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国际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基础是()A.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不断扩大B.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复杂C.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不断增长D.国与国之间经济联系密切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国际经济活动B.国际经济关系C.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D.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3.国际经济学产生的时间()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二、判断改错题1.国际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国际贸易理论。

()2.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主要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4.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是站在单个国家角度来研究金融问题的。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C 2.D 3.A二、判断改错题1.×。

将“国际贸易理论”改为“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金融理论”。

2.×。

国际经济学是从西方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一门系统科学。

3.√。

4.×。

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是独立于个别国家之外来研究所有国家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问题。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主张对外贸易顺差,并将金银视为财富的唯一形式的理论是()A.比较优势理论B.贸易差额理论C.要素禀赋理论D.相互需求理论2.贸易差额论的政策主张中对发展中国家制定贸易政策有借鉴意义的是()A.发展本国工业B.发展本国航运业C.追求贸易顺差 D.对外贸易垄断3.最早对重商主义提出质疑的英国学者是()A.约翰·穆勒 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大卫·休谟4.甲国使用同样数量资源比乙国能生产更多的X,则乙国在X生产上具有()A.绝对优势B.比较劣势C.绝对劣势D.比较优势5.甲国生产单位布和小麦分别需要6天和9天,乙国为10天和12天,根据比较优势理论()A.乙国进口小麦B.甲国出口布C.乙国出口布D.甲国出口小麦6.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A.约翰·穆勒B.大卫·李嘉图C.亚当·斯密 D.李斯特7.被称为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基石的是()A.贸易差额理论B.绝对优势理论C.比较优势理论 D.相互需求理论8.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B.技术水平差异 C.需求强度差异D.商品价格差异9.律师打字速度是打字员的两倍却雇佣打字员打字,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律师在打字上具有绝对优势B.律师在律师咨询上具有比较优势C.打字员在打字上具有比较优势D.打字员在打字上具有绝对优势10.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应发生在()A.发达国家之间 B.发展中国家之间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D.需求相似国家之间二、判断改错题1.贸易差额论虽然产生时间很早,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际贸易理论。

()2.贸易差额理论的奖出限入政策是针对所有产品而言的。

()3.贸易差额理论是第一个自由贸易理论。

()4.绝对优势理论分析的是国际贸易实践中的一个特例。

()5.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不一定具有比较优势。

()6.根据绝对优势理论,一国两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时仍可以参与互利贸易。

()7.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从理论上说所有国家都可以参与互利贸易。

()8.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只有当一国生产率达到足够高时,它才能从自由贸易中获益。

()9.如果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贸易后国际市场价格更接近于小国封闭条件下的国内市场价格。

()三、名词解释1.绝对优势2.比较优势四、简答题1.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2.简述比较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3.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五、计算分析题1.美国小麦4公斤/天,布1码/天,英国小麦1公斤/天,布2码/天。

请回答:(1)两国比较优势的产品是什么?(2)国际交换比小麦:布=4:4,两国各获利多少?2.美国小麦4公斤/天,布3码/天;英国小麦1公斤/天,布2码/天。

美国工资率6美元/天,英国工资率1英镑/天;如果汇率为1英镑=2美元时,请回答: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两国应出口什么产品?六、综合分析题1.美国的服装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比中国的劳动生产率要高,但美国却从中国大量进口服装,这是为什么?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B 2.A 3.D 4.B 5.B 6.B 7.C8.A 9.D 10.C二、判断改错题1.√。

2.×。

将“所有产品”改为“制成品”。

3.×。

将“贸易差额理论”改为“绝对优势理论”。

4.√。

5.√。

6.×。

将“绝对优势理论”改为“比较优势理论”7.×。

两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效率相同时不会发生互利贸易。

8.×。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除了比较优势例外情况,任何国家参与自由贸易均可获利。

9.×。

更接近大国封闭条件下国内价格。

因为两国间的贸易量不足以对大国国内供求造成太大的影响。

三、名词解释1.绝对优势: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有更高效率,则称该国在这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

2.比较优势: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绝对优势更大或绝对劣势更小,则称该国在这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四、简答题1.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当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有更高效率(具有绝对优势),在另一种产品生产上效率更低(具有绝对劣势)时,两国应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用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的一部分来交换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这样,各国资源可以得到最有效地利益,国家财富增加。

2.简述比较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即使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劣势,仍有可能进行互利贸易。

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对小一些的产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大的产品。

这样分工的结果使各国资源得到最有效的使用,两国产品的产出会增加,通过贸易分配使各国都能从中获利。

3.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1)二者均以生产成本的差异作为互利贸易的基础;(2)绝对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特殊情形。

区别:(1)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两国间成本的绝对数量,分析贸易双方各具绝对优势的特殊情形;(2)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两国劳动成本的相对数量,分析一方都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方都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的双方贸易。

五、计算分析题1.(1)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小麦;英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布。

(2)美国多得3单位布;英国多得2单位小麦。

2.(1)美国应出口小麦,英国应出口布。

六、综合分析题1.在考虑货币因素情况下,具有劳动生产率优势未必具有出口优势,即各国工资率水平和汇率水平差异可能导致具有劳动生产率优势的国家不具有出口优势。

如果中国服装制造业的工资水平低于美国,或者两国本币汇率存在低估,抵补两国劳动生产率低的劣势,可能导致中国生产的服装价格低于美国,则美国就会从中国大量进口服装。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一国比较优势取决于()A.要素丰裕度B.劳动效率C.生产成本D.要素价格2.生产要素禀赋是指()A.一个国家某种生产要素拥有的绝对量 B.一个国家某种生产要素拥有的相对量C.一种产品中投入要素的绝对量 D.一种产品中投入要素的相对量3.中国是一个劳动丰裕的国家,按照要素禀赋理论,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A.劳动密集型产品B.资本密集型产品C.技术密集型产品D.无法确定4.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供需结构不平衡B.劳动生产率差异 C.商品价格绝对差异D.技术掌握程度差异5.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要素供给不同 B.商品价格差异C.商品成本不同 D.要素价格不同6.生产要素价格国际均等化是()A.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B.基于要素禀赋理论进行国际贸易的结果C.现实中广泛存在的经济现象 D.后来被里昂惕夫验证了其正确性二、判断改错题1.根据赫克歇尔-俄林定理,一国应进口本国丰富要素生产的产品。

()2.根据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国际贸易的大部分应该发生在工业品生产国和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

()3.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研究的是要素价格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4.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说明国际贸易对一国收入分配的影响。

()5.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论证了自由贸易将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趋势。

()6.根据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某一产品相对价格上升,将导致生产该产品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

()7.根据要素禀赋理论,生产要素禀赋差别越大,发生贸易的机会越多,贸易量也越大。

()8.里昂惕夫将石油、森林等自然资源划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美国大量进口这些产品,因而人为地增加了美国进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

()9.里昂惕夫在验证工作中所定义的资本是指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

()三、名词解释1.要素禀赋2.要素丰裕度3.要素密集型产品四、简答题1.简述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的主要内容。

2.简述要素禀赋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3.简述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4.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五、计算分析题假设A、B两国生产技术相同且在短期内不变:生产1单位服装需要的资本为1,需要的劳动为3;生产1单位食品需要的资本为2,需要的劳动为2。

A国拥有160单位劳动和100单位资本;B国拥有120单位劳动和80单位资本。

分析:(1)哪个国家为资本丰裕的国家?哪个国家为劳动丰裕的国家?(2)在A、B两国中,哪种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3)假设所有要素都被充分利用,计算各国各自最多能生产多少服装或多少食品?(4)假设两国需求偏好相同,两国间进行贸易,哪个国家会出口服装?哪个国家会出口食品?六、综合分析题1.“世界上一些最贫穷的国家找不到什么产品来出口。

在这些国家里,没有一种资源是充裕的。

不用谈资本,也不用说土地,在一些又小又穷的国家,甚至连劳动也不充裕。

”分析:(1)可以运用国际经济学中的什么理论分析上面这段话?(2)是否赞同这一观点?为什么?2.美国劳工运动一直支持政府限制从不发达国家进口产品。

从工会利益角度看美国限制从不发达国家进口产品这一政策是否合理?为什么?从国家利益角度看这个政策是否合理?为什么?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A 2.B 3.A 4.C 5.A 6.B二、判断改错题1.×。

将“进口”改为“出口”,或将“丰富要素”改为“稀缺要素”。

2.√。

3.×。

将“要素价格”与“国际贸易”对调。

4.×。

将“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改为“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

5.√。

6.×。

将“下降”改为“上升”7.√。

8.√。

相关主题