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农业大学_72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 讲义
中国农业大学_72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 讲义
哲学-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其基本观点并 没有过时,仍然是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和集中体现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是自己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 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 。”
何为坚持马克思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马克思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个一脉 相承的科学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反映人类社会 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已经过时?(2)
实践角度: 革命和建设的每一重大胜利都是靠科学世界 观方法论的指导; 革命和建设的每一重大无不是背离了科 学世界观方法论; 革命和建设的每一次重大失误的纠正又无不是从学 上解决问题; 国际上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也是背离马 克 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
西方有识之士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态度(3:1)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同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 恩格斯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第一次科学概括了哲学基本问题; 两种生产理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全面地阐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特别强调 了上层建筑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作用; 阐明了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作用; 个人意志与历史规律的关系; 阐明了历史发展的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3)
科学性:建立了完整严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
辩证法唯物论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历史唯物论
革命性:它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性来说
是革命的、批判的
实践性:是指它把实践作为自己整个哲学的
基础,它不仅在于说明世界,更重 要的是改变世界。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 理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分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四部分,共七章: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要-------引论 第二章 物质与意识------------------唯物论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辩证法 第四章 认识、实践、真理---------认识论 第五章 社会及其基本结构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唯物史观 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世界观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了 的世界观
世界观问题是根本的立场 、观点问题
方法论:关于认识和 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的理论。 哲学方法论是关于认 识和改造世界一般方 法的理论。 方法论问题是根本的 方法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 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2)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般原则 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江泽民哲学思想 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 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邓小 平哲学思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与时俱进” --唯物史观的时代阐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随着自然 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当代自然科学发展丰富了唯物论 --本体论 当代自然科学发展丰富了辩证法 --系统论 自然科学研究对象范围扩大和复杂化 --给哲学提出许多新的研究课题 当代自然科学发展促进了 --自然观 与历史观统一的加强
唯物论:把唯物论具体化为“实事求是” 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的进一步发挥 --《矛盾论》 认识论:对实践及其基本形式、作用的发展 --《实践论》 唯物史观: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发展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邓小平 江泽民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贡献
邓小平哲学思想 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为精髓,以发展为主体 ,以实践性为基本特征,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 思主义哲学。
--美国著名哲学、法学博士罗伯特
西方有识之士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态度(3:2)
(英国)泰 尔博恩
在我们的时代,任何思想家 的影响都不能和卡尔.马克思相比 ,------这不仅表现在其影响的广度 和深度上,而且表现在其影响的持 续的时间上。------的确,若不充分 地认识马克思的重要性,那么就不 能理解21世纪的思想史。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主要贡献
唯物论:对“物质”概念作出科学界定
认识论:提出两条根本对立的哲学路线、
得出了三条重要认识论结论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自然历史过程
辩证法:构建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 唯物史观:以生产力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发展 是一个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主要贡献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需要不断完善、 丰富和发展
“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后上百年、 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列宁同样也 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 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 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 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怎样得到发展的?
2
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 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 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 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世界观方法 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 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方法论(1)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不仅提供了 一种历史观,同时它也是作为历史创造的指南。尽管 世态多变,但一个世纪以来,马克思的著作仍然不失 其效用,在我们的时代和今后,世界的改变是肯定无 疑的,而且大部分将是在马克思主义本身的鼓舞和指 导下进行的,……要探索人类发展的前景,就势必要 求教于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在实践不断 完善、丰富和发展 (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已经过时?
理论角度:它不是凭空杜撰的思想体系而是对前人优秀思想 成果批判继承的结果,是以往唯物主义世界观合乎规律的发展和创 造性变革的结晶; 它不是哲学家主观臆造的思想体系,而是对客观规律科学揭示 和正确反映的科学体系; 它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洞理论,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学说和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