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引力模型P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设任何影响两国之间的贸易的因素不变),两国间的贸易规模和两国的GDP成正比,与两国间的距离成反比。
2.行业内贸易P141:指某一行业内差异产品之间的双向贸易,它反映出规模经济。
3.行业间贸易P141:指的是一个行业的产品与另一个行业产品的交换,它反映出比较优势。
4.配额租金P184:许可证持有者能够从外国购买进口品并在国内以高价出售,他们获取的利润就是配额租金。
第三章结合第四章看(着重看理论推理)论述:课本知识+自己观点李嘉图模型比较优势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的假设是:假设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李嘉图模型认为国际间的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是国际贸易的唯一决定因素生产效率的不同导致了比较优势的不同结论:一个国家应该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有国内优势的产品,有这样的一个原理去支撑国际贸易产生,也就是说李嘉图模型也是在探讨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要素禀赋模型与李嘉图模型的区别和原因是:区分两者共同的基础:(1)、李嘉图(第三章)(2)、要素禀赋,原则:国际顺序:?首先,说说要素禀赋理论的结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如何参与国际贸易,认为各国间的资源差异(各国要素差异度,差异水平)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唯一原因(李嘉图模型)生产效率不同比较优势不同国际贸易(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的差异(不一样)要素价格(不一样)相对价格(不一样)认为现在中国也还在参与国际贸易,那么她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理论哪一个理论更贴近第三章1.单一要素P27:衡量生产效益: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投入要素A本国生产每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为5单位,B外国需要3单位,同种产品相对而言外国更有效率,具有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不可单独写这个)2.比较优势P30(通过这种形式分析本国该进口或出口什么)假设:a LC/a LW<a*LC/a*LW 或a LC/a*LC<a LW/a*LW 也就是说,我们假定本国生产1磅奶酪所需的劳动投入与生产1加仑葡萄酒所需的劳动投入之比小于外国的该比值。
更简单地说,也就是本国奶酪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葡萄酒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3.国际贸易发生活化相对价格的确定P32-33:首先,总供给曲线显示如果世界价格低于aLC/aLW 则没有人会供应奶酪.-假定aLC/aLW<a*LC/a*LW,, 本国将会只生奶酪.-只要PC/PW<aLC/aLW ,或者PC/aLC<PW/aLW ,本国将会只生产葡萄酒.-类似地,只要PC/PW<a*LC/a*LW 外国将会只生产葡萄酒.第二,当奶酪的相对价格, PC/PW=aLC/aLW, 本国工人无所谓生产奶酪和葡萄酒上。
供给曲线出现了一个水平阶段。
第三, 因为PC/PW>a*LC/a*LW, 本国和外国都专业化生产奶酪。
将不会有葡萄酒的生产, 这样奶酪的相对供给将会趋向无穷大。
第四, 如果PC/PW=a*LC/a*LW, 外国工人无所谓生产奶酪和葡萄酒。
供给曲线又一次出现了一个水平阶段第五, aLC/aLW< PC/PW< a*LC/a*LW, 奶酪的相对供给是(L/aLC)/(L*/a*LW).第四章要素禀赋:假设:各国间的资源差异是产生贸易的唯一原因第五章(考试内容最多)1.(P89)贸易条件:一个国家出口产品的价格除以进口产品的价格结论:一个国家的福利会随着贸易条件的改善而上升,随着贸易条件的恶化而下降。
贸易条件为什么会影响国内福利水平?(用图说话)答:(1)贸易条件定义为一国出口产品的价格除以进口产品的价格。
(2)()我们根据图1-1来进行分析:等价值线的斜率等于棉布相对价格的负数,因此,当相对价格Pc/P F上升时,所有的等价值线变得更陡了,尤其是,最大价值线会从VV1移到VV2,生产点会从点Q1移动到点Q2,消费点从点D1到点D2。
从点D1到点D2的移动反应了Pc/P F上升所产生的两个影响,第一,消费移动到了一条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上,社会福利改善了;第二,相对价格的变动会使得消费点随无差异曲线向靠近粮食远离棉布的方向移动。
福利的增加是收入效应,在给定的福利水平下消费点的移动称为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会使得两种产品的消费量都增加,而替代效应的作用是使社会减少棉布的消费,增加粮食的消费。
(3)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国家的福利会随着贸易条件的改善而上升,随着贸易条件的恶化而下降。
2.(P90-92)经济增长怎样影响金融贸易福利水平?(经济增长怎样影响贸易水平??)经济增长使RS曲线移动,改变供给均衡状态,相对价格Pc/P F改变,贸易条件改变,影响社会福利。
答:我们画图分析:(1)假设本国出现了偏向于棉布的经济增长,而且偏向的幅度很大,则世界棉布的相对供给曲线就会从RS1向右移动到RS2,这一移动会使得棉布的相对价格从(PC/PF)1下降到(PC/PF)2,意味着本国贸易条件恶化,社会福利减少,外国贸易条件改善,社会福利增加。
(2)本国发生了偏向于粮食的增长,都会使RS曲线从RS1向左移动到RS2,并因此使得棉布的相对价格从(PC/PF)1提高到(PC/PF)2,本国的贸易条件会随之改善,社会福利增加,外国的贸易条件会恶化,社会福利减少。
(3)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出口偏向型增长会使得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但对世界其他国家有利;进口偏向型增长有利于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但世界其他国家则会为此付出代价.3.(P94)国际收入转移:RD曲线的移动,(也即世界的相对需求曲线的移动,会影响世界市场相对需求价格)边际支持倾向(如果收入转出国对出口产品的边际支出倾向比转入国高,那么收入转移会使得转出国的贸易条件恶化。
当然,如果转出国对出口产品的边际支出倾向比转入国低,那么转出国的贸易条件就会改善。
P96)争论双方各持观点意见,从而提出了收入转移问题,分情况讨论,两者都对。
第六章1.规模经济影响国际贸易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可以以低于双倍的成本获得双倍的产出的情形,它可以分为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
运用不完全竞争模型来分析存在规模经济的贸易,我们知道,市场规模影响着市场均衡:市场越大,容纳的厂商越多,各厂商的生产规模也越大,平均成本因而也越低。
外部的和内部的规模经济对市场结构具有不同的影响。
一个只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的行业(即大厂商没有优势)一般有许多相对较小的厂商构成,且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相反,存在内部规模经济的行业中,大厂商比小厂商更具有成本优势,就形成了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2.垄断(P116两条线:CC成本线和PP价格线)P119CC曲线:AC=F/Q+c=n * F/S+cPP曲线:P=c+1/(b * n) , n为该行业的厂商数,S为行业的总销售量,Q为某厂商的销售量,b为常数项,P为该厂商产品的价格,c为边际成本,E处垄断市场实现均衡垄断竞争市场中的厂商数及各厂商的定价有两个关系所决定:一方面,市场中的厂商数越多,则它们的竞争越激烈,相应地行业定价也较低。
这一关系由PP曲线反映。
另一方面,厂商数越多,各厂商的销售量就越少,因而平均成本较高。
这一关系由CC曲线表示。
如果价格超过平均成本(即如果PP曲线位于CC曲线之上),该行业就会盈利,更多的厂商就会进入该行业;反之,若价格低于平均成本,该行业就会亏损,一些厂商自然就会退出该行业。
当平均成本与价格相等时,即在PP曲线与CC曲线的交点E会形成均衡的价格与厂商数。
第八章贸易的政策工具:关税,配额,出口补贴,自由限制1.关税(影响、成本、收益分析)(1)P174征收关税会引起本国价格上升,外国价格下跌,总贸易量减少。
假定两个大国之间相互贸易,在没有关税的情况下,小麦的国际价格(Pw)将等于两国的国内价格;在有关税的情况下, 本国的小麦价格将升至PT ,外国将降至P*T (= PT –t) ,直到两者的差价为t 美元。
本国由于价格上升,生产商供给增加而消费者需求减少,所以进口需求减少;外国由于价格下降,生产商供给减少而消费者需求增加,所以出口减少。
因此,由于课以关税,小麦的贸易总量下降(2)P177关税会提高进口国的商品价格,降低出口国的价格。
这些价格变化导致如下后果:进口国的消费者受损,出口国的消费者受益;进口国的生产商收益,出口国的生产商受损。
此外,政府通过征收关税可以获得收入。
为确定和比较这些成本和收益,需要界定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2.出口补贴与关税的联系(相通,区别)计算题:1.假设生产以蒲式耳小麦需要9单位土地和3单位劳动,而生产一码棉布需要6单位劳动和1单位土地。
并假设一国有120单位劳动和180单位土地。
A. 画出这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如果土地供给增加了90单位,生产可能性边界将如何变化?这个结果有什么含义?2.(P83)假设生产1加仑葡萄酒需要10单位劳动和5单位土地,而生产1磅奶酪需要4单位劳动和8单位土地。
A.如果葡萄酒与奶酪的单位价格分别是30美元和16美元,证明在一个竞争性经济中,单位工资和租金不可能是2和3;画出对两种产品而言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直线,并确定土地和劳动的要素价格。
B.如果奶酪的价格上升到每磅24美元,要素价格会如何变化?C.奶酪价格的上升将怎样影响工人和土地所有者的购买力?证明:A.单位工资和租金不可能是2和3,因为设单位工资为,2,土地租金为3,生产1加仑葡萄酒的成本为2 * 10 +3 * 5 = 35 > 30 , 因此成本大于价格,则不生产由图可知点A 10w+5r=30 解得w=8/34w+8r=16 r=2/3 B. 10w+5r=30 解得w=24w+8r=24 r=23.假设本国进口葡萄酒,出口奶酪,且本国政府对酒类进口征收25%的关税。
A.这个关税将如何影响本国葡萄酒的相对价格(相对于国际市场上葡萄酒的相对价格而言)?B.关税将如何影响葡萄酒的世界相对需求和相对供给?C.关税对本国的贸易条件会产生什么影响?D.讨论那些前提假设对于你会问题6c是至关重要的。
4.(P142)假设的单个汽车生产商的固定成本是50亿美元,而每辆车的可变成本是17000美元。
厂商越多,竞争越激烈,价格就下降。
具体说P=17000+150/n , n 为市场上厂商的数量。
设美国和欧洲市场上分别有3亿和5.33亿人口。
A.在没有对外贸易时,美国和欧洲汽车市场上均衡的厂商数量是多少?B.在没有对外贸易时,美国和欧洲汽车市场上均衡的价格是多少?C.现在假设美欧之间进行自由贸易,美国市场上除了原有的3亿人口外,将增加5.33亿人 口。
在美国和欧洲汽车市场上将有多少汽车厂商?汽车新的均衡价格是多少?D.美国市场上汽车的价格在b 和c 中为何不同?自由贸易改善了消费者的福利吗?是怎样改 善的? 解:P=17000+150/n AC=(n*50亿)/S+17000 因为 P=AC所以 17000+150/n=(n*50亿亿亿50150n 501502SS n =⇒=45033.515039503150.n ≈⨯===⨯=亿亿亿亿欧美n A美元美元欧美5.170374/15017000170503/15017000.=+==+=PP B170305150170005n 1700033.53n50/15017000.=+=≈=++=+=P AC P AC nP C 则得使D. 在欧洲市场和美国市场上,价格都下降到1703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