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井下水仓规程

煤矿井下水仓规程

第一章概况 (6)第一节概述 (6)第二节编写依据 (6)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 (7)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7)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7)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8)第一节巷道布置 (8)第二节支护设计 (8)第三节支护工艺 (10)第四章施工工艺 (13)第一节施工方法 (13)第二节凿岩方式 (13)第三节爆破作业 (13)第四节装、运岩(煤)方式 (14)第五节管线及轨道敷设 (14)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15)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6)第一节劳动组织 (16)第二节循环作业图表 (17)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7)第六章生产系统 (18)第一节通风系统 (18)第二节压风系统 (19)第三节防尘系统 (19)第四节防灭火 (19)第五节安全监测系统 (20)第六节供电系统 (20)第七节排水系统 (20)第八节运输系统 (20)第九节通迅系统 (20)第七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21)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 (22)第一节施工准备 (22)第二节“一通三防”管理 (22)第三节顶板管理 (24)第四节爆破管理 (24)第五节防治水管理 (28)第六节机电管理 (29)第七节运输管理 (30)第八节其它 (32)矿审批意见规程名称:报送时间:年月日审批意见专业审批意见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位置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为中央水仓,中央水仓的开门位置导线点0向东0.54m为牛鼻子,工作面开门标高+901.223m。

二、掘进目的及巷道用途掘进目的是为全矿井各工作面涌水集中汇集后排到地面。

三、巷道设计长度、坡度、工程量及服务年限巷道设计长度、坡度、工程量:水仓的开门位置导线点0向东0.54m为牛鼻子。

方位:水仓开门方位:314°20′29″。

设计长度:水仓设计长度约为242m,配水井2个长度共13.2m,吸水井6.6m 配水巷9.3m。

总施工量271.1m。

坡度:开门后17.2m按3‰下坡施工,然后施工内水仓。

外水仓按3‰下坡施工9.4m,再按25°下坡施工7.706m,然后按1‰上坡施工20.44调向90°(曲率半径9m)再施工41.98m(按1‰上坡)调向90°(曲率半径9m)施工30.6m完毕。

内水仓外水仓按3‰下坡施工9.19m,再按25°下坡施工7.57m,然后按1‰上坡施工12.71m调向120°(曲率半径9m)再施工17.52m(按1‰上坡)调向90°(曲率半径9m)施工14.56m完毕。

内外水仓施工完毕后施工配水井(13.2m)吸水井(6.6m)及配水巷(9.3m)。

服务年限:等同于矿井服务年限。

四、预计开、竣工时间根据生产接续安排,本掘进工作面自2010年11月开工竣工时间约在2011年2月底。

第二节编写依据一、采区设计说明书及批准时间工作面设计由太原理工矿山设计研究院设计,批准时间为2010年7月。

二、矿压观测资料断层附近围岩应力集中,巷道每隔50m打一个观测孔,用WBY-10型顶板离层检测仪观察顶板下沉量,按规定进行观察记录,有情况及时汇报。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10#煤层特征表表一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一、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坚固性系数、层间距第三节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地质构造简单, 10#煤老顶是石灰岩,属于含水层,掘进时要特别注意,如果发现淋水变大,要停止工作,汇报相关领导进行处理,安全后方可掘进,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水仓的开门导线点0向东0.54m为牛鼻子。

方位:水仓开门方位:314°20′29″。

坡度:开门后17.2m按3‰下坡施工,然后施工内外水仓。

外水仓:按3‰下坡施工9.4m,再按25°下坡施工7.706m(斜距8.503),然后按1‰上坡施工12.12m调向90°(曲率半径9m)再施工41.98m(按1‰上坡)调向90°(曲率半径9m)施工30.6m完毕。

内就仓:按3‰下坡施工9.19m,再按25°下坡施工7.57m(8.356m),然后按1‰上坡施工12.71m调向120°(曲率半径9m)再施工17.52m(按1‰上坡)调向90°(曲率半径9m)施工14.56m完毕。

内外仓工程量242m。

施工完水仓施工配水井吸水井及配水巷工程量29.1m,总工程量为271.1m。

第二节支护设计一、巷道断面内外水仓:断面净宽2.6m,净高2.5m;荒断面宽3.2m、荒高2.95m。

荒断面8.34m²,净断面5.77m²。

配水井:荒宽2.3m,荒长4.25m,净宽1.8m,净长3.75m。

配水巷:断面净宽1.2m,净高1.8m;荒宽1.6m,荒高2m吸水井:荒宽1.8m,荒长1.8m,净宽1.4m,净长1.4m。

二、支护方式(一)水仓采用砌碹形式进行支护:水仓支护:1)一次支护形式:采用吊环式前探梁作临时支护断面使用不少于3根前探梁,前探梁由3寸钢管或π型钢制作,长度不低于 3.2m。

吊梁器用与前探梁强度相匹配,前探梁距迎头不大于300mm,吊梁器与锚杆规格相匹配在锚杆上固定可靠,上在锚杆上的丝扣40-80mm。

前探梁间距0.8-1.2m。

前探梁上使用专用方木,超前支护两帮端面距不超过0.3m,前探梁方木规格宽×厚为0.15×0.12m,长度不小于1.2m。

若顶板非常破碎时,放炮前打设2-3根超前锚杆作辅助临时支护并进行喷浆。

2)临时支护顺序:(1)放炮通风洒水降尘后;(2)用长把工具(≥2m)敲帮问顶,摘除迎头危岩悬矸;锚杆挂网的方式,锚杆间排距1000×1000mm,锚杆使用φ18mm,L=1800mm 全螺纹钢等强锚杆,锚固剂为φ23、φ28mm,L=350mm,锚固方式加长锚,每根锚杆配2根树脂药卷;穿煤层有淋水及围岩破碎时顶帮每根锚杆增加一根树脂药卷,保证锚杆支护质量;第一次支护时,锚杆要拴好10#及以上双股铁丝。

顶帮锚杆跟迎头施工,距迎头不超过1m,两帮底部最下一根锚杆可拖后一排,下一个循环打眼前必须将迎头两帮底部锚杆补齐后方可打迎头眼。

金属网用12#及以上的铁丝制作,1*5m的经纬网网格要均匀。

网只铺顶板,两边铺到肩窝。

配水巷的临时支护形式:1)临时支护形式:采用吊环式前探梁作临时支护断面使用不少于3根前探梁,前探梁由3寸钢管或π型钢制作,长度不低于 3.2m。

吊梁器用与前探梁强度相匹配,前探梁距迎头不大于300mm,吊梁器与锚杆规格相匹配在锚杆上固定可靠,上在锚杆上的丝扣40-80mm。

前探梁间距0.8-1.2m。

前探梁上使用专用方木,超前支护两帮端面距不超过0.3m,前探梁方木规格宽×厚为0.15×0.12m,长度不小于1.2m。

若顶板非常破碎时,放炮前打设2-3根超前锚杆作辅助临时支护。

锚杆挂网的方式,锚杆间排距800×1000mm,锚杆使用φ18mm,L=1800mm全螺纹钢等强锚杆,锚固剂为φ23、φ28mm,L=350mm,锚固方式加长锚,每根锚杆配2根树脂药卷;穿层有淋水及围岩破碎时顶帮每根锚杆增加一根树脂药卷,保证锚杆支护质量;第一次支护时,锚杆要拴好10#及以上双股铁丝。

顶帮锚杆跟迎头施工,距迎头不超过0.8m,两帮底部最下一根锚杆可拖后一排,下一个循环打眼前必须将迎头两帮底部锚杆补齐后方可打迎头眼。

金属网用12#及以上的铁丝制作,1*5m的经纬网网格要均匀。

施工过程中遇顶板破碎带、应力集中区、断层破碎带、复合顶板施工时巷道加强支护的措施喷浆支护配锚索:①一次支护正顶无锚杆时,正顶补打一根锚杆,且第一次支护顶帮挂网复喷跟迎头,打设锚索加强支护。

②当顶板破碎严重时,每排布置在巷中一根锚索,。

当顶板破碎有下沉迹象或锚杆锚在煤中时,锚索按“五花”布置。

当断层带有淋水区段、复合顶板破碎段、顶板下沉严重、已施工巷道变形严重、锚杆撸帽等现象、采用五花锚索仍不能有效控制顶板下沉时,采用复棚加强支护。

当过压力集中区时,顶板较完整时,隔排布置一根锚索,且拖后迎头不大于3m。

当顶板破碎时,每排布置一根锚索且拖后迎头不大于2m,当顶板破碎严重时,锚索五花布置且跟迎头施工。

当采用五花锚索不能有效控制顶板时,必须复棚加强顶板支护。

(二)二次支护二次支护采用砌碹施工,一次支护全巷完成后砌碹,水仓砌碹厚度为300mm,配水巷砌碹厚度为200mm,二次支护流程:挖基础—砌墙—支碹—浇注碹1.挖基础必须按中腰线挖,按设计要求的深度、宽度挖,并必须挖到实底,不准垫有虚渣。

2.支模时必须拉好中腰线,中线至两帮比设计要求各大2cm,支模时必须支设牢固,严防跑模,每帮按模板长打三个立柱,立柱埋深25cm,立柱间距1m,立柱用12#槽钢长1.8m,槽钢端头30cm处打20mm的眼,两帮按拱基线下30cm 间距1m打三根锚杆,用以穿入立柱内,按中线至帮的距离扭紧螺丝。

支好摸后方可进入下工序。

3.浇注砼墙、墙碹一样。

砼按设计要求标号C25严格要求,水泥采用32.5,砼制作井口设一台JS-500型强力搅拌器,捣固采用震动棒进行,保证无蜂窝、麻面狗洞。

4.支碹,在砼墙凝固24小时以上才可以上碹,支碹时必须按照巷道的中腰线支。

墙碹交接处必须平滑,不得出现小台阶,支碹时要牢固可靠,压碹板采用4m的木碹板,宽20cm,厚度50cm,一头穿在永久支护碹内,另一头用圆木顶住顶板压住碹板,并用8#铁丝和每架碹胎绑牢碹胎每米一架,碹胎采用16#国标槽钢制作,并用2寸钢管焊接加固,碹板采用钢模板,架设碹胎前,必须每帮载两棵立柱,每柱有两个戗柱,两柱上顺着巷道担2500mm*200*200mm的方木,作为支撑碹胎的平行方木,然后用耙钉把戗柱、立柱和平行方木联锁。

牢固后方可支碹,架设临时平台,临时平台架设必须牢固可靠,搭接必须稳定。

5.碹体砼灌注,浇注砼碹必须两边同时进行以防推碹,碹板要放平整,随砌随放,外部不平整可用木楔垫平,模板厚度要一致,对接要齐,对缝要严密,平整,不准漏浆。

6.浇注混凝土碹体,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厚度浇注,并于顶帮接实,尤其在合口时,特别注意严禁空顶。

7.回碹时间不小于72小时,回碹时要配足人员,班长亲自指挥,与回碹无关的人员严禁停留,回碹人员要站在安全的地方,退路畅通,碹胎变形要及时修正,拆下碹胎模板要码放整齐。

(二)质量要求:(1)巷道净宽:允许偏差中线至一帮0——+50mm。

(2)巷道净高:腰线上允许偏差-10——+100mm;腰线下允许偏差-30——+30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