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气能热水器安装要求

空气能热水器安装要求

空气能热水系统安装要求
----------------------------------------------------------------------------
E1 主机的安装要求
E1.1 机组可安装于地面、屋顶、阳台、专用平台或其它任何便于安装并可承受机组运行重量的地方。

机组与基础之间加10 mm~20 mm的橡胶减震垫。

E1.2选择通风良好、排气顺畅的安装场所,不应安装在密闭的空间内,以免影响机组从空气中取热。

机组排风和运行噪音应不影响周围居民。

E1.3 机组至于屋顶时,应注意风向,避免机组排风方向直接顶风;安装于地面时,应尽量避开强风口,
E1.4 机组至于屋顶时,应有良好的防雷措施。

E1.5 机组周围应留有大于600 mm的维修空间。

E1.6 机组应安装于离电源、水源较近的地方,以便于配线和补水。

E1.7 机组周围应无强热源及其它设备的排气口,无腐蚀性和可燃性气体。

E1.8 机组露天安装时,应安装遮阳棚,防止阳光直射、雨淋、积雪。

E1.9 机组可直接用膨胀螺栓固定于水泥基座上,并预留排水地漏;也可用角钢制作托架、加防震橡胶垫,置于地面或屋顶平面。

E1.10 搬运机组时,应注意倾斜角度小于30°;主机应水平安装,倾斜度不大于1°。

E1.11 机组必须有可靠接地保护措施。

E1.12 应确保主机周围气流顺畅,便于维修,主机箱与热水箱尽量靠近,距离不宜大于5 m。

内置水泵的机组,主机与加热水箱的高度差不得大于其机外扬程。

E2 水箱的安装要求
E2.1 热水箱应尽可能安装在靠近用水点及热泵机组的位置,以减少管路热损失。

E2.2 如加热水箱与蓄热水箱分离时应保证加热水箱的给水管出口高于蓄热水箱的最高液面。

以保证加热水箱的水能全部排进蓄热水箱。

E2.3 水箱的安装基础必须经过承重设计,其承重能力应大于水箱运行重量的两倍。

严禁挂墙安装。

E2.4 承压热水箱必须安装安全阀(机组已配,安装于水箱顶部)和单向止回阀(用户自配,装于冷水补水管上)。

安全阀排泄口必须向下,并保持与大气相通,不得有任何堵塞。

E2.5 水箱周围应留大于600 mm的安装维修空间。

E3 水泵的安装要求
E3.1 加热循环泵安装在机组与加热水箱之间,水流方向朝主机。

E3.2 给水循环泵安装在水箱与给水管网之间,应尽量靠近水箱。

E3.3与水泵连接的吸、排水管的直径,应不小于泵体的吸排水口直径。

如果连接管直径大于泵体的吸排水管的直径时,则应在吸排水口与吸排水管之间,加接锥形渐扩接头。

水平安装的锥型接管,应采用上平式偏心锥型接管,以免空气积存在锥型管的上部,阻碍水流。

E3.4 严禁将吸排水管的重量加在水泵泵体上,应在泵前、后的吸、排水管道上加装管道支架来承受管道本身的负荷。

E3.5 按水泵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作好水泵的安装基础,并作好减震处理。

E4 Y型过滤器的安装要求
E4.1 水泵吸入端及补水电磁阀前必须安装Y型过滤器;
E4.2 Y型过滤器的滤网拆洗方向必须朝下;
E4.3 Y型过滤器安装的高度要求便于拆洗滤网。

E5 热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要求
热水管道的布置在满足使用要求(水压、水量、水温)的情况下,力求管线最短,且便于维
修。

此外还应注意由水温变化而引起的体积膨胀、管道伸缩补偿、保温排气等问题。

施工时要严格按热水系统设计图进行
E5.1 热水管道穿越建筑顶棚、楼板、墙壁和基础时均应加套管,穿越楼板的套管应高出楼面50 mm~100 mm。

E5.2 热水系统的横管应有与水流方向相反且不小于0.003的坡度,以便放水和排气。

E5.3 热水管道应设固定支架和活动导向支架。

支架间的距离应保证水管的直线度公差不大于10 mm。

支架与水管之间应垫减震垫。

E5.4 上行下给式配水管系统的最高点,应设排气装置;下行上给式热水配水系统,可利用最高排水点放气。

E5.5 热水管网应防止冷热水窜流,可以在相应的位置安装止回阀。

E5.6 热水系统的配水管、回水管、热水箱应有保温措施,以减少热损失。

E5.7 当热水管网中设置有混水阀时应保证在配水点冷、热水的压力保持相近,原则上冷、热水的压力差小于0.01 MPa为宜,以免出现温度不匀。

E5.8 使用镀锌钢管时,一般要求用丝扣连接;采用焊接时,焊接处必须作防腐处理。

使用其它材料的热水管也要严格按其工艺进行。

E5.9 循环水管应通过软接管与主机连接。

E5.10 接管时要确认水流动方向正确,连接的设备正确。

E5.11要在补水管上安装单向止回阀。

E5.12 热水管应使用50 mm厚的带铝箔超细玻璃纤维棉毡进行保温,保温棉的接缝应置于管道的侧面。

接缝应用粘胶粘合外,还应使用网格线铝箔胶带严密封口,外包0.3 mm 厚铝钣保护。

E6 阀门及软管的安装要求
E6.1 与阀门连接应采用丝扣连接,不宜焊接;
E6.2 安装位置要考虑加压试漏及维修的需要(如在主机的进出口、水泵的进出口、水箱的进出口);
E6.3用软管连接时,应在连接处用卡箍箍紧。

E7 其它附件的安装要求
E7.1 为了更直观地观察系统的运行情况应在供、回水总管上分别安装压力表及温度计;
E7.2 为了方便水系统的清洗,在供、回水管、水箱的最低处安装排污阀及排污管;
E7.3 最好用UPVC管做凝结水排水管,沿排出方向应有1%~3%的下降坡度。

E8 电气控制箱的安装要求
按工程设计时提供的机组接线图、电气设计施工图来进行安装。

E8.1电气控制箱必须安装在有遮风挡雨、防腐蚀的环境,远离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物体。

E8.2电气控制箱安装高度不低于1.2 m,特殊环境必须设护栏上锁。

E8.3所有使用三相电源的电机(包括水泵)均应有相序保护器,保护器应装在电气控制箱中。

E8.4安装过程中,应注意元件的防潮、防水。

接好保护接地线,导线应分颜色,连接端应做好标号,以便于检修。

E8.5现场布线应穿管铺设,线管规格可按线径大小,根数查阅有关电工手册。

E8.6所有电气连接均应使用压线端子,压接应牢固,电气盒、内、外机间的连接地线规格不应小于BV1.5 mm2;
E8.7元器件安装必须牢固,产品铭牌应便于观察,动作的元器件应注意其防震,功耗大的元器件安装要考虑其散热条件。

E8.8电源应独立,不应与其他用电设备共用一条线路,每台机组需配备一个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开关控制电源。

E8.9 控制主机运行的感温探头和控制放水电磁阀的感温探头应装在加热水箱的下部1/3处(水箱应有相应安放感温探头的盲管,可在盲管中放入少量甘油以保证其接触良好),也可贴在水箱出水管处(接主机回水管),安装应使用管箍固定并保证感温探头与水管接触良好,同时外面用保温棉进行保温,距电气控制箱不超过15 m。

E8.10 电气连接完毕通电测试,应符合电路图设计的各项要求和参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