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流域的亚非古国(一)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古代埃及国家出现和统一时间。
古代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之一。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
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
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金字塔既是埃及国王残酷奴役人民的历史见证,也是埃及劳动人民以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世界古代一大奇迹。
3.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师的帮助下,要求学生结合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的兴起,从国家的兴盛和国王对人民的残酷奴役两方面思考,使学生认识帝国的实质,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指导学生初步学习用图示法归纳、概括和综合教材主要内容的能力。
重难点1.重点:金字塔。
埃及的强盛。
2.难点: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的兴衰。
另外学生刚接触学习世界史,对地理方位、人名、地名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具1.投影仪2.投影片(自制):(1)古代埃及人赞美尼罗河的诗句;(2)埃及奴隶社会阶级关系图示;(3)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按课本图放大);(4)埃及战车(按课本图放大);(5)本课知识综合图示;(6)课堂检测题。
3.挂图:(1)大河流域的亚非古国挂图;(2)古代埃及挂图。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举世闻名的埃及大金字塔,你知道它的来历吗?令人神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你知道它是如何建造的吗?人类有史以来,从尼罗河畔第一个古王国的建立,一直到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这五千年间,发生过多少惊心动魄的事件,出现过多少叱咤风云的人物,流传过多少新奇有趣的故事,至今还留下多少著名的历史遗迹、文化古物和艺术珍品!这一切都是你们渴望知道,也是应该知道的。
人类最早的文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在哪里产生的呢?请打开课本第5页,今天我们学习第2课大河流域的亚非古国(一)。
2.讲授新课第2课大河流域的亚非古国(一)(板书)(提问)世界上最先进入奴隶社会的是哪四个文明古国?(学生回答。
挂《大河流域亚非古国》图,指出文明古国所在州、大河流域地理方位)。
丰富的历史古迹、众多的地下文物和大量的文字记载清楚地告诉我们,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西亚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代巴比伦,南亚次大陆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印度,以及东亚黄河长江之滨的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四个摇蓝。
五、六千年来,她们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就产生于亚非地区。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河两岸出现了奴隶制小国。
一、古代埃及——金字塔的国度(板书)(挂“古代埃及地图》,简介地理方位。
)非洲东北部,全长5646公里的尼罗河由南向北从这里流入地中海。
每年的七月初,上游地区暴雨和山洪迸发,河水奔腾咆哮倾泻而下,吞浸谷地,形成一片泽国。
十月底,雨季过去,下降的河水才流入河床。
泛滥期间积下厚厚的一层游泥,成为谷物生长的极好肥料。
这条著名的大河不仅给下游带来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更给这里带来了生命和繁荣,埃及人逐渐在这里定居下来,依靠集体的力量用粗糙的工具清除荆棘草莽,开渠筑坝,引河水灌溉土地,种值庄稼,成为世界古代文明的摇蓝之一。
(放投影1《赞美尼罗河诗句》。
)“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
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这是古代埃及人民赞颂尼罗河的著名诗篇,说明古代埃及与尼罗河息息相关。
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的文明。
随着经济的发展,古埃及从原始社会缓慢地进入奴隶社会。
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陆续出现了10多个奴隶制小国。
这些奴隶制小国之间进行了几百年的战争和兼并,形成了上埃及和下埃及两个奴隶制国家。
(指明挂图上的方位。
)1.非洲尼罗河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公元前3500年)(板书)上下埃及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上埃及逐渐强盛起来,国王美尼斯亲自带领大军攻打下埃及。
两军在尼罗河三角洲展开决战。
美尼斯头戴装饰着一只神鹰的白冠,亲自在阵前督战,激战之后,下埃及军队被击溃,美尼斯在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奴隶制国家,他自称“天下四方之王”。
传说他在决战胜利的地方建立白城,这就是古代埃及的首都孟斐斯,(指示挂图方位)它位于今天开罗以南不远的地方。
2.建立初步统一的国家(公元前3000年)首都孟斐斯。
(板书)(提问)奴隶社会有哪两大对立阶级?(学生回答)。
(放投影2《埃及奴隶社会阶级关系图示》,指出古埃及奴隶社会犹如金字塔,塔尖是国王,塔身是奴隶主,他们是统治阶级;压在塔底下的是奴隶和农民,是被统治阶级。
)埃及统一后,建立起一套专制统治机构。
全国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也是最大的奴隶主,国王掌握着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司法大权,自称是神的化身,太阳的儿子,他的话就是法律。
他把全国的土地看作是自己的财产,把人民看作是自己的奴仆。
国王神圣不可侵犯。
后来,人们不能再称国王的名字,而要尊称为“法老”(意思是“宫殿”,相当于古代中国称皇帝为“陛下”),大臣们朝见国王时,都要先说一番颂词,匍匐前进,上胸贴地,吻国王脚旁的土地,还不能随便抬头。
(放投影片3《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提问)这投影片上画的是什么?作什么用的?(指导学生看课本第5页小字及有关插图,然后再提问)金字塔(胡夫为例)的形状?高度?边长?用多少块巨石,使用多少劳动力?花费多少时间?3.金字塔——埃及国王的巨型陵墓(胡夫金字塔最大)(板书)在埃及,最早的墓葬是在地上挖一个坑,再堆成一个沙堆。
以后墓穴越挖越深,成为地下室,在地面沙堆周围砌成石墙,这种坟墓叫做“马斯塔巴”(意为石凳)。
到了公元前27世纪,埃及第三王朝法老杰赛尔找建筑师修建了一座巨大的石砌“马斯塔巴”,在上面加了五个一层比一层小的“马斯塔巴”,使它高达61米,这就是埃及第一座塔型陵墓,因为它的外形很象汉字“金”字,所以我们中国人称它为“金字塔”。
以后,历代法老像着了魔似的都给自己筑金字塔,并且越建越宏伟,第四王朝法老胡夫即位后,决心给自己造一个最大的金字塔,他强迫所有埃及人都要服这项劳役。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有一段叙述金字塔建造的文字,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一学生读课本第6页花边中的文字)建造这座金字塔的石头总共要二百三十万块,而每块石头重约两吨半。
这么多的大石块即使在现代用火车装,也需要装入十万个车皮,当时根本没有机械的运载工具,勤劳而聪明的埃及民工把石头放在木橇上,用人或牲畜来拉。
木橇在不平整的地上是拉不动的,于是修建了一条石路,修路花了十年时间。
另一批人忙着在工地上开凿地下甬道和墓穴,民工们用青铜做的凿子一块块凿开岩石,又用了十年时间。
砌金字塔,当时没有起重机,甚至连一根铁杆也没有,怎样把这么多这么重的石块垒起来呢?你能想到该怎么办吗?据说他们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层,然后堆起一个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人们就顺着斜坡把石块拉上第二层。
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
塔建成后,土坡变成了一座很大的山,人们又得把它移掉,让金字塔显露出来。
同学们就可以想象到工程何等艰巨,经常总有十万人在烈日曝晒和监工皮鞭下劳动,整整劳作十年。
全部工程,总共用了三十年。
(边叙述边指导学生观看课本第6页《建造金字塔》想象画,这幅画描绘了建造金字塔的繁重劳动场面。
)胡夫金字塔,原高146.59米,经过几千年的风吹雨打,顶端已经剥蚀了将近十米。
但在1889年巴黎建筑起埃菲尔铁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粘着物,石头磨得很平,虽然已历时数千年,今天人们也很难用一把很簿的刀片: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放投影片3狮身人面像,或指导学生观看《世界历史地图册》初中第一册第一页“古代埃及狮身人面像”。
)这是胡夫的儿子哈佛拉的金字塔。
它比胡夫塔低三米,但有着完整壮观的附属建筑。
有一个雕着哈佛拉的头部而配着狮子身体的大雕像,即“狮身人面像”,希腊人称“斯芬克斯”。
雕像高二十米,长五十六米,一只耳朵就有两米高,整个狮身人面像是在一块天然的大岩石上凿成的,至今已有4500年的历史。
一座座巨大的金字塔,至今还矗立在开罗近郊翻滚起伏的沙丘之中。
它是古埃及悠久历史的见证,是埃及国王残酷奴役人民的见证,也是埃及劳动人民力量和智慧的结晶。
二、埃及的分裂和强盛(板书)(指导学生看书并提问)(埃及在历史上经历了两次分裂和混乱,在什么时间?(学生回答)约从公元前22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埃及先后经历了两次较长时间的分裂和混乱,王权衰落,地方争霸,奴隶不断起义,社会动荡,而且还有西亚游牧部落喜克索斯人的入侵。
喜克索斯人以马车战术见长,轻快的马车风驰电掣地突入埃及人的队伍,当时埃及人还不知道怎样使用战马,只会用步兵打仗,而步兵是无法阻挡骑兵和战车,埃及人只能节节败退。
后来埃及人也学会了制造战车和使用弯刀、弓矢等新武器。
(放投影片4“埃及战车”)这辆战车发现于埃及一座贵族墓中,用木头制成,外面包着金属条,并且用皮带捆绑,车厢外壁雕有花纹。
战车制作精巧,运转轻便。
作战时,弓箭手可以站在车厢里,从疾驰的车上向敌人射击。
埃及人民经过长期斗争,才彻底打败入侵者,把他们逐出埃及。
后来又以南方底比斯为中心统一起来,建立新王国。
此后军事力量大大增强,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多次进兵西亚和出征南方。
那时候,规模宏大的神庙建筑逐渐取代了金字塔,底比斯阿蒙神庙主殿,总面积为五千平方米,有134根圆柱,中间最高的十二根圆柱高达21米,每个柱顶上可以站100人,可以想见其规模之大。
它们同金字塔一样,成为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1.两次分裂混乱→重新统一(底比斯)→对外扩张。
(板书)以上讲述了埃及的分裂、统一,下面再看看第二次重新统一后强盛的表现?强盛的原因?哪个国王在位时最为强盛?(指导学生看教材第7页有关段落)(提问。
要求答出:强盛表现在军事力量增强,国力强盛,疆土一再扩充,成为地跨亚非的军事帝国;强盛的原因——依靠对外侵略、掠夺,向被征服地区索贡等;公元前15世纪图特摩斯三世在位时。
)2·图特摩斯二世(公元前15世纪)。
国力强盛,成为地跨亚非的军事帝国。
(板书)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的建立是依靠对外侵略起家的。
公元前15世纪(公元前15世纪相当于中国奴隶社会商朝前期),第18王朝国王图特摩斯三世先后17次入侵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又西侵利比亚,南侵努比亚地区,直到尼罗河的第四瀑布。
图特摩斯三世强迫被征服的国家向埃及纳贡。
(提问)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强大了,财富增加了,在商业方面的活动又有了哪些发展?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又有了什么变化?(学生看书回答)帝国兴起后约200年间,埃及经历了它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在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取得了新成就,特别是扩大了商业活动,埃及同小亚细亚、爱琴海诸岛和希腊半岛都有贸易往来,开凿了沟通尼罗河支流和红海之间的运河,加强了同地中海东岸一带的联系。
金字塔建筑逐渐衰落。
埃及军事帝国对外侵略扩张,对内镇压人民,导致奴隶、贫民爆发起义,起义者常把法老的“木乃伊”从金字塔里拖出来扔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