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鹳草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不

老鹳草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不

老鹳草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不良反应治疗药性归经别名五叶草、老官草、五瓣花、老贯草、天罡草、五叶联、破铜钱、老鸹筋、贯筋、五齿粑、老鸹嘴、鹌子嘴。

汉语拼音lao guan cao英文名Carolina Cranesbill Herb Common Heronsbill HerbGranesbill Herb, Herb of Common Heronsbill, Herb of Wilford Cranesbill药材基原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牻牛儿苗、老鹳草、西伯利亚老鹳草、尼泊尔老鹳草、块根老鹳草带果实的全草。

动植物形态1.牻牛儿苗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0-50cm。

根圆柱形。

茎平铺地面或斜升多分枝具柔毛。

叶对生;叶柄长4-6cm;托叶披针形长5-10mm边缘膜质;叶片长卵形或长圆状三角形长4-6cm宽3-4cm二回羽状深裂羽片5-9对基部下延小羽片条形全缘或有l-3粗齿两面具柔毛。

伞形花序腋生;花序梗长5-15cm通常有2-5花花梗长1-3cm;萼片长圆形先端具芒尖芒长2-3cm;花瓣5倒卵形淡紫色或蓝紫色与萼片近等长先端钝圆基部被白毛;雄蕊102轮外轮5枚无药内轮5枚具药蜜腺5;子房密被白色长柔毛。

蒴果长3-4cm先端具长喙成熟时5个果瓣与中轴分离喙部呈螺旋状扭曲其内侧有棕色的毛。

花期4-8月果期6-9月。

2.老鹳草多年生草本高30-80cm。

根茎短而直立具略增厚的长根。

茎直立或下部稍蔓生有倒生柔毛。

叶对生;基生叶和下部叶有长柄向上渐短;托叶狭披针形先端渐尖有毛;叶片肾状三角形基部心形长3-5cm宽4-6cm3深裂中央裂片稍大卵状菱形先端尖上部有缺刻或粗牙齿齿顶有短凹尖下部叶有时近5深裂上下两面多少有伏毛。

花单生叶腋或2-3花成聚伞花序;花梗在花时伸长果时弯曲下倾;萼片5卵形或披针形先端有芒长5-6mm被柔毛;花瓣5淡红色或粉红色与萼片近等长具5条紫红色纵脉;雄蕊10基部连合花丝基部突然扩大扩大部分具缘毛;子房上位5室花柱5不明显或极短。

蒴果有微毛喙较短果熟时5个果瓣与中轴分离喙部由下向上内卷长约2cm。

花期7-8月果期8-10月。

3.西伯利亚老鹳草多年生草本高20-100cm。

根直立分技或不分枝通常单一稀2-3。

茎细长伏卧或上部斜向上多分枝略有倒生毛。

叶对生;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有长柄顶部的柄短柄具倒生柔毛或伏毛;托叶披针形长渐尖;基生叶早枯萎与茎生叶同形肾状五角形基部宽心形长3-6cm宽4-8cm掌状5深裂裂片倒卵形或狭倒卵形基部楔形上部羽状分裂或具齿状深缺刻;上部叶3深裂上下两面有疏伏毛下面沿脉毛较密。

花通常单个腋生;花柄长4-5cm丝状具倒生柔毛或伏毛近中部具2披针形苞片有倒生微柔毛在果期向侧弯;萼片长圆状披针形长约4mm边缘膜质;花瓣淡红色或白色带紫色脉纹长近于萼片。

蒴果长是1.5-2cm具微柔毛。

花期6-7月果期7-9月。

4.尼泊尔老鹳草多年生草本高30-50cm或更高有时很矮小。

根细长斜生。

茎细弱蔓延于地面斜上升近方形常有倒生疏柔毛。

叶对生;下部茎生叶的柄长过于叶片;托叶狭披针形至披针形长0.4-1cm先端渐尖;叶片肾状五角形长2-5cm宽3-5cm;3-5深裂不达基部裂片宽卵形边缘具齿状缺刻或浅裂上面有疏伏毛下面有疏柔毛。

聚伞花序数个腋生各有2花有时1花;花序梗长2-8cm。

无苞片有倒生柔毛在果期向侧弯;萼片披针形长约0.6cm先端具芒尖边缘膜质背面有3脉沿脉具白色长毛;花瓣小紫红色稍长于萼片;花丝下部卵形花药近圆形紫红色;子房绿色柱头紫红色均被白毛。

蒴果长约1.7cm有柔毛。

花期6-7月果期7-8月。

5.块根老鹳草多年生草本高20-60cm。

根茎短直立下部生有一簇长纺锤形的肉质块根。

茎直立近无毛常二歧分枝。

叶对生;下部茎生叶具长柄长达10-15cm向上渐短顶部叶无柄;托叶披针形或卵形先端渐尖长5-10mm;叶片肾状圆形长3-4cm宽5-7cm掌状7深裂几达基部裂片菱状卵形或披针形不规则羽裂;小裂片披针形或线状椭圆形宽2-3mm锐尖头上面及边缘密生稍贴伏的白毛下面疏生长状毛。

花序腋生或顶生柄长3-6cm纤细通常具2花;花柄丝状长2-3cm有倒生疏微柔毛在果期顶部弯向上;苞片披针形长渐尖;萼片卵形近无毛;花瓣淡紫色长约7-12mm;花丝基部扩大部分具缘毛。

蒴果有毛长1.2-2cm。

花期6-7月果期8-9月。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及云南西部、西藏等地。

2.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地区及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3.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湖北、四川、西藏等地。

4.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西南各地。

5.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等地。

生态环境1. 生于山坡、草地、田埂、边及村庄住宅附近。

2.生于山坡草地、平原边和树林下。

3.生于河岸、湿地、山林下、林旁、边及山地。

4.生于潮湿山坡、旁、田野、杂草丛中。

5. 生于草甸、林缘、灌丛间。

药用植物栽培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湿。

喜阳光充足。

以疏松肥沃、湿润的壤土栽种为宜。

栽培技术用分根繁殖。

冬季倒苗后至早春萌芽前挖掘老根分切数块每块具有芽。

按行株距25cm×25cm开穴每穴栽种1块覆土压实浇水。

田间管理出苗后要中耕除草、追施人粪尿冬季倒苗后清除枯株残叶培土施厩肥、堆肥等。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果实将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或将全株拔起去净泥土和杂质晒干。

药用部位生药材鉴定性状鉴别(1)牻牛儿苗全株被白色柔毛。

茎类圆形长30-50cm或更长直径1-7mm表面灰绿色带带紫色有分枝节明显而稍膨大具纵沟及稀疏茸毛质脆断后纤维性。

叶片卷曲皱缩质脆易碎完整者为二回羽状深裂裂片狭线形全缘或具1-3粗齿。

蒴果长椭圆形长约4cm宿存花柱长2.5-3cm形似鹳喙成熟时5裂向上卷曲呈螺旋。

气微味淡。

(2)老鹳草茎较细直径1-3mm具纵沟表面微紫色或灰褐色有倒伏毛。

叶肾状三角形3-5深裂裂片近菱形边缘具锯齿两面具伏毛。

葫果长约2cm宿存花柱长1-2cm成熟时5裂向上卷曲呈伞形。

(3)西伯利亚老鹳草茎多分枝略有倒生毛。

叶肾状五角形掌状5深裂裂片卵状披针形羽状深裂或齿状深缺刻有毛。

蒴果长1.5-2cm宿存花柱成熟时5裂向上卷曲呈伞形。

(4)尼泊尔老鹳草茎直径l-3mm表面灰绿色或紫红色有纵沟及稀疏毛。

叶肾状五角形掌状3-5深裂边缘有缺刻被毛。

蒴果长约1.7cm宿存花柱熟时5裂向上反卷。

(5)块根老鹳草根茎短下部簇生近纺锤形的粗根。

茎常二歧分枝近无毛。

叶肾状圆形掌状7深裂几达基部裂片不规则羽状分裂。

蒴果长1.2-2cm余同上种。

均以色深绿、花果多者为佳。

显微鉴别叶表面观:(l)牻牛儿苗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与毛基相连的表皮细胞具角质纹理。

非腺毛较多单细胞长76-612μm直径约22μm壁具细小疣状突起。

腺毛头部单细胞类圆形或扁圆形直径13-16μm;柄部1-4细胞基部细胞常较长。

气孔不定式或不等式副卫细胞4-6个。

叶肉中草酸钙簇晶较多也有圆簇状结晶直径11-34μm。

(2)老鹳草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深波状弯曲有时呈连珠状增厚。

非腺毛多为单细胞少数为2-3细胞长65-450μm直径13-25μm壁具疣状突起。

腺毛多见头部单细胞长圆形或类圆形直径9-20μm;柄部1-3细胞。

气孔不定式或不等式副卫细胞4-6个。

草酸钙簇晶圆簇状直径7-30μm。

中药化学成分1.牻牛儿苗全草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牻牛儿醇(geraniol)又含槲皮素(quercetin)及其他色素。

2.老鹳草全草含老鹳草鞣质(geraniin)2.2%干叶含老鹳草鞣质9.5%金丝挑甙(hyerin)0.21%。

3.西伯利亚老鹳草全草含青蟹肌醇(scyllo-inositolscyllitol)山柰酚(kaemferol)槲皮素(quercetin)原地茶酸(rotocatechuic acid)没食子酸(gallic acid)山柰酚-7-a-L-鼠李精甙(kaemferol-7-a-L-rhamnoside)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山柰酚-37-a-L-二鼠李糖甙即山柰甙(kaemferol-37-a-L-dirhamnosidekaemferitrin)短叶老鹳草素(brevifolin)及鞣云实精(cori-lagin)及一种新成分短叶老鹳草酸乙酯(ethyl brevifolincarboxylate)。

4.尼泊尔老鹳草全草含老鹳草鞣质另含山柰酚-7-鼠李糖甙和山奈甙新鲜叶富含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

理化性质中药化学鉴定理化鉴别取本品粗粉0.5g加乙醇10ml于水浴上温浸30min滤过滤液加浓盐酸数滴再加镁粉少许老鹳草溶液变成红棕色至红色而牻牛儿苗为微红色。

(检查黄酮)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炮制方法拣去杂质除去残根用水洗净捞出切段晒干。

剂型中药制药工艺药理作用1.牻牛儿苗:1.1.抗菌作用:全草煎剂在试管内对卡他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弗氏痢疾杆菌、B 一链球菌、肺炎球菌等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所含鞣酸对其抑菌有一定影响。

1.2.抗病毒作用:全草煎剂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京科68一1株和副流感病毒I型仙台株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鸡胚用血球凝集试验);其叶和茎均对前者作用较强根部作用较弱;所含鞣酸对其抗病毒作用影响不大。

通过鸡胚对流感病毒抑制的筛选试验老鹳草有一定抑制作用。

2.尼泊尔老鹳草:2.1.抗菌作用:因含鞣质故在体外(平碟法)试验中25%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的抑菌作用但对大肠杆菌较差对绿脓杆菌则几乎无效。

2.2.止泻作用:产尼泊尔老鹳草的水溶性提取物对兔有一定止泻作用。

兔空腹服其煎剂或干燥提取物都能抑制十二指肠和小肠的活动并促进盲肠的逆蠕动因而出现止泻作用;但剂量过大则能促进大肠的蠕动而出现泻下作用。

故其作用与阿托品是不同的。

止泻的有效成分除鞣质外似尚有能使肠粘膜特别是大肠粘膜收敛的物质。

2.3.其它作用:2.3.1.凝血作用:兔口服水提取物能增加血液凝固可能与所含鞣质有关(在肠中转变成没食子酸而后以碱盐的形式被吸收)。

镇咳:醇沉煎剂11.6g/kg灌胃对氨雾引咳小鼠有镇咳作用7、20g/kg灌胃对电刺激麻醉猫喉上神经引咳嗽法有镇咳作用。

2.3.2.祛痰:醇沉煎剂30、50g/kg灌胃对小鼠酚红排泌法无祛痰作用。

3.野老鹳草:3.1.抑菌作用:煎剂用试管稀释法1:25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1:32对福氏痢疾杆菌1:16对宋氏痢疾杆菌1:8对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4.长嘴老鹳草:4.1.抑菌作用:长嘴老鹳草全草煎剂在试管内对人卡他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乙型链球菌、肺尖球菌等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所含鞣质对其抑菌作用有一定的影响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京科68-1株和副流感病毒Ⅰ型仙台株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