合作、个人勇气和愿意他人谋幸福的意愿为解 决这三个问题做出积极的努力。
四、出生顺序
出生顺序及人们对他们出生情境的知觉影响他们的人格。 长子:很有可能有极强的权力欲、优越感、高度焦虑和

阿德勒的乐观人性观
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的理论上的区别:
1.弗洛伊德认为基本驱力是性与攻击,而阿德勒认为是 追求优越或成功。
2.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在人格方面很少或几乎没有选择权, 而阿德勒认为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由自我决定的。
3.弗洛伊德认为认为当前的行为由过去经验决定,而阿 德勒认为受人们的未来期望左右。
独生子女:在竞争中处于一种独特的地位,不是与兄弟 姐妹对抗而是与父母对抗。他们生活在成人世界里,通 常会产生一种过分的优越感并形成一种夸大的自我概念。 独生子女的合作感和社会关注可能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因而会持有一种寄生态度,期望别人娇惯他、保护他。
儿童对情境的解释比他们的出生顺序更重要。
第二节: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神秘的精神分析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 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
一、生平
1875年生于瑞士东北部康斯坦斯湖畔的凯斯威尔。 祖父:巴塞尔大学内科医生 父亲:牧师 母亲:神学家的女儿 家庭中宗教和医学并存。 父亲是多愁善感的理想主义者,对自己的宗教信仰满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