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机械工程材料 第12讲 钢的普通热处理
机械工程材料 第12讲 钢的普通热处理
机械工程材料
第一第节三钢节的钢退的火回和火正火
一、回火的定义和目的 将淬火后的钢件重新加热到Ac1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定
时间后再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称为回火。
一般淬火后的钢件都要进行回火处理。回火的目的在于: ⑴减少或消除内应力,降低钢的脆性,以防止工件进一步
变形和开裂;⑵促进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分解,稳定组 织,以稳定工件的尺寸和形状;⑶调整工件的内部组织, 以获得所需要的力学性能。
回火马氏体
回火马氏体是马氏体分解得到极细的过渡型碳化物ε碳化 物与过饱(含碳较低)的a-相的混合组织 。
这种组织极易受腐蚀,光学显微镜下呈暗黑色针状组织。 因马氏体中碳的过饱和降低,使淬火钢的体积减小,内应
力降低,韧性略有增加; ε碳化物的弥散析出则使淬火钢 在这一阶段的硬度降低很少或基本保持不变。
一、淬透性的概念 淬透性是指钢在淬火时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其大小是
用规定条件下淬硬层深度来表示。
机械工程材料
图 大截面工件的不同冷速与淬透情况示意图 (a)零件截面的不同冷却速度;(b)未淬透区的示意图
当淬火组织中马氏体和非马氏体组织各占一半,即所谓半 马氏体区时,显微观察极为方便,硬度变化最为剧烈为测 试方便,通常采用从淬火工件表面至半马氏体区距离作为 淬透层的深度。
机械工程材料
2.高温回火脆性 又称可逆回火脆性。是指淬火钢在500-650℃范围内回火
后缓冷时出现的脆性,回火后快冷不出现,是可逆的。 防止办法: ⑴ 回火后快冷。 ⑵ 加入合金元素W (约1%)、 Mo(约0.5%)。该法更适用
于大截面的零部件。 ⑶减少杂质元素含量。
机械工程材料
第四节 钢的淬透性
150-250℃
350-500℃
500-650℃
M回
在保留高硬度、高 耐磨性的同时,降 低内应力。
适用于各种高碳 钢、渗碳件及表面 淬火件。
T回
提高e及s,同时 使工件具有一定韧 性。
S回
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即在 保持较高的强度同时,具有良好 的塑性和韧性。
适用于 弹簧热处理
广泛用于各种结构件如轴、齿轮 等热处理。也可作为要求较高精 密件、量具等预备热处理。
机械工程材料
三、影响淬透性的因素 C曲线右移,↑淬透性 ↓ Vk, ↑淬透性 ①碳含量 在碳钢中,共析钢的临界冷速最小,淬透性最好。 ②合金元素 除钴以外,其余合金元素溶于奥氏体后,降低临界冷却速
度,使C曲线右移,提高钢的淬透性。 ③奥氏体化温度钢中未溶第二相
机械工程材料
四、淬透性的测定及其方法 1.末端淬火法
⑵残余奥氏体的分解(200℃~300℃) 当回火温度在200℃~300℃时,残余奥氏体分解为马氏体
或下贝氏体组织。马氏体继续分解到350℃左右,淬火应 力进一步降低,但硬度下降不明显。
机械工程材料
⑶碳化物的转变(250℃~400℃)
当回火温度在250℃以上时,ε碳化物随温度升高逐步转变 为Fe3C。这一阶段的组织为铁素体和颗粒状的渗碳体复合 组织,称回火托氏体(回火屈氏体)。淬火应力已基本消 除,硬度明显下降。
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工程材料
图 淬硬层的显示
二、淬硬性 淬硬性是钢在淬火后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 淬硬性主要与钢的碳含量有关,碳含量越高,则钢的淬硬
性越高。 淬硬性与淬透性的区别 淬透性表示钢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它反映钢的过冷
奥氏体稳定性,即与钢的临界冷却速度有关。过冷奥氏体 越稳定,临界淬火速度越小,钢在一定条件下淬透层深度 越深,则钢的淬透性越好。 淬硬性是钢在理想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硬度,主要取决 于马氏体的含碳量,与钢中合金元素的含量关系不大。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s
复习上节内容
一、钢的退火与正火 退火的种类 正火的目的 二、钢的淬火
机械工程材料
第七章 钢的普通热处理
第一节 钢的退火和正火(上次课已讲) 第二节 钢的淬火(上次课已讲) 第三节 钢的回火 第四节 钢的淬透性 第五节 普通热处理的技术条件标注与工序安排
机械工程材料
四、回火脆性 淬火钢的韧性并不总是随温度升高而提高。 在某些温度范围内回火时,会出现冲击韧性下降的现象,
称回火脆性。
机械工程材料
1.低温回火脆性 又称不可逆回火脆性。是指淬火钢在250-350℃回火时出
现的脆性。 这种回火脆性是不可逆的,只要在此温度范围内回火就会
出现脆性,目前尚无有效消除办法。 回火时应避开这一温度范围。
机械工程材料
二、回火时的组织转变和性能变化 ⑴马氏体的分解(<200℃) 在80℃~200℃回火时,马氏体中过饱和的碳原子将以亚
稳定的ε碳化物形式细小弥散地析出在基体上。经过这一 阶段回火后的组织由过饱和的α固溶体和亚稳定的ε碳化物 组成,称为回火马氏体。
透射电镜下的回火马氏体形貌
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工程材料
回火托氏体
由于回火屈氏体中铁素体的碳含量已经降到了平衡浓度, 晶格畸变大大减少,使得碳的固溶强化作用基本消失,导 致钢的强度、硬度降低,淬火内应力基本消除,塑性和韧 性则有所提高;
另一方面,由于铁素体仍保持马氏体的强化形态,同时渗 碳体颗粒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也起弥散强化的作用,所以 回火屈氏体具有高弹性极限和较高的强度。
弹簧钢通常经中温回火得到回火屈氏 体,为什么?
机械工程材料
⑷渗碳体的聚集长大与α相的再结晶(>400℃)
当回火温度升至400℃以上时,渗碳体发生聚集,长大成为较大的颗 粒状。同时铁素体形态在600℃以下回火保持淬火时的板条状或片状; 而在600℃以上时,铁素体的形态变成了近似等轴的多边形晶粒,称 铁素体发生了再结晶。于是得到了由经过再结晶的多边形铁素体和较 大颗粒的渗碳体组成的组织,称为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索氏体。
机械工程材料
回火索氏体
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工程材料
图 淬火钢在回火过程中的变化
图 含碳量为0.2、0.35、0.6、0.8和1.2的钢回火时硬度变化
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工程材料
图 40钢各种力学性能与回火温度的关系
三、回火的分类
低温回火
中温回火
高温回火
回火温度 回火组织 回火目的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